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心电图改变的互相关系。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24小时和病后2周行12导联心电图的检查,观察心电图改变和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20例中有93例心电图异常(77.5%),主要表现ST-T改变(40.86%)及各种心律失常(46.25%)。心电图异常以脑干、基底节、丘脑部位最常见(94.76%)。心电图异常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心电图异常率高,以心肌缺血和各种心律失常多见,发生机制可能与中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调节紊乱有关,心电图异常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心电图 相关性
心脏的活动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急性脑血管病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相应也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这被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观察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心电图变化情况,发现两者有密切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吉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确诊,发病1~3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要点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既往无心脏病史,共计120例,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4±10.21岁。并发症:高血压31例,糖尿病24例,血脂异常23例,合并以上任意2种以上者32例,无上述并发症者10例。
研究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24小时和病后2周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改变和病情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电图异常改变93例(77.5%),其中心肌缺血改变(ST-T水平下移和/或T波低平、双向、倒置)38例(40.86%),窦性心动过缓19例(20.43%),窦性心动过速5例(5.38%),室性期前收缩7例(7.53%),房性期前收缩9例(9.68%),心房纤颤3例(3.23%),类心肌梗死3例(3.23%),心肌梗死2例(2.15%),U波增高2例(2.15%),Q-T间期延长5例(5.38%)。上述心电图异常以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46.25%),其次心肌缺血发生率40.86%。
心电图异常与梗死部位关系:基底节和/或丘脑梗死,心电图异常率90.74%,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处病灶心电图异常率94.76%,大面积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85.71%,侧脑室体旁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56.00%,单个脑叶梗死心电图异常率50.00%,小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28.57%。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处病灶及大面积梗死者心电图异常远高于其他部位(P<0.05)。
病初与病后2周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入院24小时心电图异常93例(77.5%),病后2周心电图异常17例(14.1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心电图与预后关系:本组急性脑梗死120例中,心电图正常者27例,治愈好转27例;心电图异常者93例,治愈好转81例,未愈10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讨 论
自1954年Burch首先报道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以来,有关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广泛开展。文献报道,急性脑血管病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可高达65%~75%。国内有报道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变化可达86%以上[2]。本组资料只限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达到77.5%,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病人平素无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发病1~3天住院,在住院24小时心电图异常,说明心电图异常为急性脑梗死的应激反应。在住院2周时大多数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电图异常率由77.5%下降为14.17%,心电图异常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在这段期间,急性脑梗死后的应激现象逐渐缓解,因而发病后的异常心电图逐渐恢复。
本组资料中,心电图异常分类是以心肌缺血(40.86%)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46.25%)为主。心电图异常与梗死部位关系上,发现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者,心电图异常率远高于位于脑叶、小脑者;大面积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高。探讨其原因考虑:①多为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特别是心律失常本身发生率高;②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急性脑梗死时,脑水肿加重脑血循环障碍,直接或间接累及丘脑下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心肌损害,自律性增高,复极障碍;③丘脑、基底节及脑室周围植物神经纤维密布,而周边脑叶稀疏,是心电图异常呈“同心圆”改变的原因,所谓“同心圆”改变,即丘脑、基底节病变,心电图异常率增高,周边皮质、脑叶则低;④心脑血管病变存在着共同的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其共同的危险因素。
本组120例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者27例,治疗均有效;心电图异常者93例,治愈好转81例,未愈10例,死亡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心电图出现异常可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死亡2例者1例合并心肌梗死,1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以上可以看出,急性脑梗死发生心电图异常,预后比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者的预后差,与文献报道一致[3],由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特殊性,合并意识改变、言语障碍、表达困难等,常难以及时表述胸闷、气短、心悸、疼痛等心脏病癥状,因此常规心电图检查,甚至心电监护都是必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0.
2 龙洁.脑心综合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1):648-649.
3 张巍,许晶.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及临床医院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2):728-729.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心电图 相关性
心脏的活动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急性脑血管病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相应也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这被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观察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心电图变化情况,发现两者有密切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吉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确诊,发病1~3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要点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既往无心脏病史,共计120例,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4±10.21岁。并发症:高血压31例,糖尿病24例,血脂异常23例,合并以上任意2种以上者32例,无上述并发症者10例。
研究方法: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24小时和病后2周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改变和病情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电图异常改变93例(77.5%),其中心肌缺血改变(ST-T水平下移和/或T波低平、双向、倒置)38例(40.86%),窦性心动过缓19例(20.43%),窦性心动过速5例(5.38%),室性期前收缩7例(7.53%),房性期前收缩9例(9.68%),心房纤颤3例(3.23%),类心肌梗死3例(3.23%),心肌梗死2例(2.15%),U波增高2例(2.15%),Q-T间期延长5例(5.38%)。上述心电图异常以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46.25%),其次心肌缺血发生率40.86%。
心电图异常与梗死部位关系:基底节和/或丘脑梗死,心电图异常率90.74%,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处病灶心电图异常率94.76%,大面积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85.71%,侧脑室体旁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56.00%,单个脑叶梗死心电图异常率50.00%,小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28.57%。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处病灶及大面积梗死者心电图异常远高于其他部位(P<0.05)。
病初与病后2周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入院24小时心电图异常93例(77.5%),病后2周心电图异常17例(14.1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心电图与预后关系:本组急性脑梗死120例中,心电图正常者27例,治愈好转27例;心电图异常者93例,治愈好转81例,未愈10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讨 论
自1954年Burch首先报道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以来,有关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广泛开展。文献报道,急性脑血管病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可高达65%~75%。国内有报道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变化可达86%以上[2]。本组资料只限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达到77.5%,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病人平素无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发病1~3天住院,在住院24小时心电图异常,说明心电图异常为急性脑梗死的应激反应。在住院2周时大多数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电图异常率由77.5%下降为14.17%,心电图异常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在这段期间,急性脑梗死后的应激现象逐渐缓解,因而发病后的异常心电图逐渐恢复。
本组资料中,心电图异常分类是以心肌缺血(40.86%)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46.25%)为主。心电图异常与梗死部位关系上,发现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者,心电图异常率远高于位于脑叶、小脑者;大面积脑梗死者,心电图异常率高。探讨其原因考虑:①多为老年人,心电图改变特别是心律失常本身发生率高;②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急性脑梗死时,脑水肿加重脑血循环障碍,直接或间接累及丘脑下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心肌损害,自律性增高,复极障碍;③丘脑、基底节及脑室周围植物神经纤维密布,而周边脑叶稀疏,是心电图异常呈“同心圆”改变的原因,所谓“同心圆”改变,即丘脑、基底节病变,心电图异常率增高,周边皮质、脑叶则低;④心脑血管病变存在着共同的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其共同的危险因素。
本组120例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者27例,治疗均有效;心电图异常者93例,治愈好转81例,未愈10例,死亡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心电图出现异常可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死亡2例者1例合并心肌梗死,1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以上可以看出,急性脑梗死发生心电图异常,预后比脑梗死心电图正常者的预后差,与文献报道一致[3],由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特殊性,合并意识改变、言语障碍、表达困难等,常难以及时表述胸闷、气短、心悸、疼痛等心脏病癥状,因此常规心电图检查,甚至心电监护都是必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380.
2 龙洁.脑心综合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1):648-649.
3 张巍,许晶.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及临床医院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2):72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