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乐亭记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城郭之近,必有临望之美①,为其人燕纾往来之地②,所以合众纪时③,消烦娱忧,岂天固设之哉?
  永嘉多大山④,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辄自为拱揖⑤,高不孤耸,下亦凝止⑥,阴阳附从,向背以情⑦。水至城西南阔千尺,自峙岩私盐港,绿野新桥,陂荡纵横,舟艇各出茭莲中,棹歌相应和,已而皆会于思远楼下。土人以山水所到,斯吉祥也,益深其崦,百金一藏,赇匠施僧,阡垄交植⑧。岁将寒食⑨,丈夫洁巾袜,女子新簪珥,扫冢而祭,相与为遨嬉,城内外无居人焉,故西山之游为最著。
  虽然,地狭而专⑩,民多而贫,外有靓祛都雅之形⑾,其实无名园杰榭,尤花异木,遨者虽心竞不相下,然或举债移质为毕事而已,固不能斗珍丽⑿,穷水陆也⒀。守长不察,曰:“噫!侈富甚矣!”贪胥所窥,暴令绳之,必逻捕以酒,夺其笑语,械缚挞击,破产纳钱,不如是,榷利不数倍⒁。嗟夫!以窭从奢⒂,求一日之乐而诒终年之忧,不变者何也?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宣城孙公为郡之初㈣,访民俗之所安而知其故,至清明节,始罢榷弛禁⒄,纵民自饮。又明年,宅西山之中,作新亭以休遨者,名日醉乐,取昔人“醉能同其乐”之义。孙公性不喜饮,其政不专为宽,盖通民之愿而务得其情如此,亭成而民歌乐之。当是时,四鄰水旱不常,而永嘉独屡熟,殆天亦以其人之和者应之欤!
  古之善政者,能防民之佚游,使从其教;节民之醉饱,使归于德。何者?上无所利以病民也。及其后也,因民之自游而为之御,招民以极醉而尽其利。民犹有不得游且醉,则其赖于生者日已薄,而人之类可哀也已⒅!故余记公之事,既以贤于今之所谓病民者,而推公之志,又将进于古之所谓治民者也。
  绍熙五年五月⒆。
  (《叶适集》卷九)
  注释:
  ①临望:居高远望。
  ②燕纾:宴饮取乐,纾解愁闷。
  ③合众纪时:聚会众人,岁时游乐。
  ④永嘉:位于今浙江省东南部,今属温州。
  ⑤自为拱揖:自相拱手作揖般相互呼应。
  ⑥凝止:稳固地伫立。
  ⑦向背以情:向阳面与背阴面因相互依附而产生情致。
  ⑧阡陇交植:墓道和坟冢相交相依。
  ⑨寒食:即寒食节,在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当日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⑩地狭而专:土地狭窄而官吏专横。
  ⑾靓核(xuàn)都雅:盛装艳服,美丽威风。核,黑色的礼服。
  ⑿斗珍丽:比拼服饰的珍贵华丽。
  ⒀穷水陆:享尽各种山珍海味。
  ⒁榷利:官府专卖的收益。
  ⒂以窭从奢:以贫穷的财力去追求奢侈的风尚。
  ⒃朝议大夫:文官散官,从四品。 直龙图阁: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建龙图阁,以奉太宗御书及御制文集等物,设有学士、直学士等领荣誉衔的官。直龙图阁即龙图阁直学士的简称。
  ⒄罢榷弛禁:停止酒类的专卖制度,取消禁酒令。
  ⒅人之类:人民的生计。类,事类。
  ⒆绍熙:南宋光宗的年号,绍熙五年为公元1194年。
  大意:
  由于邻近城郭,就一定有登高远眺的好去处,成为那里的人们宴饮取乐、纾解愁闷的地方,用来聚会群众,逢年过节举行祭祀活动,消除烦恼,排遣忧虑,难道是老天本来就安排好的吗?
