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都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两首诗虽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笔者以为不同的面貌中有相同之处。本文粗浅地将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力图找出两首诗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关键词: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异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27-2
一、同样的恶劣环境,不同的侧重点
《燕歌行》一诗中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山川萧条即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诗句中的“萧条”、“腓”、“落日”、“苍茫”等词可让人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荒漠之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斜阳把昏黄且冰凉的余晖淡淡地抹在城墙上,四围俱寂,荒无人烟,只有几匹战马踢踏着铁蹄出来寻觅食物,远处则为一望无际的荒漠。《燕歌行》中对边塞风光的描写突出了萧条、苍凉、苍茫、广漠的特点。《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写出了狂风卷着飞沙,遮天蔽日,一派混沌的迷蒙景象。主要突出了对于塞外狂风的描绘,塞外风大且猛,环境十分险恶。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塞外十分恶劣的环境,但在写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二、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战斗结果
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歌都歌颂了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报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岑参在其边塞诗中,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前线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战斗、抗击敌人的无畏精神。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但高诗中战斗的结果却是“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而岑诗中诗人在诗的末尾作了大胆的设想,“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既是祝愿,也是对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的鼓励,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同样的爱国热情,但战斗的结果却很是不同。
三、同样的战争,不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描写对匈奴作战,但是在主题表现的深刻度和多样性上又明显不同。一是表现在深刻度上。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在这里岑参的诗主要是歌颂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而《燕歌行》中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诗句极沉重极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领们却在营帐中日日笙歌,根本不管在前线奋力杀敌的战士们的死活,也无心过问战争的成败。在这对比之下,他揭露了军中将领的腐败无能,大大加重了其诗作的社会意义,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总的说来,高适的《燕歌行》这首边塞诗,其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对战争中唐军中不良的负面现象敢于提出批评,敢于抨击战争失利,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对战士的深切同情。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边塞诗,就很少注意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战争的英勇的一面,可歌的一面;很少注意士卒的疾苦悲酸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士卒英勇献身的一面;在对边塞战争的看法上,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注意反映战争的胜利,为战争唱颂歌。比如他在诗中这样写:“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战争还未结束,作者就已经预祝战争的胜利了。在这里高适是从政治家的角度抒写边塞诗,使边塞诗成为对边塞战争的批判诗。岑参是以诗人的体验与感受去表现艰苦激烈的边塞战斗生活和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及边塞习俗。就思想性而言,他不如高诗深刻。二是表现在多样性上。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有很多都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但在这比较的两首诗中,高适的诗中表现了征人思乡这一主题,而岑参的诗中却没有这一主题。如高适诗中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诗句,这些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征人怀乡之情,表达了战争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但是,岑参之诗中却无这样的诗句。这也许也可以作为高诗深刻的一个佐证。
四、同样是崇高的格调,不同的是一“悲”一“壮”
这两首诗中表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崇高,但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追求中的不同结果又给人不同的感觉。如高诗中写到的理想的挫折和失落,使人感到悲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在危急关头,他们想到的是精忠报国,哪里还想到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勇敢,然而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最终只能是“力尽关山未解围”。何等的可悲。我们能够从诗中读出崇高,但这种崇高中又包含着悲壮。在岑参诗中,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而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旋砚水凝”写出将士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气概,表达了士兵们的自豪自信,显示了岑诗豪壮的风采。
五、同样的边塞诗,不同的表现形式
《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同一时代的边塞诗,题材是相同的,但表现形式迥异。一是艺术手法上的不同。《燕歌行》一诗中多用对比手法。“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对比写出了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则写出了军营中将领士卒之间的悬殊差异,并揭露了将领的荒淫腐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则是古今将帅的对比,而作者的讽刺之情则寓含其中。对比手法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多用衬托、夸张手法。“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以对边塞凶险、恶劣的环境描写来反衬将士的豪迈坚强、不畏艰险的气概。“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则运用了夸张手法,因为行军急切,气候寒冷,所以蒸腾的马汗旋即凝结成冰,起草完讨伐敌寇的檄文之后,帐营中的“砚水”很快凝结。这些大胆的夸张使得将士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二是语言特色的不同。《燕歌行》语言质朴精炼,突出朴素、传统的特色。这首诗中四句一折,两句一对,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虽语多对偶而能避免整齐呆板的缺点,显出跳跃奔放气势,取得鲜明的对比效果,都极有创造性。《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语言奇峭明快自然,注意炼字炼句,突出了奇巧的特色,富有创新意识。他写风沙是这样的:“轮台九月风夜吼”,“飒飒胡沙迸人面”,“风头如刀面如割”。诗句中的“吼”字,“迸”字,“割”字,把风沙的威势、凶猛和力量都写得传神逼真,表现出了语言峻逸奇丽的特点。在诗的句式、节奏、押韵上,他采用“破偶押奇”法,三句一组押同一个韵,三句之后换韵,打破了旧的二句或四句一节的格局,句句押韵,三句换韵,也与旧的偶句押韵的惯例迥异,使全诗节奏铿锵有力,紧凑奔放,加上动态描写,使诗风慷慨豪放,充分显示出音节急促、风格奇峭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异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27-2
