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纠正小学生数学解题不良习惯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b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对小学生解题思维、解题模式及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程的命题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数学解题过程是学生对数学模式进行选择和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重要意义。数学解题良好习惯的养成,能提高解题效率,提高解题准确率。从目前小学数学解题习惯现状来看,还是存在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生数学解题效率的提升。本文就小学生数学解题存在的不良习惯问题分析,并提出纠正数学解题不良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不良习惯;纠正;策略
  一、引言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學习数学显得尤其重要,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导,使得学生在数学解题习惯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个别严重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等情绪。为解决数学解题不良习惯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分析造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生数学解题不良习惯分析
  (1)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好题才能解对题。但是在解题中,审题环节往往被小学生忽视。针对错题分析,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是自己粗心,比较轻易地原谅自己。其实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部分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没有重新审视和分析题目,而是原地徘徊、苦思冥想,或者直接放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还会使学生养成知难而退的不良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答题习惯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题,学生解题习惯水平已经有些区分,但区分不是十分明显。就优秀学生和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优秀学生答题字迹清楚,列出的草稿及分析过程十分清晰,有利于学生正确答题和回顾检查,并且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习惯独立思考,或者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直至弄懂。但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答题习惯非常不好,不仅草稿分布横七竖八,且作业本或者试卷上答题字迹十分潦草,严重阻碍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
  (3)检查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数学题目不难,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即使解题习惯不好,往往也会做正确,学习成绩差异不大。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解数学题时需要考虑的条件、信息越来越多,解题计算步骤不断增加,在做完题后如有时间,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检查,以确保解题的准确性。小学生在做完数学题后,往往不会进行检查,这大大提高了错题率,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4)反思习惯
  反思使人进步。数学解题中,如能养成反思习惯,对学生数学解题思路等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学解题习惯的养成,学生反思意识逐渐提升,数学解题也就变得越来越轻松舒服。反之个别没能养成良好的解题反思习惯的学生,数学解题就会变得越来越艰辛,数学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辛苦,学习成绩也会随之下降。
  三、有效纠正小学生数学解题不良习惯的策略
  (1)加强学生对数学命题条件的认识
  数学命题往往注重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因果关系,如果学生不注意题目中条件,结题结果往往会出现错误。比如在一些不等式求解中,学生往往会忽视不定式的两边的相关条件,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解题过程中,思维偏简单,知识不牢靠,不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这大大降低了数学解题的正确性,阻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命题的结构,加强对命题条件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和指导学生重视结论成立的条件,培养学生充分了解隐含条件和限制条件,使其认识到命题条件与结论的同等重要性,纠正以往不良的审题习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2)提高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的学科,在严谨的推理中得出准确的结论。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受到一些不规范的干扰,使得学生在平时作业或者考试答题时出现了书写潦草、答题步骤不规范等现象,主要体现在字母乱用、徒手画几何图形等问题上,这样的答题习惯严重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对作业、试卷中出现的答题不规范问题及时进行评讲和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解题的一项基本能力,个别学生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只看题就下结论,忽略了算题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是题目做得不正确,同时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随之下降,还形成了不良的运算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运算方面的指导,并加强运算能力训练,规范学生解题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3)培养学生题后检查的意识
  检查验算是对数学思维活动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态度。由于学生平时做完题后没有过多的检查,且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和习惯,往往难以检查出错误,直接影响了学生解题的正确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题后检查的意识,搜集常见的错误题型,帮助和指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以正面练习形式安排在做一做中完成,有计划地让学生提前接触。同时,老师应言传身教,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板书的检查,有效的培养学生解题的检查意识。
  (4)积极反思、系统小结
  在解决问题后,老师应指导学生不断反思,反思内容包括解题过程中是否浪费了重要信息、思维和运算是否能更简捷、是否照搬了熟悉的解法等,通过这样不断质疑、不断改进,确保解题过程的科学性、简捷性以及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解题完毕后,应深入分析问题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对问题蕴含的知识进行纵向研究,把问题所隐含的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知识面,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对提高小学生反思能力、促进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四、总结
  在教学及解题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有效对策,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在具体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办法,帮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促进数学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薇.莫入宝山空手回——小学生数学解题反思思维习惯的培养策略[J]. 数学之友,2013,06:62-64.
  [2]于文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宁连华,王薇. 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习惯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12:67-73 88.
  [4]贾丽娜.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它在我们学校才刚刚开设,老师与学生对此学科的研究和学习还处于摸索阶段。此刻,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显得尤为可贵。我校思政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家校合力,大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促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让学生爱上该学科,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一、利用学生的自我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着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听和说互动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优势,提炼语文元素,把各项语文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最终实现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其它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优化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
【摘要】在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优化音乐课的上课模式也成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音乐核心素养;音准;节拍感;节奏感  在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优化音乐课的上课模式也成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利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法促进低年级学生音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推行、《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成为了地理教学中探讨的热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突破环境及仪器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近年来,虚拟仿真实验成为地理教学中的热门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虚拟仿真实验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时间一分为二,把教师的精讲、学生交互学习的时间和形式都作了一个明确的划分。笔者从一次观摩学习活动中,初次接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的运用,从而引发“对分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分课堂;模式思考  “对分课堂”简称PAD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
2月17日,本应该到来的开学,因为肺炎疫情延迟了,但是黄花小学的师生们对祖国的爱,不延迟!   早上8点20分,队员们在广州市越秀区少工委的建议下,佩戴好红领巾、穿戴整齐地在家中,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共同参加了在线上举行的一个庄严的升旗仪式!   仪式中,队员们听取了如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蔡卫平叔叔的国旗下讲话。   从讲话中队员们了解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教学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融合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能够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思想单纯、认知浅显、定性不够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出现学困生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以供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作为语文教师,当班上出现学困生时,应先了解这些学困生的情况,造成学
新课改之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正式进入了课堂,而且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之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和对团队整体的合作意识,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只想着追求这种形式的运用过程,而没有重视其最终的目标。这就造成了小组的合作学习只是停留
【摘要】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自主水平,即主动学习的倾向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当前不少学生学习动机来源倾向外部,学习自主水平较低,认为是别人“要我学”。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负担,缺乏内在驱动力,这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继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或行为问题。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的小学学生开展一次与学业自我调节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测试结果,研究学生的学习自主水平高低,提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