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工作中几件小事看编辑之乐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编辑工作是枯燥的,整天就是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复核这些事情,还要把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期刊还得按时出版。另外,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还要处理好和领导及同事的关系,不仅身累而且心累,烦都能烦死,何来快乐?说编辑工作有快乐不是自欺欺人?不可否认,一些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为求生存和发展要求编辑全身心地投人工作,导致编辑压力过大,无暇体会快乐。笔者在这里讲一些自己从事编辑工作几年来,遇到的几件令人快乐的小事,与同行们共勉。这些事都是我勉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一
  
  刚毕业到编辑部的时候,我看到以前出版的学报许多文章后面都有不少的空白部分,一是觉得有点浪费,二是空太多在版面上也有点不协调。再浏览其他的一部分类似期刊后,发现有的期刊在空白部分登一些下期的摘要、通知或更正启事等。我就把这个事情跟领导汇报了一下,并说可以在自己负责的那一期上尝试补白一些摘要什么的,领导没有同意,说你的解决了,其他各期岂不是不一致。我又找了其他几个编辑聊起这个事,并说我平常喜欢收集一些科技新闻,浏览一些科普杂志之类的,他们负责的那期空白部分我来找材料,刊登一些跟他们的栏目相关的校内或校外的科技资讯,不仅能填补空白部分,也能丰富活跃版面,让我们这类科技学术刊物内容也有一点多样性和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每期的空白部分并不多,我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收集这些资料,他们安排好版面后,把空白部分给我看一下,我会根据版面大小选择编校好的合适的内容,不耽误他们的工作和时间。大家听了我的建议后,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领导说先试试看。就这样,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翻译或采编的最新资讯,如学校的学术会议通知、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奖人物的介绍、一些有趣的科技趣闻、科技史料等放到补白的部分。以往编出的杂志自己是不多看的,现在也不时翻翻,毕竟还是有一点可读性趣味性的地方。我还经常和其他编辑在一块讨论要放的最新的东西和版式设计,毕竟这块自留地是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现在,各期编辑都自己负责自己那一块空白地了,大家不知不觉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编委看了我们的杂志后,也反映我们的这种改变有点意思,使刊物不再沉闷,更有活力了,有些专业的资讯对他们了解一些行内信息还是有帮助的。想想自己刚到编辑部做的这点事情能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可,自己也变得更加喜欢这个工作了。
  
  二
  
  2009年圣诞节前收到一份英国寄来的信件,我很奇怪,我没有朋友在英国啊!打开一看,是一个作者寄来了一张圣诞贺卡,里面除了祝我圣诞快乐,还感谢我对她的帮助。老实说,平常收到贺卡的机会不多,挺惊喜的。应该说这个作者我是比较有印象的,因为她的文章请不同的专家审了好几次,也修改了好几次,可谓一波三折。按照我们编辑部的规范,如果两个审稿专家中一个认为该篇文章不宜发表的话,基本上就等于要退稿了(俗话说的“被枪毙了”)。她的文章在一审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但她对否定的意见逐条给予了答复,承认了专家提出的一些意见,但也对专家的另一些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依据,并希望编辑给予申辩的机会。我们平常遇到的作者很少有这样据理力争的,作者的这种态度提醒了我,仔细看了她的原稿并检索网上的相关文章后,我发现这是一篇还不错的文章,就是写作上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审稿人的有些意见可能是误解,但审稿人的意见也不能忽视。本着尊重作者和审稿人的原则,我及时把她的修改稿和答复意见通过邮件传给了这位审稿人,并把另一个专家的审稿意见和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也发了过去,毕竟任何说明都是要有依据的。这位审稿人审阅后认为为了使结果更严谨,还是要补充一些相关数据,如果编辑部坚持要发的话也可以。但这个作者快面临毕业了,可能也没有这个心思再作实验,并说要到国外读博士了。我找到了这个作者,首先告诉她,一是编辑部不可能不顾审稿人合理的意见刊登文章,这是对审稿人的不尊重的行为;二是像她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文章起死回生的例子并不多,不应该放弃;三是如果她到国外还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即使我匆忙给她发了这篇文章,等以后她成名了,有人发现她早期的这篇文章有问题,对她的声誉也是不利的。在我的劝说下,她还是花了一个月时间补充了实验和相关数据,编辑部再请那位审稿人审核后通过了。审稿人事后发来邮件,说一篇稿子自己审了几遍虽不轻松,但看到了编辑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他本人意见的重视,让他觉得审稿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同时,勉励编辑要将好的做法坚持下去。从事编辑工作几年,第一次受到审稿人的鼓励,这给了我许多做好编辑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同时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一是我们的审稿程序有漏洞,有一个审稿人不通过就枪毙稿子,有一棒子打死的嫌疑,编辑部应该完善审稿程序,应对这种情况;二是编辑按编辑部规定做虽然没有错,但并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还是应该给予作者合理的申辩机会,作者的观点不一定都错,审稿人的意见也不一定都对,编辑要做的就是做好作者和审稿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工作。
  
