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使探究式教学真正深入课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14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探究应从准备材料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巧设问题、投其所好、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探究。学生科学素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而小学科学中的探究学习对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应该把眼光放在为孩子未来着想上,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让探究式教学真正深入课堂。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课堂 方法
  一、充足的素材是探究教学的物质保障和前提
  国家虽然按照一定标准为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但却不能完全满足科学探究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从生活中广泛搜集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素材应包括:
  1.日常生活中能找到的一些物体。如各种纸、塑料、木头,各种金属、各种动植物、各种食物等。这些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物质基础。这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找到,但有时也很困难。例如,学生在探究几种不同材料的“锅”的传热能力时,需要同样厚的铁片、铝片、玻璃片、陶瓷片等,这几种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差不多同样厚的就不太容易找到。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和透水性,需要棉布、丝绸、毛料、合成纤维等,这些材料找起来也不容易,真正需要花一些心思去搜集和准备。
  2.探究时所需的环境。例如,观察蔷薇花丛中的生物需要花丛,观察生态瓶中的生物需要生态瓶,研究土壤需要到菜园中采集土壤,观察花的构造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花。这些环境条件,有的需要学校提供,有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
  3.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对于有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和事物,需要借助一些资料进行研究,如探索宇宙中的天体,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纳米技术等,这些内容很难通过发现法去认识,可以直接查阅资料,获取知识。所以,图书、网络、教科书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资源。
  二、创设情境是激发探究欲望的有效方法
  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学生在探究事物时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探究活动明显倾向于探究环境中某些特定的联系。因此,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情境引入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对岩石的探索,可以先放一段有关岩石地貌的录像,或者直接把学生带到有岩石的地方,使学生在广阔的场景中感知岩石是什么样的,尤其是一些有奇特颜色或形状的岩石,更能激起探究欲望。
  2.矛盾引入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播放影音资料等创设一个情境,并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从而激发探究欲望。如在研究物体的沉浮与承载的液体的关系时,利用马铃薯在一种液体里沉,而在另一种液体里浮的现象与学生已有经验“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或“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之间发生矛盾,学生就更想知道其中奥秘,从而激发探究兴趣。
  3.经历引入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讲述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让学生帮助解释或者解决其中的问题。如在学习《动与静》时,我讲述了一次乘车的经历。坐在火车上等车,突然发现对面的车动了,过了一会儿才知道是自己乘坐的车开动了……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的探究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投其所好,择机引导,是推动科学探究的有效策略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最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如鲜艳的颜色、奇特的形状、会变形的物体、会动的物体、能拆卸的玩具、生活中少见的事物等。教学内容不要局限在教科书所规定的范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或生活中发生的实际事件恰当选择探究的内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带着极大的热情鼓励他们探究并参与到其中去,在活动中,要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帮助。探究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外。
  四、恰當的评价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催化剂
  过去的评价是以单一的测验为方法,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能评价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和进步情况,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该注意内容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性。从评价内容上说,既要评价结果,又要评价过程,而且要把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作为重点。当学生在对某一现象进行探究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句赞扬、一个期盼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他们向更深的层次探究。从评价方式上说,不但要通过阶段测试、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对一个阶段内的科学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成功与失败,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明确方向。
  总之,科学探究要以物质为前提,问题为导向,创设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探究学习的广阔空间。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他们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误诊及漏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误诊、漏诊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结果,并与分娩结果对照。【
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消费信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探讨如何改革银行业务以推动消费信贷的发展,运用中西方对比和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立足
论述了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当今世界动态演化和静态结构的把握,提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论断,并相应形成了发展论、开放论和对策略论、立足本国、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从而
目的 观察强刺激不留针针法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为两组,分别为强刺激不留针治疗组与口服弥可保(甲钴胺片)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本文从维语语系的角度,通过分析英语语系和维语语系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得出维语语系对英语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激励维族同学在英语方面学习的动力,让其充分了解自我优势,劣
采用大区试验,研究了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玉米产量达到9 569.2 kg/hm~2,按市场价2.6元/kg计算,收入24 879.92元/hm~2;黄豆产量达到3 037.35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