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而有魅力:适合旅途看的书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偏保守的人,对如何正确地浪费时间,尤其是所有超过半小时以上的等待,比如舟车途中、医院候号、乏味会议等,我的想法十分土气:四处呆望偶尔有趣但非长久之计,玩游戏是堕落的,看剧是亵渎的,刷朋友圈是不够独立并且也挺可怜的,等等。种种考量计较之下,还是觉得读书要强点儿,哪怕有吸收不良的风险,但这得看包里带着的是什么书了——我一直没买电子阅读器,原因同前:我又土又倔——这若干年的出门行旅,我随身包里总会强迫性地带着几本书,对,一本不牢靠的,万一特别难啃,像饿极了却带着块太硬的面包,绝望级别的尴尬。两本为宜。也曾经带过三本,后来发现这太神经了。
  因此,凭我或如意或不够称心的经验,从记忆里推荐几本吧。我对它们最基本当然也挺苛刻的要求是:轻薄不重;有魅力,足够抗干扰抗疲劳;符合我的口味,值得我大老远的背来背去——末一条,主观、夹生。诸位谨慎参考。
  首先我得说说《阿彭斯文稿》,很高声地说。最初是在阿乙的微信里看到,此人是阅读强迫症重度患者,对他晒的各种书,我常会作松鼠藏,但过一阵又被更多的收藏埋葬掉了,然后也会像松鼠一样忘了曾经埋下的好果子。这本《阿彭斯文稿》他在微信上才晒了两条,我就一下子嗅到了那股“我喜欢的”正宗味儿,这可不能马虎藏之,得马上占有,并且一定得买主万的译本。
  亨利·詹姆斯长年客居欧洲,去世前一年索性加入英籍,他一辈子所写的,都是老欧罗巴与年轻美国人之间的诸种瓜葛,并纠缠成在当时带有开创性的心理小说,当然,他本人似乎也深陷某种跨域心理的泥淖,终身对女性都带有叶公好龙式的畏惧。以前读过他两册代表作——《黛茜·米勒》、《螺丝在拧紧》,但读到末尾,反倒有种吊得太高却又无谓抛弃的“被戏弄感”。不过《阿彭斯文稿》确实是极其好的,这么短小,戏剧感十足,心理上的细描深勾极为出色,有种贯穿始终的、一只宝贵罐子一定会被打破的不安感。书很薄,小开本的198页,读的时候伴随着惆怅与不情愿,因为知道很快就会见底,就会读完。这种不开心,只要你读到了自会明白。现在我特别想读他的《鸽翼》、《金碗》,但都找不到!
  《一支出卖的枪》,傅惟慈的译本。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一直是兩副笔墨,“严肃小说”类如《问题的核心》、《权力荣耀》、《人性的因素》,光从名字看,简直像哲学学术论文。当然,这几本好极了,但最好在较优裕的时间空间里读。他自己也谓之“消遣小说”的这一路子,确实名副其实,《一支出卖的枪》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考虑到好玩书的荐读伦理,我不作具体内容透露。只补充一点小小背景:格林先生是极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也是他“严肃小说”的大母题);他在军情六处有过复杂、动荡的地下间谍生涯,一度还差点成为双重间谍;他患有躁郁症,从少年到中年数度试图自杀;他一生被提名21次诺贝尔奖,他的读者遍及死者与活人、路人与名流,包括马尔克斯,后者曾对他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
  《来日方长》,作者罗曼·加里是两度龚古尔奖得主,但好像少有人知。这本书是好几年前读的了,具体内容已忘掉小半,但当时的阅读感受还颇清晰。此书有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戏谑式语调与自嘲叙事,非常的没心没肺,就是把自己割碎了还撒盐还拍着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调子。啊,还有一个重要的小边角料。写作这本约莫可以归为“成长小说”时的加里先生已是61岁,不过他在42岁就已获得法国最大奖龚古尔奖,小说发表时他用了一个笔名埃米尔·阿雅尔,出版后,即获得当年12月的龚古尔奖,他拒绝露面领奖,作者身份外界全然不知。两年后,小说改编的电影《罗莎夫人》获得197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外界千呼万唤,可作者本人还是隐身不现,只是继续以此笔名接连发表作品。