  永嘉多大山,在州西面的偏偏很小而奇特,十几步距离内,往往自然形成打躬作揖的姿态,高的山峰并不孤零零地耸立,低的也是稳然伫立,阴阳两面依附跟从,向背双方交相辉映。河水到城西南广阔千尺,自峙岩私盐港开始,绿色的原野上架着崭新的桥梁,水池湖塘纵横交错,渔舟小艇各从菰茭荷莲丛中荡出,棹歌相互应和,一会儿就聚集到思远楼下。当地居民认为山水聚会于此,是吉祥之地,于是越来越进入深山,不惜花费百两银子建一坟墓,贿赂匠人,施舍僧人,墓道和坟冢相交相依。每年临近寒食节时,男子们穿戴上洁净的头巾和袜子,妇女们换上新的簪子和耳环,扫墓祭奠,一起游玩嬉戏,城里城外都没人待在家里,所以西山之游是最有名的。
  即便这样,永嘉土地狭窄而官吏专横,人口众多而贫穷,外表虽有盛装艳服、美丽雅致的情状,其实并无有名的园林和杰出的台榭,也无珍贵的花卉和奇异的树木,游玩的人虽相互攀比不肯落在人后,可是有些人是靠借债、抵押来生活的,根本不能同别人比斗华丽的服饰,享尽山珍海味的美食。州县的长官不加察访,说道:“啊!奢侈得太厉害了!”贪婪的官吏就窥伺时机,突然发布命令加以制裁,坚决地巡逻逮捕卖酒买酒的人,剥夺了百姓饮酒聚会的笑语欢声,而以刑具捆缚鞭笞,使百姓靠破产来缴纳罚款。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酒类专卖的税利就不可能有几倍的收益。可叹啊!以贫穷的实际来追求奢侈的风气,追求一日的快乐而留下一年的忧虑,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呢?
  朝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宣城孙公当初任知州时,察访长期不能改变的民俗,并了解其缘故,到了清明节,开始取消酒类专营并开放酒禁,让百姓自由饮酒。又过了一年,他寄寓在西山之中,修造新的亭子以供休憩游乐,取名叫“醉乐”,这是采用欧阳修“醉能同其乐”的意思。孙公本性不喜饮酒,他处理政事并不一味宽大,只是因为他通晓百姓的需求而做出符合民情的事,亭子建成后获得了百姓的赞美。这时,四邻州县出现水灾旱灾,可是永嘉却连年丰收,恐怕上天也因为这里的百姓和睦而照顾他们吧!
  古代善于处理政事的人,能够防止百姓放纵游乐,使人民遵从他的教导;节制百姓的酒食,使他们归附于道德。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在上位的人不损伤百姓以取利。到了后来,对百姓的自发游乐加以控制,导致百姓酗酒而官府尽得其利。百姓有不得游乐和痛饮的限制,那么他们生活中的乐趣便一天天地减少,而百姓的生计也就可悲了啊!所以我记述孙公的事迹,认为他已经胜过了当今害民的官,而推测孙公的志向,则又将上升为古人所说的治民之官了。
  南宋绍熙五年五月。
  【点评】
  乍看此文题目,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颇为相似,深究起来,“醉乐亭”就是取自《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之义,体现了为官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文章先论述永嘉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多大山,山峰高低错落,水池湖塘纵横交错,百姓认为是吉祥之地,每年临近寒食节,人们外出扫墓祭奠,一起游玩嬉戏,西山之游最为有名。这样的描述,意在为下面的叙述做铺垫。
  “虽然”二字,是一个转折,开始围绕地方政治和实际情形来讲。永嘉土地狭窄而官吏专横,人口众多而贫穷,前文所述的百姓游乐的场面,其实是美好生活的假象,“举债移质”才是百姓乐后的实质。谁知州郡长官不察下情,仅以表面现象为依据,“噫!侈富甚矣”写出了地方长官极其主观的判断。他们不顾百姓的死活,尽显贪婪的本色,以刑具鞭笞相威胁,让百姓靠破产来缴纳钱款,导致他们有“终年之忧”。
  揭露实政,意在引出孙公的政绩,一反一正,一抑一扬,进行对比衬托,同时引出醉乐亭之来历。孙公是曾经的永嘉地方长官,他为政期间,秉持与民同乐的思想,建的亭子取名为“醉乐”。他按照百姓的需求,顺从百姓的利益来做事,因此“亭成而民歌乐之”,孙公自然也乐在其中了。
  最后一段,是总结,也是作者抒发的议论。意在指出,从政者的为政之道在于顺民情、懂民意、解民困,不做损伤百姓以取利的事,这样百姓才能安稳度日,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而从政者自己也会因善政而受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海涛)
其他文献
所谓“民间”,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百姓世界。中国几千年历史演绎了百姓生活之“不易”。因此,对于无法把控的旦夕祸福,在不可控中尋找现实的安稳,民间百姓的日常所求,常常是“吉祥”二字。  下图为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闹学顽戏》,是民间常见的吉祥题材。“闹学”是一个流行的画题,一直到晚清,都出现在不同的画种中。在此图中,儿童们在私塾玩耍嬉闹,扮演各种戏出,场面活泼热闹。左右两边各有门帘,塾师和师母正悄悄
期刊
