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BIAM一个世纪的守望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899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开始,LUBIAM就把自己与曼托瓦这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LUBIAM,是Luigi Bianchi家族和 Mantova的首字母组合,最后一个字母“M”,就是始终陪伴着LUBIAM的曼托瓦。既是一种家乡情怀,又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让LUBIAM在这里,历经风云变幻,完成一个世纪的守望。
  一百年后的今天,LUBIAM不仅依然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原先的独木,已经长成郁郁葱葱的森林,自成一统,造福一方。虽然始终没有离开,LUBIAM事实上已经走出这个意大利北部的小城市,成为畅销意大利、受到许多国家消费者青睐的国际级知名服装品牌。一百年的发展历程,需要创始人和继任者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而这一切,都是在路易吉•彼昂奇家族内部完成更迭的,迄今为止,家族历经四代传承,LUBIAM已经修炼为一个意大利服装业的百年传奇。
  2011年6月,作为百年庆典,LUBIAM与享誉全球的佛罗伦萨PITTI男装展合作举办了微型时装展,有四十年来LUBIAM艺术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参展,配上专门为百年庆典设计的限量版系列上衣,展示了LUBIAM引以为荣的裁剪技术与革新精神,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主持百年庆典的是第四代家族成员、现任总裁小爱德加尔多•彼昂奇先生,令我困惑的是,是什么样的独门秘笈,导致LUBIAM在四代传承中仍然保持着活力和激情?在采访中,我反复问第三代总裁和现任总裁:记忆中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候?但是他们的回答都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也许在他们看来,不断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应付各种危机,对于这个在近代一百年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危机、暴动、新老更替、社会阶层变化的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常态,对于这样的一个家族来说,难道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提出的事件吗?所以,一颗基于百年历史的平常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百年前的艰难时事
  
  1911年9月30日,意大利曼托瓦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路易吉•彼昂奇裁缝店“鉴于客户不断增加,本季度将增加店铺,内有花色齐全的各式布料。请到我们的店铺中逛逛,那里有真正的高档时装”。这是有据可查的LUBIAM最早的公开印迹。
  路易吉•彼昂奇出身于曼托瓦一个乡村裁缝世家,作为一名有志向的年轻人,1898年,16岁的他离开家乡,在都灵接触了高级时装,随后又在米兰进行了实习。几年后,精通现代缝纫技艺的他在曼托瓦开了一家自己的店。
  一开始生意就非常好。不过,历史的潮流不会遗漏个人的命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路易吉•彼昂奇很快遇上了战争,甚至一度被征召入伍,只能由太太带着工人经营。不过,裁缝店在这些艰难世事中都坚持了下来,并且渐渐扩大。
  值得欣慰的是,第二代接班人已经培养出来了,两位在贸易学院学习会计的儿子加入公司,成为生力军。
  
  现代成衣王国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要来谈谈意大利现代成衣史。
  在有裁缝的古老日子里,是由裁缝师以一针一针的缝制,解决我们的日常穿着的。到了二十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服装业进入成衣时代。大批量的生产造成了现代服装业的繁荣和人们穿衣观念的变化。而LUBIAM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成为见证者和推动者。
  路易吉•彼昂奇的二儿子爱德加尔多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发现了要想继续经营,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于是他在父亲的协助下,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改进。以前每个裁缝自己完成一件衣服,现在只需要生产其中一个部分。比如第一个负责前片,第二个做背部,第三个做袖子,第四个领子,第五个挂面,第六个缝合。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931年,他的第一项专利在曼托瓦商会进行了登记。就是在普通的缝纫机上装了马达,可以控制每台设备的工作速度。之后,他又继续其他一些发明。在意大利成衣业,这个家族拥有关于西服流水线上的二十多项专利技术。年轻人的改革起作用了,产量得到了提升。在激烈的竞争中,LUBIAM在全国每个省都取得了胜利,他们有着精湛的裁剪工艺、优质的布料、强大的生产力、正确而顺畅的商业模式,这些因素帮助LUBIAM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1954年以后,随着电视等家电的出现,广告的价值开始凸显,使得LUBIAM成功冲出曼托瓦,投身全国市场。60年代,意大利迎来“经济奇迹”,LUBIAM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工人总数上升到800人。1971年10月, 路易吉•彼昂奇去世。他一手创建的LUBIAM,此时已经发展壮大到令他非常放心的地步,证明了他既是一名优秀的服装大师,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是对技术和品质的不懈追求,让LUBIAM继续前行。
  
