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课程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完成一项工作的任务以及在任务中涉及到问题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农业微生物教学中要求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农业微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文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课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农业微生物课程 运用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全英文教学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YYWKC201602);滨州学院实验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ZX
  YSYXM2016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21-02
  行动导向教学这种方法最早兴起于德国,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教学进行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整体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学习更多的教学知识。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的是结合某一个特定任务所需要行动以及生产力所需要的条件,以此为基础进行机制的调节与设计,制定更加全面的方法学习专业的实施以及技巧,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提倡通过行动来带动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调进行学习,进而实现劳动与知识学习质量的提升,最终完成整体的教学,体验整体的教学过程,掌握行动的归属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制定更加规范的行为方法,将教学目标以及行为活动之间的进步。
  农业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农业有关微生物的特性、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作用过程的调控,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微生物学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微生物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农业微生物学是设施農业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该门课程自身比较抽象,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结合实践进行,这样就需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可以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创新。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农业微生物课程课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制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一)设计探究活动
  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探究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都进行思考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教学,并且参与到教学的实践中去,及时的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体验活动,进而掌握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农业微生物学是论述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遗传变异、生态以及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关系的专业基础课,形态部分包括细菌细胞构造、放线菌代表属的形态特征,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对微生物的形态等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制定教学规划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清楚如何进行学习,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科学的指导规划,通过多媒体将知识进行展示,掌握微生物具体的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细节,提升微生物学习的质量。同时对于实验方法也许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更好的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实验的技术,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微生物产生的方式及生长曲线,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固氮作用的机理等,使得学习的过程更加的深刻。
  (三)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进行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且对学习环境进行测试,掌握全面的知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微生物环境的学习和控制。例如在进行微生物生长和控制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接触到真实的问题,增加案例的讲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能方面的问题,将教学方法延伸到其他方面。
  结束语
  农业微生物课程对于技术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技术性以及专业性方面进行提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制定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以点带面,在全系较大面积地铺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邹哲维,宋国强.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01):59-61.
  [2]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6):146-148.
  作者简介:
  王君(1982.7-),女,山东滨州人,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术专业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当我们致力于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时,却忽视了课堂评价这一环节。课堂评价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发展性功能,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学习等活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思维力和学习力的重要方法。为了保障教育活动的成效,顺利引导教育活动的方向,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应以学生的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结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3-01  一、高中語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虽然课堂提问依然被教师应用在教学活动之中多年,但不得不说还存在一些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将思维导图引入宝石鉴定复习课,并展开了积极的教学探索。思维导图运用于宝石鉴定复习课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总结归纳,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宝石鉴定课程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53-02  一
期刊
【摘要】孩子的心灵是幼小的,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本文拟以师爱的角度,从 “真诚、尊重、鼓励、严格、平等”这五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真诚 尊重 鼓励 严格 平等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67-02  世间万物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穹,比天穹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田。孩子的心田是
期刊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走进教育事业以来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是新时代下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助力。微课以视听体验为主要载体扭转了传统历史课堂枯燥的局面,它以便捷化为主要运用模式开启了教学新局面。文本主要探讨了微课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于为广大历史教师开辟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微课 初中历史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有效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一种表现形式,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因对象不同,互动的质量要求、品质形式以及目的都有所不同。互动是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一种方式,更是自主参与课堂的形式,是主人翁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中职语文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互动能让师生之间更加了解,课堂更加透明,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具体的作用还有哪些,笔者将于本文做详细介绍。 
期刊
【摘要】AutoCAD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是各大工科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在CAD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几个方面,为提高CAD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AutoCAD 分层教学 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52-0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近年来,人们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也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越来越高。课外阅读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从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不同的乐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 重要性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8-01  引言  小学教学纲领
期刊
【摘要】我国普通高校因发展需要而建立新校区,多校区大学不断涌现。多校区大学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了新校区管理模式的积极实践。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管理模式为例,不断探索高校新校区管理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校区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17-02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情况,西
期刊
【摘要】巴赫金说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而对话也是教育的本质,它致力于增进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复习课上,关注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引导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与反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调动学生的兴趣,切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来整合复习内容,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对话 课堂 小学语文 期末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