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与概括。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是以一定的历史材料来构建的,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存在,最终以特定的历史概念呈现在历史文本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概念又具有承前(历史史实材料)启后(历史发展规律)的作用。因此,中学历史概念教学首先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与发展性
历史事物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基于一定的历史史实而形成的历史概念也是如此。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与发展性,是指历史概念的指代既是确定的又是可以生成新内涵的。历史概念的确定性是指历史概念立足于历史史实进而对历史史实进行抽象与概括。其反映的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它不能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创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其涵盖了秦始皇活动的时间、场所、事迹、历史评价等方面。像这样意义既定的历史概念不胜枚举,再如:汉武帝、唐太宗等。而具有稳定意义的历史概念主要界定的是比较明确、清晰的历史史实,而随着人们对历史认识的深入和研究的新发现,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其内涵又会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即历史概念的发展性。
二、历史概念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历史概念的单一性与复杂性,实质上是对历史概念确定性与发展性的解读。单一性的历史概念,其是指历史概念的名称单一、意义单一、内涵单一。例如:后母戊鼎,它反映的就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又如军机处,其反映的是清朝雍正年间,为了适应西北防务的需要而设立的,由皇帝挑选亲信大臣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地处理军务扩大到其他政务。再如,宣政院。它是指元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军民政教等事务的中央官署,其行政长官称作“国师”或“帝师”。从此,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事务的管辖。这些历史概念意义明确,所指单一。类似单一性的历史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旧石器、新石器、科举制、宋高祖等。而历史概念的复杂性则是指历史概念的指代又具有多维性,往往关联着若干单一性的历史概念,并由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共同复合而成一组概念体系。面对丰富的历史客观存,历史概念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很丰富而非指向单一。例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历史概念,其关联着:“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为抗日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等历史概念。这些单一性的历史概念组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的框架下,共同构建成了一组概念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的教学为中心,通过对历史事件、学生运动、历史文件等方面的历史概念进行解读,学生自然能够领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委。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性的历史概念不是单一性历史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一性的历史概念或者以包含关系或者以并列关系,甚至是递进、因果关系等去建构新的复合性的历史概念。
三、历史概念的宏观性与微观性
即便是关注到了历史概念上述特性,学者、一线教师在展开对历史概念进行研究或学习时又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缺失,那就是对“历史”这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讨论的还不够,甚至是避而不谈。对于什么是历史?应当以什么样的研究视角去探寻历史?研究视角不同,关注的历史侧面也会不尽相同,最终呈现在历史文本中的信息也就不一样。对于历史的解读,梁启超认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苏联百科辞典》将历史解释为:“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无论历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还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其应当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片段。然而人们在对“历史”进行概括总结时,往往只是关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斯大林就把历史看成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如毛泽东就把历史看成是一部宏大的阶级斗争史。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关注的微观层面的历史概念就被限制在:阶级、革命、政党、国家、生产力、生产方式甚至部分历史人物的言行等方面。无疑,这样的研究视角只会是固步自封的状态。随着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原有的革命史观基础上,史学观念呈现出“一元多样”的局面,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观出现,重新阐释了历史的内涵,就如有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历史的概念就不应该只是概括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应该从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中,抽出最本质的内容来”。尽管针对同一历史史实,不同的史观从自身的叙事角度出发,最终呈现在历史文本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这不能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定程度上,这些多元研究视角应当被看成是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深化和发展。陈旭麓先生就指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最先决的条件是要“解蔽”即“解除各种蒙蔽,尊重历史史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自由讨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曾一度将其解读成一部阶级斗争史。陈旭麓先生则认为需要“探讨新的线索”。他以新陈代谢为题著成《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这本著作当中不乏关照着这样一些微观层面的历史概念:“行会”、“移民”、“教会”、“会党”等。在不同史观引领下的史学研究或许关注的历史细微不尽相同,但这并不等于“史学的碎化”,在宏大的历史叙述架构下,关注历史的细微,应当被看成是历史研究的进步。因此,歷史教学既要把握宏观的历史概念又要关照历史的显微面。
