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民用建筑中,节能节水已经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针对建筑行业节能节水问题还未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本文笔者对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节能技术;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运用
前言:
在建筑行业内部,必须把节能节水问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使工程建设中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 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1.1管道问题
在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许多工程在管道预埋下去之后,就对其不加以理会,管道埋在地下,受特定环境的影响,管道会老化和生锈,一旦管道老化和生锈,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口阀门就会松懈,在现代化的生活当中,人们对水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当有人在使用水的时候就会加大管道里的水压和流速,从而冲击管道老化和生锈的部位,使得管道破裂,再加上阀门松懈,阀门接口之间也会漏水,最终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维修起来也相当的麻烦。
1.2消防贮水系统设计不规范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代的建筑都是一些高层建筑,在建造这些建筑的时候,会在每个单元都设立一个单独的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这也是现代消防安全建设的要求,消防加压贮水设备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得其耗水量变大,随着这样的建筑不断增加,加大了这种消防加压贮水系统的需求,贮水系统的贮水池需要定期的进行换水,而且量大,严重的造成了水的浪费。
1.3卫生器具的使用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高的改善,生活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现代化的居民建筑中,大量的卫生器具被使用,频率也较高,在我国一些公共场所中,都是采用24小时的流动水,这种水浪费是非常大的。
2 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措施
2.1合理确定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对于建筑物在供水时尽量利用室外管网来进行直接供水,根据水压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压装置的设置。为了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超压出流浪费的情况,则需要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按照竖向进行分区,对于入户管内静水压力大于0.35MPa时,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减压或是调压措施,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以不超过0.45MPa为宜,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其最大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不能超过0.6MPa。
2.2加强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废水的排放量呈不断增加的势头,这对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来讲更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来对生产生活废水进处理,使这部分废水达到非饮用水标准,用其进行洗浴、绿化、洗车及清洁卫生等。所以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用于收集较清洁洗涤用水的管道系统,这部分廢水经管道处理后则可达到中水标准后再利用杂用水系统进行供应,这不仅是节流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缓解水资资源短缺的局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绿色自然能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和雨水的利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太阳能能够利用加热设备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将冷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冷水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良好的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而且应用也非常广泛。而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通过对屋顶、小区地面等处的雨水进行收集,并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进行处理,使雨水达到中水的标准后进入再利用过程。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对于其他一些地方可以适用中水水标准的用水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绿色自然能源的研究利用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对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减轻污水排放压力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4各种新型的节水节能设备的采用
2.4.1节能卫生器具
在卫生器具方面,目前市面比较流行的有脚踏开关淋浴器、真空式大便器和节水延时自闭冲洗阀等,均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应广泛使用。
2.4.2节能配水管材
优质的管材也对建筑设计节能工程有着巨大的贡献,以往采用的镀锌钢管极易生锈,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需放出部分锈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如果采用新型的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VC-U管、PP-R管和PE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2.5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
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叠压供水的方案,该方案无需设置生活水箱,可以有效的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材质选用、配管和构造设计及防止管道系统回流污染等规定;定期清洗水池、水箱,严格执行水箱清洗周期,适当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数,确保将二次污染降至最低。
3 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措施
3.1热水系统的应用
目前热水系统通常都是需要利用锅炉和热水机组来实现的,而无论是锅炉还是热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这些燃料通常为电、煤、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通过对这些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热能的转化。所消耗的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所以不利于节能的需要。而当前各种清洁能源的出现,特别是在热水系统通过对太阳能的应用,其不仅提高了偏热的效率,而且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具有良好的保温性,更易于操作和维护,具有非常好的利用率。
3.2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传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变频调速设备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的选择设备,其节能效果十分突出。
3.3管网叠压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提高提高给排水中的节能,则在当前供水方式中将传统的供水方式中的储水箱环节去掉,利用加压措施直接对建筑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泵与市政管道进行直接对接,这样由于水具有较强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不仅减少了水泵的功率,而且也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4 建筑给排水的环保措施
近年来城市建筑污水排放量的加大,给污水处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建筑污水处理排放过程中是通过对污水的收集和化粪池来进行初步处理后,再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深化处理后的污水才能排放到江河中。但由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污水管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这就极易导致环境受到污染,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而且也能够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化处理,而且又不需要耗能,所以在其可以取代化粪池和深化处理程序。其是利用厌氧池中投入的微生物,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再经过氧化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泥能够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利用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不需要电能,而且没有气味产生,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进行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性。目前城市中一些大型社区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以利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5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我国自然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能源供应也越发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节能环保就变得越发的重要。在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技术越来越受到较多的关注,其在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也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韦宁.探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
[2]宋庆利.浅议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电子制作,2013(11).