  “快速回应”机制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什么是服装业竞争制胜的法宝?LUBIAM已经找到了这个法宝,那就是“快速回应”机制。这是让两代LUBIAM总裁都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化服装业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只要市场需要,LUBIAM在两天之内,就能将需要的款式和号型送达销售终端。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努力减少客人等待的时间,减少库存。而为了保证快速服务,需要付出高达5万套的日常备货,这也是实力的体现。
  全球化进程和网络效应持续升温,使得LUBIAM决定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划分客户群,推出多样化的系列。LUBIAM是最早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体形特征推出相应版型的企业之一。如今LUBIAM更是根据客人的体型尺寸进行单件服装的裁剪,并且将交货期控制在9个工作日之内,这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有很大优势。这也是现代成衣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曼托瓦:古城情怀
  
  如果你在一个初夏的傍晚漫步在曼托瓦街头古拙的石板路上,踩着中世纪城堡投射下的斑驳的影子,看广场上夕阳缓缓地斜斜地落在某一片老墙的背后……你一定有时空交错般的恍惚:这里并没有现代社会中商业大街的喧嚣,没有潮男潮女快速地穿梭往来,有的只是广场座椅上三三两两闲话的老人们,美味冰激凌店前簇拥着谈论的邻居,湖边小路上络绎不绝骑车慢跑锻炼的人们……你可以时刻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然,那就是一个曼托瓦最典型的悠闲日子。虽然悠闲,但是并不妨碍曼托瓦具有意大利北部深厚的文化历史,使得曼托瓦弥漫出厚重而优雅的气质。
  曼托瓦建于大约公元前2000年,三面为明乔河形成的几个湖泊所环绕,独具特色。在历史上是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是一座享有盛名的中世纪古城,有“人间乐土”之称,其古建筑已被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在这样一座3万人的小城市中,LUBIAM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大企业”。你几乎不能想象,在LUBIAM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曼托瓦城陆陆续续有四五千人为LUBIAM工作过。
  曾经有数次,LUBIAM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考虑过离开曼托瓦,迁往其他交通、商业氛围都更为便利的大都市。但是最终都选择了留下。除了对家乡的热爱、对员工的留恋之外,这个城市赋予LUBIAM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印迹,已经成为LUBIAM继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LUBIAM乌托邦:一个你可以有未来的地方
  
  如果你初次走进LUBIAM的工厂,一走进大门,除了郁郁葱葱的草坪和果树,你一定会被左侧草坪边的儿童游乐园吸引,这是一所历史超过70年的专业幼儿园。几十个幼儿在这里得到精心照料和教育,而他们的妈妈,此时此刻,正在工厂车间里专心愉快地工作。
  这几乎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爱思想的现实版本。而这一切,却是从七十多年前开始的。
  工厂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的,总体空间为20000立方米,外墙用砖选择贡扎戈时代的古老石头,朴拙大方,至今仍然承担着LUBIAM大量的生产任务。这些都得益于当时聘请了一流的设计师进行前瞻性的设计和施工。当时的工厂大多又矮又暗,而LUBIAM厂房比较高,采光和通风都很好,每扇大窗户都可以看得见中庭风景。
  1933年公司开始建食堂,还组建了合唱团、业余剧团以及篮球队。每年都组织旅行,深受欢迎。后来还建了剧院、图书馆、教堂、工厂边上建有员工住宅,并且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几乎成就了一个LUBIAM乌托邦。LUBIAM管理上比较民主开放,最基层的员工都可以随时和主管、经理进行平等沟通,总而言之,他们不仅仅是员工,而是朋友、家人。
  LUBIAM深深地扎根于曼托瓦,多年以来,有不少在公司度过了四十多年的老员工,员工中还有许多代代相传的例子。在这种家族式的管理下,一百年的岁月变迁让人更加相信一个词,那就是“忠诚”。
  