  三
  
  自己以前毕业的实验室的师弟要毕业了,导师叫他把稿子交到我这边,看看能不能早点发表?虽然以前在一个实验室做过实验,但看了稿子后,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英文写作上的问题,有些句子不通,整篇文章说明问题的逻辑也有问题:二是在前言部分的一些表述照抄了原文,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我把这些意见都反馈给他了,虽然我也可以找两个熟人审稿帮他过关,但本质上来说这样是害他。跟师弟沟通后,师弟也理解了我,按照我的建议修改了文章,我看了以后觉得还可以,建议他不要投我们学报了,可以试试投到更好的杂志。最近师弟从香港博士毕业回国了,跟我说起这个事,说当初我帮他修改的那篇文章很快被接收了,发的期刊也不错,他博士的老板看到后,邀请他到香港读博士。最近回国一是来感谢,二是有两个单位想去,请我帮助参谋参谋。能得到师弟的理解和信任,我也很欣喜,由于我平时也比较关注一些国内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就跟他聊起了最近Naturc和Scicnce上跟他专业相关的文章,并把我了解的国内这个领域比较有实力和潜力的机构列举了一下,师弟最终也听取了我的建议,到一个刚建立的干细胞研究中心去工作了。有时候想想,虽然自己不再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了,但看到师弟师妹们能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偶尔还能想到我,我还能继续跟他们讨论一些专业问题,也颇感欣慰了。
  
  四
  
  从事编辑工作,我还遇到其他一些有趣和快乐的事情,譬如:外出学习时学到一些想学的知识,同时还结识了一些朋友,彼此就专业问题和编辑工作中的问题相互交流,也得到一些前辈的指点,日后还经常通过网络交流一些心得和体会,当然也谈论一些彼此编辑部的话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平时收集了一些编辑相关的资料阅读、写作一些专业相关的文章并被录用了;自己设计的栏目成功地邀请到栏目主持人并组织到稿件,该栏目被许多作者关注并有持续的投稿;自己或所在的刊物获得行业协会的奖项,被邀请参加一些专业的学术会议,认识不少专家并与之愉快地交流,了解了一些平常不曾留意的研究动向等。
  从自己身旁的这些点滴小事中,我也有一些思索:年轻编辑应该怎样成长?是让别人给你准备好条件和环境还是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主动学习并适应编辑的生活和节奏,或是被动地应付每日枯燥的工作?
  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难中发现机会,消极的心态只好让好的机会溜走并被时刻为机会准备着的人抓住,最后的结果将会大不同。既然我们要一直从事编辑这一行业,与其消极被动、浑浑噩噩的去熬,不如承担起责任,每天尝试让自己做一点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为自己的期刊、为作者、为读者、为同事想多一点,想远一点,不仅能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能收获快乐。最后,我以新东方学校的一句口号和同行共勉: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作者单位:《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其他文献
1 名词解释有效需求 投机动机萨伊定律 预防动机货币乘数 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缺口 非市场出清外在融资溢价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货币目标公布制 北欧模型永恒收入 单一规则合理
期刊
本刊记者:自21世纪初,我国出版环境和出版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出版业界有关“狼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成为国内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助推力。
目的探讨血清CysC(cystatin C,CysC)和血浆钠氢交换体1(sodium-hydrogen exchanger 1,NHE1)mRNA水平二者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
目的探讨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17、CD3^+、CD4^+和CD8^+在梅毒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选择邢台市中心血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