  直到四年之后(此时,加里本人已经去世一年),他的出版商才在一档电视节目里承认,埃米尔·阿雅尔即罗曼·加里。而龚奖规定:一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该奖。这样,加里先生便成了唯一两次获得此奖的作家。不过,他以异名从零开始重新出版获奖,我认为,他就是,两个作家。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这是99读书人做的短经典系列之一。王安忆为这个系列写了篇总序,光读一遍这个序,就够喜欢小半天的。这套“短经典”在同行圈里传读甚广,我估计写作者里头,十有七八,家里的书架上,总会搁着其中几本或干脆是大全套。我没有全收,我读短篇比较差。《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其实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短篇,这位48岁的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凯雷特有点博尔赫斯式的奇想,但更诡异、更悲悯。小书才200页,倒有38个极短的短篇:匪夷所思的入口,绕不出去的循环,从天而降的意象,首尾相咬的报应……这类“怪”短篇与《纽约客》式的中产趣味或极简主义等大相径庭——有些短篇集,固然字字平素,却总裹着过分深沉的日常生活流,我的注意力搞不好就给流走了。
  《死》,是啊,这书名有些犯忌,据说当初让出版商们闻之“都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内容一句话就可说清:一对中年的动物学博士夫妇,来到了三十年前他们初次相遇的海湾,正当他们准备重温旧梦之时,意外遭遇了杀害。
  妙在作家吉姆·克雷斯的角度。除了常见的两条情感线故事——追叙这对死者腼腆平淡的恋爱婚姻、女儿对失踪父母的冗长搜寻之旅,我个人最喜欢另一条推进线:在他俩死后却仍未被发现的这六天中,在甲壳虫、海鸥、苍蝇、螃蟹、海水、各种食腐微生物及尸体本身化学分子的参与下,这对曾经带着体温、欲望、智慧、虚荣、忧虑的尸体开始腐烂衰败,向死亡的最深处迈进。这些章节是纯白描的、带着放大镜般的细致入微,甚至融入了许多生理解剖、海洋生物学、昆虫学等接近专业的术语。他的笔调出奇冷淡,在这里,死亡还原为大自然的日常,每个观者都感觉到一种顺水行舟般的安详自若,就是这对失去肉体的博士夫妇,似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欣悦。尤其清新可喜的是,无论是遇害者女儿还是作者本人,对追捕谋害这对动物学夫妻的凶手,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本书唯一的主题就是死神与死神爱怜的注视。(网上现在只能找到湖南文艺社的新版,改名为《往生情书》了。)后来我还找到克雷斯另一本书《传染病屋》,也非常好,同荐,但稍厚,如果力气大的话,也可以带在路上看。   《宁静海》,作者巴尔提斯·阿蒂拉1968年出生,是匈牙利的年轻一代作家,几年前曾应上海作协之邀在中国短期居住访问。这部写于十几年前的长篇,是一部极为酷烈的成长小说,主要写母子关系。书中的母亲——一位没落的贵族后裔,曾经是相当出名的性感话剧演员,15年来,由于遭受当局不公待遇,她足不出户,石头一般地囚禁自己的身体,更以强烈的爱憎来囚禁儿子的灵魂与爱欲。母与子之间的控制、戕害,其极端程度超出人们所能想象的人伦之底线。
  宁静海是个地名,远在月亮之上,是阿波罗11号带着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地点,人类从地球上肉眼所见,不过是一块黯淡黑斑——以此作书名,也许可以理解为为了摆脱重力束缚、追逐一种永远不得其所的自由。看罢全书,再回头瞅瞅这有点可怖的封面:一只布满犀利血丝的大眼睛(德国现实主义画家克里斯汀·夏德的作品局部),再瞅瞅作家像(带有毁灭气息的侧影照)。此种残败与颓废的取景,着实两两相宜。补充一句,此书译者余泽民先生,很久以前见过一次,身形高壮,乱发垂肩,有虎狮相。他本身即是很优秀的作家,也是匈牙利语作家在中国的有力推动者,后来国内大热的山多尔,他也是主要译者。
  施林克因为《朗读者》走红,其实他还有一部薄书也蛮好,只是一直不大出名,即这本《周末》。也可能是我有意识地在把《周末》与《朗读者》对照着读,从而觉出了某种影响力阴影下的静素。相对于《朗读者》的宏阔时间跨度、二战戗害主题、少年成长视角,《周末》的切口则小到你都不会相信,真的如其书名所示,就写了一个周末,并煞有其事地以此分了大章: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但不要忘了施林克最早是以推理小说出身的,《周末》虽然绝对是严肃画面(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暴力恐怖活动者从狱中释放归来,重返和平生活的一个欢迎聚会)与更为严肃的写法(很难写、也不大好读的那种冰山理论的影绰写法。对话很多,常常谈到善恶、政治等话题),但它的行文还是有一种亲近的、哀伤的、天然推动的节奏感。当初最引起我注意的即是这种表面的生活化与内在的非生活化。我说得有点涩吧?这本书推荐你在没有旅伴、外部安静并且想来点硬货色的旅途中读。
