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开四关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感觉障碍临床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开四关法对缺血性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开四关法.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感觉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分值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早期开四关治疗后,临床症状、感觉障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等均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韩祖成治疗失眠的组方规律.方法:纳入韩祖成教授临床诊治失眠患者中的有效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韩祖成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药规律.结果:挖掘出治疗失眠的方剂350首,涉及中药117味,用药频次居于前5位的中药以养心安神、健脾、疏肝、燥湿药物为主,分别是酸枣仁(336次)、茯苓(318次)、白术(316次)、柏子仁(314次)、合欢皮(313次).药物四气中以温性中药用药频次最高,占比为33.43%(2097/6273),其次是平、寒、凉、热;
目的:探究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71)和对照组(n=71).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51%,研究
总结江苏省名中医茆俊卿教授基于补母法予自拟补肺止咳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临证经验.补肺止咳膏是茆教授依据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病因病机所创的冬令膏滋药.茆俊卿教授认为本病缓解期病机主要是肺脾气虚,病位在肺脾肾三脏.补肺止咳膏方药以黄芪六君子汤为主,佐以止咳平喘、滋阴补肾、活血生津药物,旨在补肺益气、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意以肺脾肾三脏共调,疗效较好.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眼针具有手法轻、取穴少、用针少、疗效较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眼针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分别从眼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及其并发症两方面进行探讨,发现眼针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