[3]刘海涛.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关键词】 节能技术;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运用
前言:
在建筑行业内部,必须把节能节水问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使工程建设中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 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1.1管道问题
在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许多工程在管道预埋下去之后,就对其不加以理会,管道埋在地下,受特定环境的影响,管道会老化和生锈,一旦管道老化和生锈,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口阀门就会松懈,在现代化的生活当中,人们对水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当有人在使用水的时候就会加大管道里的水压和流速,从而冲击管道老化和生锈的部位,使得管道破裂,再加上阀门松懈,阀门接口之间也会漏水,最终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维修起来也相当的麻烦。
1.2消防贮水系统设计不规范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代的建筑都是一些高层建筑,在建造这些建筑的时候,会在每个单元都设立一个单独的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这也是现代消防安全建设的要求,消防加压贮水设备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得其耗水量变大,随着这样的建筑不断增加,加大了这种消防加压贮水系统的需求,贮水系统的贮水池需要定期的进行换水,而且量大,严重的造成了水的浪费。
1.3卫生器具的使用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高的改善,生活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现代化的居民建筑中,大量的卫生器具被使用,频率也较高,在我国一些公共场所中,都是采用24小时的流动水,这种水浪费是非常大的。
2 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措施
2.1合理确定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对于建筑物在供水时尽量利用室外管网来进行直接供水,根据水压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压装置的设置。为了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超压出流浪费的情况,则需要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按照竖向进行分区,对于入户管内静水压力大于0.35MPa时,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减压或是调压措施,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以不超过0.45MPa为宜,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其最大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不能超过0.6MPa。
2.2加强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废水的排放量呈不断增加的势头,这对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来讲更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来对生产生活废水进处理,使这部分废水达到非饮用水标准,用其进行洗浴、绿化、洗车及清洁卫生等。所以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用于收集较清洁洗涤用水的管道系统,这部分廢水经管道处理后则可达到中水标准后再利用杂用水系统进行供应,这不仅是节流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缓解水资资源短缺的局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绿色自然能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和雨水的利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太阳能能够利用加热设备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将冷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冷水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良好的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而且应用也非常广泛。而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通过对屋顶、小区地面等处的雨水进行收集,并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进行处理,使雨水达到中水的标准后进入再利用过程。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对于其他一些地方可以适用中水水标准的用水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绿色自然能源的研究利用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对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减轻污水排放压力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4各种新型的节水节能设备的采用
2.4.1节能卫生器具
在卫生器具方面,目前市面比较流行的有脚踏开关淋浴器、真空式大便器和节水延时自闭冲洗阀等,均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应广泛使用。
2.4.2节能配水管材
优质的管材也对建筑设计节能工程有着巨大的贡献,以往采用的镀锌钢管极易生锈,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需放出部分锈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如果采用新型的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VC-U管、PP-R管和PE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2.5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
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叠压供水的方案,该方案无需设置生活水箱,可以有效的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材质选用、配管和构造设计及防止管道系统回流污染等规定;定期清洗水池、水箱,严格执行水箱清洗周期,适当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数,确保将二次污染降至最低。
3 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措施
3.1热水系统的应用
目前热水系统通常都是需要利用锅炉和热水机组来实现的,而无论是锅炉还是热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这些燃料通常为电、煤、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通过对这些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热能的转化。所消耗的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所以不利于节能的需要。而当前各种清洁能源的出现,特别是在热水系统通过对太阳能的应用,其不仅提高了偏热的效率,而且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具有良好的保温性,更易于操作和维护,具有非常好的利用率。
3.2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传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变频调速设备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的选择设备,其节能效果十分突出。
3.3管网叠压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提高提高给排水中的节能,则在当前供水方式中将传统的供水方式中的储水箱环节去掉,利用加压措施直接对建筑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泵与市政管道进行直接对接,这样由于水具有较强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不仅减少了水泵的功率,而且也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4 建筑给排水的环保措施
近年来城市建筑污水排放量的加大,给污水处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建筑污水处理排放过程中是通过对污水的收集和化粪池来进行初步处理后,再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深化处理后的污水才能排放到江河中。但由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污水管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这就极易导致环境受到污染,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而且也能够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化处理,而且又不需要耗能,所以在其可以取代化粪池和深化处理程序。其是利用厌氧池中投入的微生物,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再经过氧化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泥能够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利用无动力微型污水处理装置,不仅不需要电能,而且没有气味产生,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进行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性。目前城市中一些大型社区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以利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5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我国自然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能源供应也越发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节能环保就变得越发的重要。在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技术越来越受到较多的关注,其在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也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韦宁.探析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
[2]宋庆利.浅议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电子制作,2013(11).
[3]刘海涛.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