一、同样的恶劣环境,不同的侧重点
《燕歌行》一诗中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山川萧条即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诗句中的“萧条”、“腓”、“落日”、“苍茫”等词可让人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荒漠之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斜阳把昏黄且冰凉的余晖淡淡地抹在城墙上,四围俱寂,荒无人烟,只有几匹战马踢踏着铁蹄出来寻觅食物,远处则为一望无际的荒漠。《燕歌行》中对边塞风光的描写突出了萧条、苍凉、苍茫、广漠的特点。《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写出了狂风卷着飞沙,遮天蔽日,一派混沌的迷蒙景象。主要突出了对于塞外狂风的描绘,塞外风大且猛,环境十分险恶。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塞外十分恶劣的环境,但在写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二、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战斗结果
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歌都歌颂了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报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岑参在其边塞诗中,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前线战士不畏艰险、英勇战斗、抗击敌人的无畏精神。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但高诗中战斗的结果却是“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而岑诗中诗人在诗的末尾作了大胆的设想,“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既是祝愿,也是对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的鼓励,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同样的爱国热情,但战斗的结果却很是不同。
三、同样的战争,不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描写对匈奴作战,但是在主题表现的深刻度和多样性上又明显不同。一是表现在深刻度上。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在这里岑参的诗主要是歌颂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而《燕歌行》中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诗句极沉重极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领们却在营帐中日日笙歌,根本不管在前线奋力杀敌的战士们的死活,也无心过问战争的成败。在这对比之下,他揭露了军中将领的腐败无能,大大加重了其诗作的社会意义,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总的说来,高适的《燕歌行》这首边塞诗,其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对战争中唐军中不良的负面现象敢于提出批评,敢于抨击战争失利,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对战士的深切同情。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边塞诗,就很少注意战争残酷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战争的英勇的一面,可歌的一面;很少注意士卒的疾苦悲酸的一面,更多地着笔于士卒英勇献身的一面;在对边塞战争的看法上,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注意反映战争的胜利,为战争唱颂歌。比如他在诗中这样写:“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战争还未结束,作者就已经预祝战争的胜利了。在这里高适是从政治家的角度抒写边塞诗,使边塞诗成为对边塞战争的批判诗。岑参是以诗人的体验与感受去表现艰苦激烈的边塞战斗生活和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及边塞习俗。就思想性而言,他不如高诗深刻。二是表现在多样性上。高、岑两人的边塞诗,有很多都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但在这比较的两首诗中,高适的诗中表现了征人思乡这一主题,而岑参的诗中却没有这一主题。如高适诗中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诗句,这些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征人怀乡之情,表达了战争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但是,岑参之诗中却无这样的诗句。这也许也可以作为高诗深刻的一个佐证。
四、同样是崇高的格调,不同的是一“悲”一“壮”
这两首诗中表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崇高,但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追求中的不同结果又给人不同的感觉。如高诗中写到的理想的挫折和失落,使人感到悲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在危急关头,他们想到的是精忠报国,哪里还想到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勇敢,然而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最终只能是“力尽关山未解围”。何等的可悲。我们能够从诗中读出崇高,但这种崇高中又包含着悲壮。在岑参诗中,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而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旋砚水凝”写出将士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气概,表达了士兵们的自豪自信,显示了岑诗豪壮的风采。
五、同样的边塞诗,不同的表现形式
《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同一时代的边塞诗,题材是相同的,但表现形式迥异。一是艺术手法上的不同。《燕歌行》一诗中多用对比手法。“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对比写出了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则写出了军营中将领士卒之间的悬殊差异,并揭露了将领的荒淫腐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则是古今将帅的对比,而作者的讽刺之情则寓含其中。对比手法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多用衬托、夸张手法。“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以对边塞凶险、恶劣的环境描写来反衬将士的豪迈坚强、不畏艰险的气概。“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则运用了夸张手法,因为行军急切,气候寒冷,所以蒸腾的马汗旋即凝结成冰,起草完讨伐敌寇的檄文之后,帐营中的“砚水”很快凝结。这些大胆的夸张使得将士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二是语言特色的不同。《燕歌行》语言质朴精炼,突出朴素、传统的特色。这首诗中四句一折,两句一对,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虽语多对偶而能避免整齐呆板的缺点,显出跳跃奔放气势,取得鲜明的对比效果,都极有创造性。《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语言奇峭明快自然,注意炼字炼句,突出了奇巧的特色,富有创新意识。他写风沙是这样的:“轮台九月风夜吼”,“飒飒胡沙迸人面”,“风头如刀面如割”。诗句中的“吼”字,“迸”字,“割”字,把风沙的威势、凶猛和力量都写得传神逼真,表现出了语言峻逸奇丽的特点。在诗的句式、节奏、押韵上,他采用“破偶押奇”法,三句一组押同一个韵,三句之后换韵,打破了旧的二句或四句一节的格局,句句押韵,三句换韵,也与旧的偶句押韵的惯例迥异,使全诗节奏铿锵有力,紧凑奔放,加上动态描写,使诗风慷慨豪放,充分显示出音节急促、风格奇峭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