  《遛鸟女》,这本书现在可能不大好找了,我读的版本是外国文学出版社的。封面上印得含含糊糊但依然显得艳丽的女郎侧影,我简直是看到一次就气一次,因为跟内文里的女主人公完全、完全是背道而驰啊。要是有出版社愿意再版就好了。记得最早大概是十年前读的了,前不久又读了一遍,还是很爱它。这不容易的,好多书年轻时激爱,但经不得人到中年时的二刷。我青年时代言必称颂、简直要拜作再生父母的《艺术哲学》,现在就不大认同了,觉得丹纳对艺术形成的推演,太过明朗、唯物和现实了。
  《遛鸟女》的作者迪迪埃·德库安我很不了解,有限的资料显示,他是1945年生,曾获龚古尔奖。本书问世于1996年,曾在法国占据三年畅销榜,起码“好读”这一条是肯定的。同时又有着文学意味上的“好”,真的,我可以连敲两枚红章,你尽管放心。书到底写的什么,不太好讲,嗯,可以说是全无动机的痴傻明亮,也可以说是时间与偶然,或是对时间和偶然的不肯妥协。真的是本好书,可能女性读者会更喜欢。
  《冷皮》则可能更适合男性吧(虽然大数据说,在虚构读物中,男性在读者总量中的比例是一直下降的),这是一本后现代主义的、带点科幻色彩的怪书,主题算是鲁滨孙的核:逃离现代社会的无名者前往一座孤岛做气象员,除了半疯的灯塔看守人,然后就是大量冷血海怪的攻击与厮杀,但其中有一个美丽的带有性伴侣性质的女海怪……唉,看看这四处支棱、方向不明的冷与怪,它所提供的,的确是一副非主流的冷皮囊,但低温的血肉里,是絕境中的人,人性的暴力因子,人类宿命中的自我绝杀。不说了,越说越冷。我只补充三句:女海怪与主人公的关系非常性感。相当篇幅的杀戮描写很有力量。你会觉得你在看商业片,导演可能是小一号的昆汀加小两号的诺兰。
  《拉格泰姆时代》,这是又资深又出名的业内好书了,我现在怎么也回想不起来,怎么会这么幸运地在比较早的时候就读到了多克特罗(一译多克托罗),这位作家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会化用当时当地的重大新闻素材,像文身一样刻到他正处于命运行进中的主人公身上,你明知道他是有意为之,但毫不隔阂,反倒交相映衬出人与时代、假人与真人、虚构与实指的不同光彩。我特别迷醉于他的这一能力,但我发誓我不会学的,真害怕一学就露馅,这真的是多克特罗的独门刀法。
  多克特罗于2015年7月21日离世,享年84岁。听说上海文艺社在两年多的“艰苦运作”后,终于出版了他最后一部小说《安德鲁的大脑》,译者又是读者特别信赖的汤伟(又名小二,亦是卡佛的中译者),我心里“叮”然一喜,像回形针一样,又别上一个小记号啦!
  书真多呢,真舍不得这样一口气批发性推荐啊。也讲几次失败的行旅之书吧。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个人生活史很旖旎的这位尤氏可是头一位法兰西女院士啊,笔力刚勇,技压群雄。大概七年前,被北京同行周晓枫力荐,开读,看了两遍开头,都昏昏不得其门。今年春节前后,不服气再次拿起,哇。好。于是想带到途中,显然我功夫太差了,路上真的没法看,十分钟过去,半小时过去,我终于换上备胎书了。再如唐人笔记《酉阳杂俎》,绝对薄,绝对属于我的爱读之列,确实也看得津津有味,但在高铁或机场,那是对不住它,也对不起我,两相伤害。记得它在我的包里,前后待了大半年有余,若干次出行,书里到处是折痕,沾了水渍也翘了边,但相信吗,我愣是没有看完。
  好了,不能讲太多,你需要坐多少次高铁或延误多少次飞机才能读得完啊。但无论如何,我得把伊斯梅尔·卡达莱的《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放在最后做这个打包荐书的压题书。大部分人,对阿尔巴尼亚知道什么?我小时候,只知道我母亲织毛衣时,有一种针法叫“阿尔巴尼亚针”,此外便是蒙荒一片。直到最近这几年,我这一片无知的蒙荒中才有了惊人的亮点:作家卡达莱。他以法语写作,重庆出版社老早就引进过他的《破碎的四月》、《亡军的将领》等,都是绝佳之作。嗯,给你一个硬信息作为我的主张证词:2005年,就是这位卡达莱,曾打败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米兰·昆德拉、大江健三郎等几位鼎鼎大牛,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更多关于卡达莱以及一大批东欧作家的丰富又跌宕的背景,高兴先生在这套蓝色东欧书系里有出色长序,这里且跳过。
  卡达莱的几本书里,我尤爱《亡军的将领》。但如从魅力程度来看,《谁带回了杜伦迪娜》则是上上尤物。主要是全书的气氛极其的诡谲、扑朔,而这种诡异又是铁血的、至恸的、万劫不复的,很难简单概之。还是那样,我不作内容透露。我只是说,我很快地读了一遍。然后有意搁置了小半年,又慢读了一遍。两遍都很满足,像吃了一盒不易保存又有点小贵的日本生巧那样的满足程度。不是肤浅之喻,这是至高的赞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