酸、甜、苦、辣、咸,这通常所说的“五味”当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甜味。而最具代表性的甜味食品,则非糖莫属。  “糖”由“米”和“唐”组成,“米”表示字的意思跟粮食有关,“唐”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说文解字》未收“糖”字,宋代学者徐铉在校订《说文解字》時将“糖”收入其后的新附字当中,释为:“饴也。”《广韵》亦云:“糖,饴也。”可见,“糖”和“饴”在古代表示同一种物。  那么,什么是“饴”呢?《说文解
期刊
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朝二十四帝,近五百年时间中以此为国家中枢之地,政之所出,号令天下。紫禁城从明朝“永乐之治”肇建,到清朝“康乾盛世”定格,是我国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盛世风华历史的见证者。  古代社会,都城是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皇宫是国家的中枢之地,建宫迁都是国之大政。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是其确定建宫迁都决心的标志。随之下令建长陵
期刊
冬天是骨感的,大自然褪去颜色,清减肌肉,只剩了一脉硬铮铮骨架。沉郁天色,凛冽北风,人应和着天地,亦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忧伤、孤独、抑郁、颓靡……那么,读诗吧。  古来诗言志,更宜借诗宣怀,闲情偶寄;而唐诗,独有的热情豪放,可以驱散阴郁,唤醒萎靡。  最好的诗人在唐代。那么多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像约定好一样,在同一个时代,诞生;他们将一个朝代的盛世变成了诗的盛世。大唐气象,使诗歌
期刊
“小友”,是指年长者对所敬佩的年轻者的称呼。语出《新唐书·李泌传》:“(张)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善,挺之恶诚佞,劝九龄谢绝之。九龄忽独念曰:‘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这里就包含着张九龄对李泌敢于直言的一种敬佩之情。  “小友”,也有长者对年轻人的垂爱之情。《陶庵梦记》载:张岱6岁时,随祖父拜访
期刊
[唐]柳宗元  市之鬻鞭者②,人问之,其贾直五十③,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④,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⑤。视其首⑥,则拳蹙而不遂⑦;视其握⑧,则蹇仄而不植⑨。其行水者⑩,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⑾,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翱然⑿,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⒀”余乃召僮爚汤以
期刊
一邑之医举十人,一人实能,而九人名不能。能者常任医,不能者常任人。任医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必砭①;某病也,是必药。”曰:“砭楚而药苦②,奈何?”曰:“病必砭药而已,如为置楚苦,则死未可讳也。”任人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宜砭;某病也,是宜药。”曰:“砭甚楚,如可药,易之。”曰:“是亦药可也,恶在其必砭③”曰:“药甚苦,且奈何?”曰:“是亦有甘者尔,恶在其必苦?”以故而不能者常为用,能者常不用。
期刊
路温舒之言缓刑,不如郑昌之言定律也。宣帝下宽大之诏,而言刑者益淆,上有以召之也。律令繁,而狱吏得所缘饰以文其滥,虽天子日清问之,而民固受罔以死。律之设也多门,于彼于此而皆可坐,意为重轻,贿为出入,坚执其一说而固不可夺。于是吏与有司争法,有司与廷尉争法,廷尉与天子争法,辨莫能折,威莫能制也。巧而强者持之,天子虽明,廷尉虽慎,卒无以胜一狱吏之奸,而脱无辜于阱。即令遣使岁省而钦恤之,抑惟大凶巨猾因缘请属
期刊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紅。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唐]鲍君徽《东亭茶宴》  前一段时间,到北京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先生家去串门,闲谈中聊起了旧时的文人雅集。珩翁大作《故人故事》中,收录有《文人雅集的最后一瞥》—文,我很早就认真拜读过。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听老先生再聊上一番,我对于旧时的文人
期刊
《史记》中多次出现有关“蜂”的文字。形容秦始皇相貌,有“蜂准”之说。说商臣,则言“蠭目”,“蠭”就是“蜂”。对规模宏大、形势混乱的群体性社会运动现象的形容,如现今语言中所谓“蜂聚”“蜂拥”等,《史记》中使用了“蠭起”“蠭出”“蠭午”的说法。可知当时人对于“蜂”的形貌和习性有细致的观察。而具备与“蜂”有关的知识,应当不会不关心“蜜”的取得,不会不尝试“蜜”的滋味,不会不体验“蜜”的食用。  秦汉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