  最“忠诚”的员工—家族成员
  
  迄今为止,LUBIAM仍然是一个家族企业。引用现任总裁小爱德加尔多先生的话:“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彼昂奇家族的成员已经可以把公司关掉,去天天旅游了”。事实是,兄弟几个每天仍然保持十个小时的日常工作时间,事必躬亲。
  家族企业的优势是关键性人才的稳定,以及从小接受的爱企业的“忠诚教育”。不利之处在于人才的流动性不足。不过,LUBIAM 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在LUBIAM,权力的集中和相对的民主政策一直并行不悖,所有关键决策都是家族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和决定。
  另外,他们特别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然后各施所能,各尽其责。比如第四代中坚人物是四位帅小伙:大儿子小爱德加尔多毕业于意大利顶级的博科尼商学院,目前负责公司运营。二儿子乔万尼服装设计科班毕业,一心以设计为自己最热爱的工作。三儿子加布瑞力富有艺术天赋,公司的园艺、一些艺术展览就由他来策划。侄子安德烈在英国当过律师,目前负责海外市场的拓展。
  每一位家族年轻人都非常努力,有梦想和朝气,在前辈的百年基业激励下,他们希望继续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事实也证明了新一代仍然有能力担当重任,并且保持企业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
  另一个发展重心是中国市场。从2005年起,LUBIAM进入中国市场六年间,业绩卓著,连年翻番,这也成为LUBIAM新的发展亮点。
  LUBIAM创造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一种信仰:劳动是快乐的,用劳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老板到员工,莫不如是。
  
