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比较每日1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与预混胰岛素每天2次注射的血糖控制与安全达标情况。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格列美脲)治疗组(A组,30例)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B组,30例)。观察血糖控制和安全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且A组胰岛素用量优于B组。结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的血糖控制及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且患者依从性好,更易于长期坚持治疗。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4~200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6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标准,病史超过1年。主要纳入标准:①使用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以前使用的磺脲类药物剂量至少等于优降糖7.5mg/天;②年龄35~75岁;③BMI19~30kg/m2;④7.0mmol/L≤FBG≤13mmol/L。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患及胰腺炎患者、妊娠妇女均不入选。筛选合格的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和糖尿病病程的均值相似,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及随访措施:A组采用每晚10:00注射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2mg;B组采用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起始量为0.15IU/(kg·日),然后每3天增加2IU,直至FBG≤6.7mmol/L,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所有患者均采用强生稳豪血糖仪监测末梢血糖,每日测定FBG,并在治疗0周、8周、12周末进行每日8个时点的血糖监测(包括早、中、晚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凌晨3:00血糖)。在首次注射胰岛素前均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及血糖监测技术培训。
要求患者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将血糖<4.0mmol/L定义为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尽量在加餐前测定当时的血糖值、缓解情况等。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例数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本研究共入选60例患者,A组30例,B组30例。60例患者全部完成24周临床观察,脱落率0,患者依从性好。
治疗前后HbA1c、FBG比较:经过24周的治疗,A组的HbA1c从8.8%降至7.2%;B组HbA1c从8.8%降至7.5%。降幅分别为1.6%和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在24周时平均FBG下降水平分别为3.5mmol/L和2.6 m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日平均血糖:研究结束时,A和B组的日平均血糖分别从11.74mmol/L降至8.78mmol/L和12.32mmol/L降至9.41mmol/L。8点血糖曲线下面积改变同日平均血糖改变,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低血糖事件的比较:研究中,安全达标(HbA1c≤7.5%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A组45%,B组2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前后体重和BMI的比较:24周治療后,A组和B组体重分别增加1.10kg和1.05kg,BMI平均增加0.43kg/m2和0.38kg/m2。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A组的血糖控制和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B组。A组血糖达标情况优于B组主要原因在于该组对空腹血糖控制更佳,说明应用基础胰岛素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是获得治疗达标的基础。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控制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病程迁延,空腹血糖对HbA1c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是影响整体血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预混胰岛素不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虽然使用量高于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组,但降糖效果却明显弱于甘精胰岛素,且受到低血糖事件的限制。
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注射,注射时间灵活,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注射组,病人的长期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提示我们积极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永德,陈家伦.中华内分泌学代谢杂志,1998,14(6):325-327.
2 程桦,傅祖值,李焱,等.四项基本临床试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优降糖继发失效时的应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4,2(2):130-133.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4~200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6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标准,病史超过1年。主要纳入标准:①使用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以前使用的磺脲类药物剂量至少等于优降糖7.5mg/天;②年龄35~75岁;③BMI19~30kg/m2;④7.0mmol/L≤FBG≤13mmol/L。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患及胰腺炎患者、妊娠妇女均不入选。筛选合格的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和糖尿病病程的均值相似,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及随访措施:A组采用每晚10:00注射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2mg;B组采用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起始量为0.15IU/(kg·日),然后每3天增加2IU,直至FBG≤6.7mmol/L,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所有患者均采用强生稳豪血糖仪监测末梢血糖,每日测定FBG,并在治疗0周、8周、12周末进行每日8个时点的血糖监测(包括早、中、晚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凌晨3:00血糖)。在首次注射胰岛素前均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及血糖监测技术培训。
要求患者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事件,将血糖<4.0mmol/L定义为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尽量在加餐前测定当时的血糖值、缓解情况等。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例数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本研究共入选60例患者,A组30例,B组30例。60例患者全部完成24周临床观察,脱落率0,患者依从性好。
治疗前后HbA1c、FBG比较:经过24周的治疗,A组的HbA1c从8.8%降至7.2%;B组HbA1c从8.8%降至7.5%。降幅分别为1.6%和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在24周时平均FBG下降水平分别为3.5mmol/L和2.6 m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日平均血糖:研究结束时,A和B组的日平均血糖分别从11.74mmol/L降至8.78mmol/L和12.32mmol/L降至9.41mmol/L。8点血糖曲线下面积改变同日平均血糖改变,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低血糖事件的比较:研究中,安全达标(HbA1c≤7.5%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A组45%,B组2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前后体重和BMI的比较:24周治療后,A组和B组体重分别增加1.10kg和1.05kg,BMI平均增加0.43kg/m2和0.38kg/m2。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A组的血糖控制和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B组。A组血糖达标情况优于B组主要原因在于该组对空腹血糖控制更佳,说明应用基础胰岛素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是获得治疗达标的基础。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控制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病程迁延,空腹血糖对HbA1c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是影响整体血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预混胰岛素不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虽然使用量高于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组,但降糖效果却明显弱于甘精胰岛素,且受到低血糖事件的限制。
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注射,注射时间灵活,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胰岛素注射组,病人的长期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提示我们积极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永德,陈家伦.中华内分泌学代谢杂志,1998,14(6):325-327.
2 程桦,傅祖值,李焱,等.四项基本临床试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优降糖继发失效时的应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4,2(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