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概述了服装设计裁剪技术的相应特点,分析我国服装裁剪中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立体裁剪作为平面裁剪的重要基础,同时成为平面裁剪的优化改进,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服装制板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服装设计;平面裁剪;立体裁剪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23-1
一、引言
服装结构设计是以服装设计理念为基础的产品三维效果图,在设计纸图纸进行分解,展开形成平面的服装衣片,这是一项能够体现出工程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重要工作,这作为设计思想的基本属性,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然而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单一形式的裁剪方法一定会受到各种限制,在现阶段的时装发展潮流中,这两者体现出互补的作用,综合运用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体现出服装设计造型[1]。
二、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
(一)方法的区别
平面裁剪法通常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原料质地性能以及工艺要求标准作为根据,使用服装制图的实际方法,在纸上或者在原料上画出服装衣片与零部件相应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者直接将原料裁成衣片再制作形成服装。特点主要偏向于比例和公示计算。立体裁剪方法是以人体为基础的,服装的款式与设计结合成型的技术工艺,把未染色布,对照模特体型,按指定的服装款式边造型边裁剪,然后按布样制成样板直接裁剪再制成服装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软雕塑”之称,特点侧重于造型与修正[2]。
(二)两者优势的区别
平面裁剪的优势:
1.平面裁剪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性、实践性。
2.平面裁剪以量体所测尺寸为依据,通过比例分配计算各个部位的大小,再绘图成款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定性产品的工作效率。
3.平面裁剪在加放松度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有利于初学者学习与运用。
立体裁剪的优势:
1.实用性:立体裁剪不但可以适用款式简单的服装,同时能够适合款式比较复杂,艺术性比较强的服装,在实践操作环节上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将纺织物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性能,能够表达更多不同风格的造型。
2.灵活性:在操作过程中,你可以边设计,边切边,生产服装效果,可随时观察,随时纠正问题,这样就可以充分解决平面裁剪中大部分类型的造型问题。
3.控制性:立体裁剪能够有效控制服装的外空间,同时也能准确把握服装的内空间,可以让服装款式结构造型更具有正确性与精确性。让专业的结构设计人员在样板上得到更高的成功率。
4.设计性: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服装款式结构的二次设计、立裁操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体验出设计美感的具体过程,所以立体裁剪有利于服装设计和款式造型的优化完善。
(三)裁剪过程的区别
平面裁剪过程:首先应当测量人体重要部位的尺寸(或者根据国家、部颁、企业标准)→根据实际规格尺寸运用计算公式进行结构制图和结构变化→加放缝份和对位标记→最后得到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操作环节中的第二步骤是最重要的部分。
立体裁剪的过程:根据款式要求整理和初裁布料→通过立体造型得到款式初型→根据初型假缝、试穿→整理修改布样子→在纸样上拓印布样→加放缝份和对位标记→最后得到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操作环节中的第二和第四步骤是最重要的部分。
即使这两种方法的实际裁剪过程基本上都各不相同的,然而最后要实现的目的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得到服装款式的板型。同时服装板型效果的好坏程度主要由设计师、打板师的审美、造型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水平所决定。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设计师、打板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掌握这两种裁剪方法,同时使其能够达到有机结合的目的,这是现阶段未来服装领域专业人才的先决条件。
三、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融合
(一)结构设计的理念融合
理念融合展示出实现目标的一致性。不管是平面裁剪或者立体裁剪,在最后阶段的分析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体现出美化人体的实际风格;都是以人体为研究的对象,同时运用服装的形式美法则,将服装款式图转化为实际服装款式的一个过程[3]。
(二)结构设计的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展示出造型过程的结合性。两种切割技术都有优点,各个空间的灵活使用,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标。
(三)结构设计的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展示出造型方法的同一性。为了能够满足人体的形状与风格的具体要求,运用平面结构的设计方法一般是在释放模式切换的,通过剪开折叠的方法来达到款式造型的标准,然而立体裁剪同样是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则通过立体处理省道与褶裥的相应部位,收省的地方布料就集中在哪个位置上,实际上这与平面裁剪的胸省转移原理是基本一致的,两者的表现形式有差异。
四、结束语
平面切割方法和立体裁剪的方法,是基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不断探索的结果总结。单独运用立体裁剪或平面裁剪,有时都不能尽如人意,服装设计样板师可以将这两种裁剪形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承,兼而用之,设计和创作出崭新的服饰,为我国能达到现代服装高级定制业裁剪技术中的款式多样化、时尚化的国际标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献斌.立体与平面中西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魏静.裁剪适用性解析[J].纺织学报,2010,(12).
[3]欧阳心力.服装制图方法优缺点分析[J].艺海,2011,(03).
