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后突发右下腹持续胀痛半天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女性,74岁.主诉:进食后突发右下腹持续胀痛半天.现病史:入院前1 d晚上少量进食后,突发持续性腹部胀痛,以右下腹部明显.即刻呕吐1次(胃内容物)和排黄色软便1次,之后腹痛稍有缓解.不伴寒战、发热,无反酸、烧心感,无血便.入院当日凌晨,患者腹痛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急诊行腹部CT检查:肝内胆管积气,门静脉内部分积气;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其内未见明确栓塞.查血和尿淀粉酶及心肌梗死三项未见异常.予禁食、补液、抑酸(法莫替丁)、止吐(甲氧氯普胺)、解痉(东莨菪碱、匹维溴胺)及抗炎(依替米星)治疗,症状持续不缓解。

其他文献
随着饮食改变及减肥药物的滥用,肥胖合并便秘的患者近年日渐增多[1].2009年7月我们对1例功能性便秘并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并袖状胃减容手术,同时解决便秘和肥胖问题,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湖南省肛肠外科学组和湖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办,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2010年全国肛肠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定于2010年6月4~6日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
期刊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直肠癌发病率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上升.目前,直肠癌根治术仍是直肠癌治疗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常规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在内的两端足够肠段、系膜、周围淋巴结及受侵的组织,而直肠癌淋巴清扫术式的合理化一直是外科医师争论的热点。
期刊
目的 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W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80例胃癌原代培养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及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
我院应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STARR)治疗重度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出口梗阻性便(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56例,现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胃癌腹腔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7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腹腔冲洗液中游离胃癌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中Cx4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腹腔脱落胃癌细胞Cx4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x4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25/75)和100%(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脱落胃癌细
肠功能障碍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肠功能在重症患者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肠道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始动器官.专家们认为,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一旦肠黏膜完整性和屏障保护功能被破坏,肠道内的细菌或内毒素通过向肠外组织易位可引起肠道局部或全身性的不可控制的
期刊
近端胃切除术被认为是早期胃癌的保留功能性手术,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对1993-2005年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对施行近端胃切除术128例可疑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肿瘤学疗效及外科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组128例可疑胃上部早期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14例(10.9%),
期刊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我们曾收治2例西瓜籽所致肠梗阻患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男、女各1例,分别为57岁和54岁.男性患者系瓜农,发病前3 d以西瓜为主食,后因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 d入院:女性患者3年前曾行肠粘连松解术(病因不清),术后反复发作腹痛、腹胀、呕吐等症,前述症状不明原因加重5 d入院:2例患者均经检查(体查、X线及CT等)确诊肠梗阻。
期刊
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推广和综合治疗的规范应用,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但由于其解剖特点,直肠癌在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仍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表现方式.放疗或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联合是直肠癌局部治疗的主要方法.放疗的目的主要为提高局部控制率、增加保肛的概率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