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2月5日全文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文件还高度关注林业、生态等问题,多项政策涉及林业生态,为林业未来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
价值链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加大實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良、经济作物、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研发。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贴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健全林业补贴政策,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范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
价值链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加大實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良、经济作物、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研发。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重点补贴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绿色生态。健全林业补贴政策,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范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