一、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与发展性
历史事物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基于一定的历史史实而形成的历史概念也是如此。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与发展性,是指历史概念的指代既是确定的又是可以生成新内涵的。历史概念的确定性是指历史概念立足于历史史实进而对历史史实进行抽象与概括。其反映的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它不能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创立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其涵盖了秦始皇活动的时间、场所、事迹、历史评价等方面。像这样意义既定的历史概念不胜枚举,再如:汉武帝、唐太宗等。而具有稳定意义的历史概念主要界定的是比较明确、清晰的历史史实,而随着人们对历史认识的深入和研究的新发现,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其内涵又会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即历史概念的发展性。
二、历史概念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历史概念的单一性与复杂性,实质上是对历史概念确定性与发展性的解读。单一性的历史概念,其是指历史概念的名称单一、意义单一、内涵单一。例如:后母戊鼎,它反映的就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又如军机处,其反映的是清朝雍正年间,为了适应西北防务的需要而设立的,由皇帝挑选亲信大臣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地处理军务扩大到其他政务。再如,宣政院。它是指元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军民政教等事务的中央官署,其行政长官称作“国师”或“帝师”。从此,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事务的管辖。这些历史概念意义明确,所指单一。类似单一性的历史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旧石器、新石器、科举制、宋高祖等。而历史概念的复杂性则是指历史概念的指代又具有多维性,往往关联着若干单一性的历史概念,并由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共同复合而成一组概念体系。面对丰富的历史客观存,历史概念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很丰富而非指向单一。例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历史概念,其关联着:“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为抗日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等历史概念。这些单一性的历史概念组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的框架下,共同构建成了一组概念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历史概念的教学为中心,通过对历史事件、学生运动、历史文件等方面的历史概念进行解读,学生自然能够领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委。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性的历史概念不是单一性历史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一性的历史概念或者以包含关系或者以并列关系,甚至是递进、因果关系等去建构新的复合性的历史概念。
三、历史概念的宏观性与微观性
即便是关注到了历史概念上述特性,学者、一线教师在展开对历史概念进行研究或学习时又往往会存在这样一种缺失,那就是对“历史”这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讨论的还不够,甚至是避而不谈。对于什么是历史?应当以什么样的研究视角去探寻历史?研究视角不同,关注的历史侧面也会不尽相同,最终呈现在历史文本中的信息也就不一样。对于历史的解读,梁启超认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苏联百科辞典》将历史解释为:“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无论历史是“人类社会赓续活动”还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其应当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片段。然而人们在对“历史”进行概括总结时,往往只是关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斯大林就把历史看成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如毛泽东就把历史看成是一部宏大的阶级斗争史。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关注的微观层面的历史概念就被限制在:阶级、革命、政党、国家、生产力、生产方式甚至部分历史人物的言行等方面。无疑,这样的研究视角只会是固步自封的状态。随着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原有的革命史观基础上,史学观念呈现出“一元多样”的局面,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观出现,重新阐释了历史的内涵,就如有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历史的概念就不应该只是概括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应该从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中,抽出最本质的内容来”。尽管针对同一历史史实,不同的史观从自身的叙事角度出发,最终呈现在历史文本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这不能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定程度上,这些多元研究视角应当被看成是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深化和发展。陈旭麓先生就指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最先决的条件是要“解蔽”即“解除各种蒙蔽,尊重历史史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自由讨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曾一度将其解读成一部阶级斗争史。陈旭麓先生则认为需要“探讨新的线索”。他以新陈代谢为题著成《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这本著作当中不乏关照着这样一些微观层面的历史概念:“行会”、“移民”、“教会”、“会党”等。在不同史观引领下的史学研究或许关注的历史细微不尽相同,但这并不等于“史学的碎化”,在宏大的历史叙述架构下,关注历史的细微,应当被看成是历史研究的进步。因此,歷史教学既要把握宏观的历史概念又要关照历史的显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