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管理课虽然在整体的高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很多高校开设的公共管理课教学依旧停留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的高校教育在公共管理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等方面,文章就以上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方案和对策,希望能够对推进中国高校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优化改革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共管理课;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高校的教育在当今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大幅度调整了高校的学科专业,额外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从那个时期开始,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势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公共管理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起步比较晚,依旧属于新兴学科,对其重视程度、教学水平和投入的教学资金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更需要思考怎么样才能把公共管理课的知识及其丰富的内涵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理解从而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公共管理课的发展和优化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高校公共管理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不完善。(1)政治学课程比例过重。公共管理是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学科。政治学比例过重,会导致其他学科的发展不均衡。(2)教学课时安排不当。公共管理课一般是安排在入学之后的头两年进行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还不能较完整的比较完整的认知公共管理问题,甚至尚未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这一定程度的浪费了教学资源,没有科学有效的安排整体的教学内容,破坏了教学的系统性。(3)没有重视实践。通过一些教材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教材内容都只是一些基本原理,较少涉及到实践部分,学生没有实践会造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消化困难。
(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大多数课程依旧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主导课堂走向,学生较少发挥主体作用,只能被动性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授课多围绕着课堂与教材为中心点,把固定的原理和概念作为主要方向,没有针对现实的社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不仅仅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降低高校学生对公共管理课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不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缺少案例教学资源。首先,学校方面没有重视案例教学,没有相关的人力、经费投入,影响了教师进行主动积极的课改。其次,教师在案例教学上经验不够,缺少必要的相关技能,使得案例的针对性、系统性不到位。最后,很多学生不关心、不重视案例教学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完成案例分析,不能充分完成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课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体系。(1)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减少政治类的课程,增开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例如统计学、公共危机管理等等,以完善公共管理课的体系。(2)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前期应当安排学生学习基础性课程,之后再进行公共管理课的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困难程度,保证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3)重视实践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设施,以期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吸收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学不再侧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同时采取其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让学生融入教学的目的[1]。如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共享学习心得,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现场的观察体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重视教学案例。学校方面,重视案例教学,加大经费投入开发案例教学资源,定期组织调研,设立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学习和创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教师方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和适应案例教学,并创造案例教学资源。就具体教学而言,课前准备好案例,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上课期间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此期间让学生相互学习,同时及时解决讨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引导并控制场面,事后总结分析教学成果[2]。学生方面,应该更新学习观念,重视案例教学,配合教师教学,积极参与其中,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等等。
结语:高校教育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人们应该去重视其现状和发展情况。高校公共管理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依旧属于年轻的学科。不可否认,当下的公共管理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对策去解决,认真对待公共管理课的发展和优化改革,把公共管理课的知识及其丰富的内涵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下的社会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菊.简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管理问题[J].安全,2011,05:45-47.
[2] 张志峰.薛武强.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建设探讨[J].学习月刊,2007,02:107-108.
关键词:公共管理课;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高校的教育在当今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大幅度调整了高校的学科专业,额外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从那个时期开始,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势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公共管理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起步比较晚,依旧属于新兴学科,对其重视程度、教学水平和投入的教学资金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更需要思考怎么样才能把公共管理课的知识及其丰富的内涵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理解从而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公共管理课的发展和优化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高校公共管理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不完善。(1)政治学课程比例过重。公共管理是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学科。政治学比例过重,会导致其他学科的发展不均衡。(2)教学课时安排不当。公共管理课一般是安排在入学之后的头两年进行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还不能较完整的比较完整的认知公共管理问题,甚至尚未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这一定程度的浪费了教学资源,没有科学有效的安排整体的教学内容,破坏了教学的系统性。(3)没有重视实践。通过一些教材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教材内容都只是一些基本原理,较少涉及到实践部分,学生没有实践会造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困难、消化困难。
(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大多数课程依旧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主导课堂走向,学生较少发挥主体作用,只能被动性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授课多围绕着课堂与教材为中心点,把固定的原理和概念作为主要方向,没有针对现实的社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不仅仅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降低高校学生对公共管理课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不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缺少案例教学资源。首先,学校方面没有重视案例教学,没有相关的人力、经费投入,影响了教师进行主动积极的课改。其次,教师在案例教学上经验不够,缺少必要的相关技能,使得案例的针对性、系统性不到位。最后,很多学生不关心、不重视案例教学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完成案例分析,不能充分完成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课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体系。(1)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减少政治类的课程,增开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例如统计学、公共危机管理等等,以完善公共管理课的体系。(2)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前期应当安排学生学习基础性课程,之后再进行公共管理课的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困难程度,保证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3)重视实践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设施,以期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吸收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学不再侧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同时采取其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让学生融入教学的目的[1]。如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共享学习心得,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现场的观察体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重视教学案例。学校方面,重视案例教学,加大经费投入开发案例教学资源,定期组织调研,设立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学习和创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教师方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和适应案例教学,并创造案例教学资源。就具体教学而言,课前准备好案例,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上课期间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此期间让学生相互学习,同时及时解决讨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引导并控制场面,事后总结分析教学成果[2]。学生方面,应该更新学习观念,重视案例教学,配合教师教学,积极参与其中,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等等。
结语:高校教育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人们应该去重视其现状和发展情况。高校公共管理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依旧属于年轻的学科。不可否认,当下的公共管理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提出对策去解决,认真对待公共管理课的发展和优化改革,把公共管理课的知识及其丰富的内涵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下的社会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菊.简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管理问题[J].安全,2011,05:45-47.
[2] 张志峰.薛武强.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建设探讨[J].学习月刊,2007,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