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来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意义(1)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以不同的方式和期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提供了多种渠道,可以广泛集聚民资民力,实现融资渠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减轻政府的投资负担,同时降低因间接融资比重过高而带来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集中的信贷风险,实现各类投资者风险共担,提高投资效率.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产权契约、产权平等与产权敬畏是一个动态的均衡系统,三者之间具有极强的逻辑自洽性。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契约签订与实施并非在同一时空完成,产权关系所要求的平等与尊重往往出现非正向偏离,一旦产权契约不平等或不受尊重,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权逻辑背反。构建法治严明、制度清廉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在三者之间寻求新的契合点。本文通过对产权契约、产权平等与产权敬畏联动关系的阐释,试图寻求促进产权完备
把商品性质的经营用地拿到市场中放开,然后再把解决老百姓基本住房问题的土地拿出来,不搞“价高者得”,而是要搞中小户型、中低价位、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这些也可以是商
改革非效率再分配制度是中国构建更具包容性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不完全市场化背景下,中国供热行业福利性供热利益平衡的"天秤模式"造成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和
内容提要 城镇化发展深刻影响了乡村,“三农”问题呈现出农民留守、农村空心,以及农业生产副业化和兼业化等特征,乡村建设不再是应对乡村社会流动的“人”问题及其次生问题的最好途径。城镇化发展倒逼着乡村转型,唯有顺应“人的城镇化”趋势,积极推进乡村转型,才能缓解乡村因人口流动、转移而造成的“阵痛”。如此,基于“人的城镇化”发展逻辑推演,乡村转型路向在于:推动资本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资本化以及农民或无
在目前的条件下,国内一步到位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并不现实,但推出“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并通过不断创新,将会使其离REITs越来越近。
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1.产权属性的重大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属性均属于国有独资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