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考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职考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五点启示。
  【关键词】高职考生 就读学校专业 影响因素 调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39-04
  开展高职考学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可为学校进行特色办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招生宣传等提供依据。本文试基于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对影响高职考生选择就读学校和专业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五点启示。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是想获取学生性别比例、来源乡村与城镇比例、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比例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第二部分是学生选择就读院校与专业倾向的内容,主要是想获取学生了解学校的途径、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考虑因素、选择专业所咨询对象、对就读专业可从事工作(职业)的了解程度、对专业就业前景看法、否考虑重新选择就读专业等方面的资料。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共发放问卷2543份。回收的问卷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
  参与调查学生1927人,其中,男生870人、女生1057人,男女生比为9:11,与2011级全体学生的男女比9:10接近。来自乡村的学生1525人,占79.2%;城镇学生405人,占20.8%。农业户口1562人,占81.1%;非农业户口365人,占18.9%。
  从学生来源来看,80%学生来自乡村,81%学生为农业户口。这与该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农类高职院校有较大关系。农类专业是该校当家专业、品牌专业,农类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想学农考生自然把该校作为首选学校。
  (二)关于学生了解学校途径的调查
  对于学生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校的问题,设置了13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结果看,学生了解学校4种主要途径依次是:《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一书、招生考试院网站、学校网站、学校招生宣传册。而通过报纸、参加招生咨询会、学校到中学宣传、电视4种途径了解学院的比例最小,均不足2%。
  《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一书是广西招生考试院编印的,专供考生填志愿用,考生人手一册。从该书了解学校招生情况既准确可靠又便利。当今,网络已十分普及,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上网十分方便,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之一,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知名度,当然成为考生和家长了解招生学校的主要途径。另外,考生和家长对想报考的学校都会到学校网站去了解情况。现在,普通百姓很少订阅报纸,加之从报纸中查找信息不够方便,自然而然,通过报纸了解学校的人就少了。招生咨询会上来的多数是名牌本科大学,本科以下分数的考生一般不去这种咨询会;招生院校到中学去招生宣传通常是在高考前,学生正处于复习备考紧张阶段,还无心关注招生院校。
  (三)关于影响选择就读学校因素的调查
  对于选择就读学校是基于什么考虑的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48.4%学生看中学校“专业优势与特色”,34.4%学生看中“学校地处南宁市内”,28.2%学生出于“父母亲友的建议”,仅有7.7%学生看中“生活条件”,有7.0%学生是基于其他原因(主要是高考分数限制、个人兴趣、学费较低等)的。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唯一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农类专业数和学生人数均占50%多,“农”字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大部分教学改革成果和科研成果是与农相关的,农类专业的社会知名高,影响力大。另外,大家都向往到城市里读书,学生和家长都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的考生家长大多数40岁左右,文化教育程度较以往的家长高,对子女读书和将来的出路有较多考虑,影响子女选择学校的作用自然就增大了。仅7.7%学生看中“生活条件”,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选择学校时是很理性的,目的明确,即来学校是为了读书,而不是来享受生活。
  (四)关于影响选择专业因素的调查
  对于选择专业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问题,设置了11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从结果看,有53.8%的学生把“将来的工作(职业)”作为考虑因素,有53.3%的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考虑因素,有45.3%的学生把“就业前景”作为考虑因素。这说明大部分高职生选择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和目的性,同时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考虑。值得注意的是,有19.3%的学生把“有利于自己将来创业”作为考虑因素,这说明一部分高职生有创业意识,这可能受当前就业形势、家庭自有实业(生意)和个人理想等的影响。有11.3%学生把“专业热门”作为考虑因素,说明大多数高职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是比较理性的,知道就读高职院校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五)关于选择就读专业所咨询对象的调查
  对于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时会向什么人咨询,找谁商量的问题,设置了7个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结果显示,在选择就读专业时,56.8%的考生会咨询父母亲友,28.5%学生会咨询同班或同届同学商量。父母亲友、同班或同届同学都是考生身边的熟人,无疑是比较值得信赖的。多数考生父母40岁左右,有一定文化程度,对子女将来的职业、出路有较多的影响。再者,从尊重父母、争取父母支持的角度考虑,考生也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有23.8%的学生自己拿主意,说明高中毕业生是有一定的个人主见的,当然也可能与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低等背景因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招生学校老师或同学熟悉情况,学校也开通了咨询电话和网络,但可能存在陌生、联系不够便利等诸原因,选择咨询想报读学校的老师或同学的人数不多,仅占14.2%。   (六)关于对所选专业可能从事哪些工作的调查
  对于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对所选专业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是否了解的问题,设置了5个选项。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学生填报专业时对于毕业后可从事哪些工作是有一定了解的,其中,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人达25.3%,一般了解的人达47.2%。这与“大部分高职生选择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和目的性”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了解较少和不了解的人占27.4%,表明有1/4的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性。这与近3年来每年新生入学时都有300人左右要求调换专业的情况基本一致。
  (七)关于对所读专业就业前景看法的调查
  学生对所读专业的就业前景看法的问题,设置了5个选项。调查结果是:选择“很好”227人,占11.8%;选择“比较好”913人,占48.3%;选择“一般”726人,占37.7%;选择“不好”43人,占2.2%;选择“很不好”18人,占0.9%。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选择“很好”、“比较好”的人占59.2%,表明近六成的学生对所读专业就业前景充满信心。选择“不好”或“很不好”的仅3.1%,表明对将来就业前景担忧的学生为少数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对有关专业作了较多的思考和判研。
  (八)关于是否考虑重新选择专业的调查
  对于是否要重新选择专业的问题。有1699人选择“仍选现读专业”,占88.2%;有228人选择“另选其他专业”,占11.8%。另选的其他专业主要是:管理类、园林园艺类、计算机类、畜牧类、建筑工程类、机电汽修类;另选其他专业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个人兴趣和就业前景两方面。
  这一结果符合2011年该校实行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做法,除补录的少数学生外,学生专业志愿满足率达100%。
  四、几点启示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中,可得到如下五点启示:
  (一)优化招生宣传策略,提高宣传效果
  1 招生宣传途径与方式。应将《高考指南——招生计划》一书、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学院网站、《学院招生宣传册》作为招生宣传的主要途径。尤其要加强学院网站建设,网站要图文并茂,全面展示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优势特色专业、就业工作成效等;抓住考生关注的问题精心设计制作《学院招生宣传册》。另外,可适当减少在报纸登广告、参加招生咨询会、考前到中学宣传、电视广告等方面的投入,以节约宣传经费,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收益。
