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与经验探索——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思想层面的战斗中,需要时刻关注教育的实效,要分析是否与预期的目标走向一致,要综合研判影响教育展开的各种因素,也要充分获取教育对象的反馈。注重实效,考察思想上切切实实发生的变化,方能有效地检验思政教育是否发挥了作用,以及判断思政教育依然存在哪些方面的薄弱之处,以便于纠正完善进一步提高实效,实现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观的继承和发展。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标与马克思实现永久和平的目标
社会意识形态波动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交织而成的“关系矩阵”之中,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渐变与突变、平衡与失衡的更迭演化。在当前抗击重大疫情中,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的科学内涵,有助于为高校资助工作赋予更为宽阔的战略视
“青年佛系文化”是“丧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是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心态变化的新模式。在心理诉求机制、心理代偿机制、心理缓释机制、心理参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佛系青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