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想、课中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主体性教学 智能发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那么,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1 要充分相信学生,激励他们的主动性
有些教师因为觉得学生基础要比其他学校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甚至怕学生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仍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印象不深,学得死气沉沉,效果甚差。所以,作为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一个演说家。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看完书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有学生抢答:“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我打出幻灯,要求学生判断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学生很容易发现了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我又问:“斜率与倾斜角有什么关系?”“倾斜角的正切”、“倾斜角是90度时斜率不存在”。整堂课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互相补充,这些内容教师没有多讲,但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就掌握了它。而且由于是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成功的愉悦感得到了体验。
2 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看、感觉触摸,寻找、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就会不自主地表现出认真、紧张、自觉、主动、顽强的心理状态,变教师教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为“新奇有趣的东西”。自然地就由“被动学”变为了“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2.1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以讲为主、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等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内容,就让他们动脑、动手去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2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是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外因。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可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为此,在交给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点拨、评讲、质疑等主导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
3 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力因素的操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起着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1 以“师爱”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凸现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人才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有实力。从而唤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这段话告诉我们,情感在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教师只有把学生看做“平等中的首席”,他们才会喜欢你,并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循循善旅诱的引导、充满激情的评价、肯定热情的表扬以及善意真诚的帮助,都会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师与生的“情感共鸣”,促进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3.2 以“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习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去钻研、去创造,才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一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盖起来,又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教师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学生出于好奇,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急想知道“红花到底有几朵”这种情况下,教师揭开了盖住的部分,露出了8朵红花,和学生猜的一样。这时,一种成功感又涌上学生心头,学习情绪更为高涨。此时此刻,教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这一问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教师更新教育观是前提。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好主体性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主体性教学 智能发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那么,数学教学应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1 要充分相信学生,激励他们的主动性
有些教师因为觉得学生基础要比其他学校差,因而在课堂上对学生左不放心,右不放心,觉得要讲的东西太多,甚至怕学生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仍茫然不知所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印象不深,学得死气沉沉,效果甚差。所以,作为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引导航向的人,引导学生自己全身心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一个演说家。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看完书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有学生抢答:“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我打出幻灯,要求学生判断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学生很容易发现了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我又问:“斜率与倾斜角有什么关系?”“倾斜角的正切”、“倾斜角是90度时斜率不存在”。整堂课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互相补充,这些内容教师没有多讲,但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就掌握了它。而且由于是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成功的愉悦感得到了体验。
2 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看、感觉触摸,寻找、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就会不自主地表现出认真、紧张、自觉、主动、顽强的心理状态,变教师教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为“新奇有趣的东西”。自然地就由“被动学”变为了“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2.1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以讲为主、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等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内容,就让他们动脑、动手去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2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是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内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其外因。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可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为此,在交给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点拨、评讲、质疑等主导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
3 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力因素的操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起着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1 以“师爱”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凸现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人才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有实力。从而唤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这段话告诉我们,情感在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教师只有把学生看做“平等中的首席”,他们才会喜欢你,并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亲切的笑容、和蔼的态度、循循善旅诱的引导、充满激情的评价、肯定热情的表扬以及善意真诚的帮助,都会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师与生的“情感共鸣”,促进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3.2 以“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习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去钻研、去创造,才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复合幻灯片:映出5朵黄花和一行红花,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先盖起来,又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教师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学生出于好奇,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急想知道“红花到底有几朵”这种情况下,教师揭开了盖住的部分,露出了8朵红花,和学生猜的一样。这时,一种成功感又涌上学生心头,学习情绪更为高涨。此时此刻,教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这一问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教师更新教育观是前提。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好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