  2 招生宣传对象。除针对考生进行招生宣传外,要重视对考生家长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熟悉学校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对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9.5%的学生通过家长亲友了解学校,28.2%的学生选择学校是听从父母和亲友的建议,56.8%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咨询了父母和亲友。
  (二)注重培育优势专业,形成鲜明特色
  好比是企业的主打产品,优势专业是支撑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拳头产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并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要科学地规划专业的发展,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要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位置,培育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形成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成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摇篮。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优良环境
  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条件也十分重要。既要加强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的建设,又要加强生活、学习环境条件的建设,给师生营造一个环境优雅、设施设备先进、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使师生在校园内能开心生活、愉快学习和工作。
  (四)加强新生专业教育,帮助了解专业
  作为职业教育,应该让学生一跨入校园就有一个较强的职业意识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开展新生专业教育无疑是帮助新生及早全面了解所学专业,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职业),就业方向如何等内容,树立学生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前述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一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性。据调查,88.4%学生认为经过新生专业教育后对所学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43.9%学生认为对所学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要把新生专业教育作为学生跨入校园艺的第一课来抓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
  (五)加强就业工作力度,提供优质服务
  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奔着就业而来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较清晰的职业倾向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家长们都期盼着孩子读完高职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开启美好的人生。学校应加强就业工作力度,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为学生解决好就业的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看到读高职是大有希望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从期待视野的融合、网络文化领导权掌控、校园文化共同体建设等角度对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认同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学生 核心价值认同 读者中心理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41-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期刊
【摘要】以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为例,从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做法和经验、建设成效五个方面对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索。  【关键词】示范性实训基地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42-03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教学设施中的硬件设施是学校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学校办好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研究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应考虑怎样有效地利用教学硬件资源,推进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硬件设施  应用写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15-02  教学设施中的硬件一般指教室、宿
期刊
【摘 要】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项目背景、意义和目标,阐述了专业建设的内容、措施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进一步加快国家骨干专业建设和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供思路。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骨  干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63
期刊
【摘 要】在分析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就信息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整合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进而提出了在课程中整合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对在工科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职 工科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8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提
期刊
【摘 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高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化集中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 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化集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151-02  高职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 要】对广西南宁、柳州、梧州三地“肢残人电大学历班”学员的情景障碍、机构障碍、性情障碍三类学习障碍开展实证调查及情况对比分析,针对影响残疾学员远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学习障碍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残疾学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远程教育 残疾学员 学习障碍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9-03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
期刊
【摘要】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应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社会氛围;广泛开展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严格实施职业工人准入制,努力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农村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
期刊
【摘要】分析web2.0时代的网络舆论所呈现出的特点,阐述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的现状,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向正确方向发展的若干措施。  【關键词】web2.0  网络舆论表达与规范网络安全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06-03  进入到web2.0时代的互联网,逐渐呈现出信息交互共享、社群分类聚集、用户活跃等特点,促使
期刊
【摘要】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介绍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的优点,阐述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主要流程,论述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功能及管理平台的设计。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招生  网络化管理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92-02  自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研究生教育作为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更高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