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为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特性,并且充分体现艺术性,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景观优美的游憩地,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成为了必要工作。另外,园林分工也越来越细,植物配置作为造园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可以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因此如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将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化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111―01
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功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
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能够调节小气候,起到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的作用,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在植物配置中,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在植物的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但又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3.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要点
目前有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是同一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植物配置中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和迎合领导的意图,或完全成为当官者思想的执行者,规划后植物品种单一,城市绿化没有特色,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真正合理。如花坛确实漂亮但与环境不一定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不能达到。所有这些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及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分析论证,即可避免。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原则。也不顾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
植物配置首先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在绿化工程中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避免遮蔽司机的视线。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市政广场应该是大色块、大尺度的植物配置,显示宏大的气势,而休闲广场则应有具体的空间划分,再进行植物配置,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3.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4.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5.树种选择上,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6.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的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并且体现季相和色相变化;在植物种类上除了乡土植物以外,还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四、其他建议
1.尊重自然
(1)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园林植物配置应尊重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否则,就生长不好甚至不能生长。
(2)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植物除了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还有其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地带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生长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也达成了良好的互利互补的互生关系。
2.空间的合理搭配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土坡等来分隔空间。因此,园林植物种类应多样化,配置要有一定景深,实现大小空间相济,每个空间内的植物应富而不乱、多样且统一,对于骨干大的乔木树种应选择单纯,而应避免片面追求种类最终给人繁琐杂乱的感觉,对于一般树木则不宜过于单纯而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3.互惠共生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长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的关系。如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当其相互作用在一起时相互间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应避免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物种的生长不利的现象,如胡桃和苹果、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等,该类现象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充分注意。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111―01
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功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
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能够调节小气候,起到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的作用,维护了生态环境。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在植物配置中,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在植物的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但又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3.生态优先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要点
目前有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是同一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植物配置中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和迎合领导的意图,或完全成为当官者思想的执行者,规划后植物品种单一,城市绿化没有特色,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真正合理。如花坛确实漂亮但与环境不一定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不能达到。所有这些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及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分析论证,即可避免。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原则。也不顾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
植物配置首先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在绿化工程中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避免遮蔽司机的视线。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市政广场应该是大色块、大尺度的植物配置,显示宏大的气势,而休闲广场则应有具体的空间划分,再进行植物配置,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3.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4.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5.树种选择上,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6.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的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并且体现季相和色相变化;在植物种类上除了乡土植物以外,还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四、其他建议
1.尊重自然
(1)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
自然界中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形态特征之分,更有喜阴阳、耐水湿耐干旱、喜酸喜碱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园林植物配置应尊重植物的这些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否则,就生长不好甚至不能生长。
(2)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植物除了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还有其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地带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生长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也达成了良好的互利互补的互生关系。
2.空间的合理搭配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土坡等来分隔空间。因此,园林植物种类应多样化,配置要有一定景深,实现大小空间相济,每个空间内的植物应富而不乱、多样且统一,对于骨干大的乔木树种应选择单纯,而应避免片面追求种类最终给人繁琐杂乱的感觉,对于一般树木则不宜过于单纯而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3.互惠共生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长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的关系。如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当其相互作用在一起时相互间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应避免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物种的生长不利的现象,如胡桃和苹果、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等,该类现象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