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承担着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功能,在抵御自然灾害、稳定粮食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乡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进行分析,希望对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
一、乡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内涵及特点
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未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被广泛认可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基于定量指标界定,是指控制灌溉面积666.67hm2、农田排水面积2000hm2、库容10万m3、渠道流量约1m3/s的水利灌溉工程;第二种以设施类型划分为前提,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定义。根据设施功能类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分为引水设施、蓄水设施、配水设施、提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田间灌水设施、排涝防洪设施等类型,根据受益农户的规模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水窖、水池、浅井等适用规模较小的自用微型工程和泵站、水库、引水渠等服务农户规模较大、具有乡镇公共工程性质的水利工程(表1)。与大中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建设规模小、工程投资少、辐射范围小、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但其自身经济效益较小,而且利益主体关系比较单一,受益者主要是农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是指在整个使用期中对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延缓设施老化的进程,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资金投人效率。
二、乡镇小型水利设施管护不足的原因
1、领导不够重视
每当出现了问题,才能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大旱大涝出现时,要比风调雨顺时更能引起领导者的注意,到那时也就为时晚矣。目前,从水利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重建设、轻管理,在一些领导看来,工程建设只是招商的机会,一旦工程开动,几乎没有人再愿意管工程之后的事情。
2、农民群众缺乏知识,对自然界认识程度不够
当前,不少乡镇地区会出现农田缺水的情况,于是大部分农民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上世纪50年代人工开挖的沟渠塘坝,以及一些小型利工程配套建筑物。在大多数农民眼中,他们的作用不大,费资又费力,管护不到位,经多年运行淤积、老化严重,导致断面变小,流水不畅,有的甚至不通,造成大雨时出现涝灾。
3、农民群众对工程管理认识不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专门为了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人就是农民。换言之,农民群众应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管理人。但是,现在很多农民认为工程有国家投资兴建,管理权应在国家手中,从而无法做到有效合理地配合国家计划,自觉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4、管用机制不活,产权不明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交付村民和基层组织使用,但其最终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在管理方面,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没有强烈的和明确的工程归属感,因此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对工程后续的维修以及其他的后期使用问题进行管理。
三、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对策
1、明确管理机制
依照工程属性,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小(Ⅰ)、小(Ⅱ)型水库、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小型灌排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量测水设施等配套建筑物,明确由工程所在地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小型水闸、塘坝、堰闸、机井、水池及装机功率小于1000千瓦的泵站(市级管理的除外)由工程所在地行政村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明确由县人民政府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进行资产的处置和监管。
2、建立管护体系
一是对跨乡镇受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二是跨村受益的公益性中小型水利设施,由各乡镇水利站、用水者协会管理,三是对于农户受益、企业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采取承包、租赁的形式进行合同性管理,形成了主体明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3、落实经费
一是政府买单,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全县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用于水利工程管护。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资金的投入,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各乡镇按照每年中央、省市县财政投入养护资金总额的百分比予以配套,用于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管护。
4、建立考核机制
小型水利设施管护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五位一体”, 以细化管护目标、强化日常考核为抓手,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常态化管理,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县政府每年对各乡镇,辖区内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进行专项考核,乡镇对各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进行专项考核,对不履行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和管护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小型水利设施管护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管护对象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参考文献:
[1]刘恬.潼南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张金艳,谢红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与管护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6):26-28.
[3]王昕,陆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方式与农户满意度——基于泾惠渠灌区811户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51-60.
(作者单位:盱眙县河長制办公室)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
一、乡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内涵及特点
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未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被广泛认可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基于定量指标界定,是指控制灌溉面积666.67hm2、农田排水面积2000hm2、库容10万m3、渠道流量约1m3/s的水利灌溉工程;第二种以设施类型划分为前提,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定义。根据设施功能类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分为引水设施、蓄水设施、配水设施、提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田间灌水设施、排涝防洪设施等类型,根据受益农户的规模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水窖、水池、浅井等适用规模较小的自用微型工程和泵站、水库、引水渠等服务农户规模较大、具有乡镇公共工程性质的水利工程(表1)。与大中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建设规模小、工程投资少、辐射范围小、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但其自身经济效益较小,而且利益主体关系比较单一,受益者主要是农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是指在整个使用期中对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延缓设施老化的进程,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资金投人效率。
二、乡镇小型水利设施管护不足的原因
1、领导不够重视
每当出现了问题,才能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大旱大涝出现时,要比风调雨顺时更能引起领导者的注意,到那时也就为时晚矣。目前,从水利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重建设、轻管理,在一些领导看来,工程建设只是招商的机会,一旦工程开动,几乎没有人再愿意管工程之后的事情。
2、农民群众缺乏知识,对自然界认识程度不够
当前,不少乡镇地区会出现农田缺水的情况,于是大部分农民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上世纪50年代人工开挖的沟渠塘坝,以及一些小型利工程配套建筑物。在大多数农民眼中,他们的作用不大,费资又费力,管护不到位,经多年运行淤积、老化严重,导致断面变小,流水不畅,有的甚至不通,造成大雨时出现涝灾。
3、农民群众对工程管理认识不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专门为了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人就是农民。换言之,农民群众应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管理人。但是,现在很多农民认为工程有国家投资兴建,管理权应在国家手中,从而无法做到有效合理地配合国家计划,自觉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4、管用机制不活,产权不明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交付村民和基层组织使用,但其最终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在管理方面,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没有强烈的和明确的工程归属感,因此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对工程后续的维修以及其他的后期使用问题进行管理。
三、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对策
1、明确管理机制
依照工程属性,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小(Ⅰ)、小(Ⅱ)型水库、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小型灌排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及量测水设施等配套建筑物,明确由工程所在地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小型水闸、塘坝、堰闸、机井、水池及装机功率小于1000千瓦的泵站(市级管理的除外)由工程所在地行政村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明确由县人民政府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进行资产的处置和监管。
2、建立管护体系
一是对跨乡镇受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二是跨村受益的公益性中小型水利设施,由各乡镇水利站、用水者协会管理,三是对于农户受益、企业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采取承包、租赁的形式进行合同性管理,形成了主体明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3、落实经费
一是政府买单,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全县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护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用于水利工程管护。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资金的投入,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各乡镇按照每年中央、省市县财政投入养护资金总额的百分比予以配套,用于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管护。
4、建立考核机制
小型水利设施管护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五位一体”, 以细化管护目标、强化日常考核为抓手,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常态化管理,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县政府每年对各乡镇,辖区内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进行专项考核,乡镇对各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进行专项考核,对不履行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和管护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小型水利设施管护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管护对象给予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参考文献:
[1]刘恬.潼南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张金艳,谢红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与管护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6):26-28.
[3]王昕,陆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方式与农户满意度——基于泾惠渠灌区811户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51-60.
(作者单位:盱眙县河長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