作者简介:
张红丽,女,湖北潜江人,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服装设计;平面裁剪;立体裁剪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23-1
一、引言
服装结构设计是以服装设计理念为基础的产品三维效果图,在设计纸图纸进行分解,展开形成平面的服装衣片,这是一项能够体现出工程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重要工作,这作为设计思想的基本属性,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然而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在服装结构设计过程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单一形式的裁剪方法一定会受到各种限制,在现阶段的时装发展潮流中,这两者体现出互补的作用,综合运用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体现出服装设计造型[1]。
二、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
(一)方法的区别
平面裁剪法通常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原料质地性能以及工艺要求标准作为根据,使用服装制图的实际方法,在纸上或者在原料上画出服装衣片与零部件相应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者直接将原料裁成衣片再制作形成服装。特点主要偏向于比例和公示计算。立体裁剪方法是以人体为基础的,服装的款式与设计结合成型的技术工艺,把未染色布,对照模特体型,按指定的服装款式边造型边裁剪,然后按布样制成样板直接裁剪再制成服装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软雕塑”之称,特点侧重于造型与修正[2]。
(二)两者优势的区别
平面裁剪的优势:
1.平面裁剪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性、实践性。
2.平面裁剪以量体所测尺寸为依据,通过比例分配计算各个部位的大小,再绘图成款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定性产品的工作效率。
3.平面裁剪在加放松度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有利于初学者学习与运用。
立体裁剪的优势:
1.实用性:立体裁剪不但可以适用款式简单的服装,同时能够适合款式比较复杂,艺术性比较强的服装,在实践操作环节上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将纺织物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性能,能够表达更多不同风格的造型。
2.灵活性:在操作过程中,你可以边设计,边切边,生产服装效果,可随时观察,随时纠正问题,这样就可以充分解决平面裁剪中大部分类型的造型问题。
3.控制性:立体裁剪能够有效控制服装的外空间,同时也能准确把握服装的内空间,可以让服装款式结构造型更具有正确性与精确性。让专业的结构设计人员在样板上得到更高的成功率。
4.设计性: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服装款式结构的二次设计、立裁操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体验出设计美感的具体过程,所以立体裁剪有利于服装设计和款式造型的优化完善。
(三)裁剪过程的区别
平面裁剪过程:首先应当测量人体重要部位的尺寸(或者根据国家、部颁、企业标准)→根据实际规格尺寸运用计算公式进行结构制图和结构变化→加放缝份和对位标记→最后得到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操作环节中的第二步骤是最重要的部分。
立体裁剪的过程:根据款式要求整理和初裁布料→通过立体造型得到款式初型→根据初型假缝、试穿→整理修改布样子→在纸样上拓印布样→加放缝份和对位标记→最后得到服装款式的样板型,整个操作环节中的第二和第四步骤是最重要的部分。
即使这两种方法的实际裁剪过程基本上都各不相同的,然而最后要实现的目的则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得到服装款式的板型。同时服装板型效果的好坏程度主要由设计师、打板师的审美、造型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综合能力水平所决定。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设计师、打板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掌握这两种裁剪方法,同时使其能够达到有机结合的目的,这是现阶段未来服装领域专业人才的先决条件。
三、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融合
(一)结构设计的理念融合
理念融合展示出实现目标的一致性。不管是平面裁剪或者立体裁剪,在最后阶段的分析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体现出美化人体的实际风格;都是以人体为研究的对象,同时运用服装的形式美法则,将服装款式图转化为实际服装款式的一个过程[3]。
(二)结构设计的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展示出造型过程的结合性。两种切割技术都有优点,各个空间的灵活使用,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标。
(三)结构设计的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展示出造型方法的同一性。为了能够满足人体的形状与风格的具体要求,运用平面结构的设计方法一般是在释放模式切换的,通过剪开折叠的方法来达到款式造型的标准,然而立体裁剪同样是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则通过立体处理省道与褶裥的相应部位,收省的地方布料就集中在哪个位置上,实际上这与平面裁剪的胸省转移原理是基本一致的,两者的表现形式有差异。
四、结束语
平面切割方法和立体裁剪的方法,是基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不断探索的结果总结。单独运用立体裁剪或平面裁剪,有时都不能尽如人意,服装设计样板师可以将这两种裁剪形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承,兼而用之,设计和创作出崭新的服饰,为我国能达到现代服装高级定制业裁剪技术中的款式多样化、时尚化的国际标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献斌.立体与平面中西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魏静.裁剪适用性解析[J].纺织学报,2010,(12).
[3]欧阳心力.服装制图方法优缺点分析[J].艺海,2011,(03).
作者简介:
张红丽,女,湖北潜江人,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