  艺术品世家
  
  家族第三代朱利亚诺•彼昂奇先生住在曼托瓦城一个安静街道的一栋十五世纪的老房子中,墙上装饰着大量名画,地板和壁画也是19世纪初留下来的装饰。一些古董和银器,收藏在屋子里的不同房间和角落。在这座具有浓郁艺术气质的大宅子里,孩子们相继长大,留下温馨的回忆。
  意大利人浪漫和尊崇艺术的天性在这里得到完美发挥,彼昂奇家族的财富相当一部分都已经转化成艺术品,其中的一小部分会陈列在办公区,和员工、客人们分享。
  1971年开始推出的LUBIAM艺术奖,影响深远。这是针对全国美术学院学生们的奖项。LUBIAM奖共成功举办了11届,其间曾与众多知名美术家合作,也使得家族积累了一批美轮美奂的当代艺术品。今年为百年庆典在堤宫举办了回顾展,展出历年来部分优秀作品。从1911至2011年,整整一个世纪,对于LUBIAM来讲,充满了历史、现实与梦想的轮回与交错。
  采访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LUBIAM为什么终归是曼托瓦的LUBIAM:曼托瓦包容、见证了LUBIAM的所有成长;而有了LUBIAM的曼托瓦,也更加美好。关于LUBIAM的下一个世纪,仍将在曼托瓦继续上演。
其他文献
世界最佳侍酒师盛评国宴美酒张裕爱斐堡  随着“中西合璧”逐渐成为我国国宴的特色,葡萄酒取代白酒成为国宴用酒的主角,到底西方的美食大师是如何评价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美食美酒的呢?日前,拥有“世界最佳侍酒师”头衔来自瑞典的安德雷斯拉尔森(Andreas Larsson)先生拜访了位于北京密云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品尝了中国国宴中出现过的一些经典的美食与美酒的搭配,拉尔森与人民大会堂高级厨师的邂逅,带来中
期刊
IZ可看作马木尔的个人乐队,从2002年组队迄今,词曲基本都是他来做,乐队成员亦随着他个人的音乐趣好而一变再变。新专辑《影子》里,如精练直接的三和弦朋克乐队一般仅三员编制,马木尔负责一切主要的:唱、冬不拉、贝司、吉他和口弦,剩下两位用于令节奏更为精准厚重:努尔太弹贝司,张东敲鼓。  马木尔,这位41岁的哈萨克人一度被视为内地独立音乐圈里吉他弹得最好的,尽管他是弹着冬不拉长大。我本以为会一如既往地听
期刊
当2006年天津汉沽区八卦滩的航母主题公园开张时,市场部经理刘畅根本就想不到游客居然对航空母舰有着这样的痴迷。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国人越来越迫切地希望自己国家能够拥有航空母舰,而前苏联退役的“基辅号”航母的出现,给饥渴的中国军事迷和普通老百姓多了次见识世界顶级军事力量的机会。走进这艘航母的核心部分,上下三层偌大的指挥系统,众多的电子设施……虽然它们老而陈旧,但还是能够体验到当年服役海员们的
期刊
如果要找一张脸孔,来象征最辉煌的港剧时代,“温兆伦”无疑是最适合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曾经令无数少女心驰神往、令众多少年热血沸腾、念起来舌尖都感到发烫的名字,不断出现在香港各种影视作品中。  告别了风靡万千的时代,时至今日,他仍在演,以一种我行我素的姿态。“公平”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白,没有灰色,认定的东西就一定去赢回来。    我不是个成功的人    “我从
期刊
NAUTICA(诺帝卡)是一个具有典型美国风格的时装品牌,因为NAUTICA的意思就是“船、风帆”,甫一问世,便成为海洋和冒险运动的代名词,这些都比较符合美国人对休闲生活的定义。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NAUTICA成为与Polo、Tommy齐名的美国三大休闲服装品牌之一,也因此撰写了美式经典时尚的传奇。   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想象,朱钦骐的性格中也一定具有爱冒险、享自由的天性,否则作为NAUTICA创
期刊
十多年来,外人以为许冠文早已金盆洗手,他却不过伏骥港岛而志在千里,活力未减幽默仍在。    乐观拼搏,超典型香港精神    想不到成立于1974年的许氏公司仍在,它大隐于市。  当年32岁的许冠文,拿着刚写的剧本找大老板邹文怀谈分成,日后影响深远的许氏和香港独立制片人制度由此而立。如今公司已搬去尖沙咀,许冠文更喜欢待在铜锣湾的办公室,那是一座有点年代的商业大厦,楼下是茶餐厅,再多走几步就看到电车轨
期刊
葛亮生于南京,刚刚跨过三十岁的门坎。在南京读完大学后,他去了香港,读书、工作,一晃就是十年。  《谜鸦》、《朱雀》、《七声》……一部部作品让他声名鹊起,如今,他已经是港台最受瞩目的新生代作家。香港艺术发展奖、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亚洲周刊》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被他一一收入囊中。  让他在众多年轻作家中脱颖而出的,不仅仅是他细致而考究的文字功底,还有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古典
期刊
那英曾在演唱会“那二十年”上,打趣自己,身边已经“换人”了,然后问歌迷:你们换人了没有?同样有感于中的歌迷陷入和那英同样的感慨和释放里面而群情激动。因为这话她“代言”了一代人若干年的情感经历。这种“代言”的姿态,就是我们为什么听那英、看那英的原因吧。我们听那英歌里婉转,看她情里煎熬,却始终一副她独有的洒脱的无所谓的样子。但是无所谓之下,她对外界也无所畏。如果生活是一出戏,那英这个角色强过也复杂过诸
期刊
安妮索菲穆特  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1963年生于德国。从小就展示出过人音乐天赋的她,曾获得格莱美奖,国际迪斯科唱片大奖、日本东京录音学院大奖,并被授予德国一级勋章。近三十年,她一直处于国际顶尖小提琴大师之列,是少数女性演奏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小提琴女神”。  安妮-索菲穆特拎着她的琴,一把价值六百万美元的富什名琴,走出来。  遗憾的是,我们没看到她的琴,只看到了装它的琴盒。你相信吗?它被装在
期刊
面对各行各业的绿色行动,汽车领域也不甘落后的推出了年度环保计划。2010年6月,在“绿动未来”战略阶段性目标都已提前实现的背景下,上海通用汽车滚动发布了2011-2015绿色产品战略。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绿色产品的三条并行路径:一是不断改进提升传统内燃机动力效能;二是发展混合动力系统;三是积极引进、研发纯电动车,加快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最终实现“零油耗、零排放”。    一年多来,上海通用汽车充分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