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集團在其内部实行契约化管理,有助于激发管理团队动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企业集团创造更大的效益,实现企业个人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国企 契约化 管理模式
一、契约化实施的背景
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广泛存在着组织机构庞大,执行力不强,决策较慢,人事制度不灵活等制约企业向前发展的种种障碍,导致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力不强问题。一个好的项目,从来时论证到开始建设,再到建成投产,快则一两年,慢则没有底限了,有的甚至中途流产,而同样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速度则是惊人的,他们要的是利润,利润是他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不像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各方利益,以安全稳定为第一。当然,并不是说不重视安全稳定,但为了安全稳定什么也不做,确实安全稳定了,企业怎么发展,员工怎么吃饭。长此以往,员工中就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有些不干活的还整天嘲笑挖苦那些认真干活的,心说再怎么干不也是和我拿的工资一样吗!何必呢。像这样的企业它能实现发展吗?它有发展的基础吗?这就从另一方面催生了契约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指标量化管理并与收入直接挂钩,实行竞聘上岗,遵循市场法则,优胜劣汰。
二、契约化管理的优势
国有企业集团实行契约化管理就是企业集团与下属公司管理团队(一般是所有班子成员)签署契约化管理协议书,明确在一定时间内的应达到的经营利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授权下属公司管理团队在人事任免、财务独立、物资采购和销售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对经营管理团队实行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从无形中去制约、督促和激励着管理团队做的更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也为个人获取更多合法收益。不但能实现经营成果的利润分成,同时也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领导干部放下身子去实干,基层员工思想再不转变难免就会被“淘汰”。
三、契约化在国有企业集团中的实施方法
通过结合契约化管理的优势和国有企业集团存在的一些短板,在国有企业集团中实行契约化管理,成为帮助企业脱困发展,激发干部员工工作动力的有效途径。在国有企业集团中要实施契约化管理首先应确定需要进行契约化管理的单位。其次要通过调研,充分掌握拟实行契约化管理单位所存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再次就是根据问题起草契约化管理协议书,授予管理团队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的充分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放心大胆去干。最后在契约化管理协议中锁定经营期限和利润目标,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经营管理团队缴纳风险抵押金,签订契约化管理协议书。
四、契约化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A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单位较多,B公司作为A集团下属单位长期存在严重亏损问题,为有效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A集团领导果断决策,2016年5月1日起,对B公司实行契约化管理,B公司推行契约化管理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一是原材料试推契约化供应。五月份絮凝剂开始试推契约化供应,由原来采购絮凝剂模式,转变为指标承包模式,B公司不再采购絮凝剂,而是和供应商签订协议,供应商按生产每吨氧化铝收取固定的絮凝剂材料费,操作岗位按照供应商的要求进行添加絮凝剂,絮凝剂成本由原来的9元/吨左右,协议执行后降至5.6元/吨,每月节约成本约11.5万元,下一步,B公司计划在钢球钢棒、滤布、阀门等主要辅材和供应商进行谈判,逐步推进契约化采购模式。二是优化用人途径成绩显著。6月份,B公司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竞聘方案经公司职工联席会议通过,形成正式决议,竞聘范围在B公司内部产生,所有科级人员原档案行政级别封存保持不变。人员竞聘采用双向选择,所有中层可在B公司范围内选择岗位竞聘上岗。基层车间主任、分公司经理、各机关部室经理人选采取公开竞聘方式产生,各单位副职配备,根据公司机构定编定员,由正职写出提名申请或推荐人选名单,正、副职均需经公司党政班子会研究同意后聘任。机构改革完成后,原有17个车间调整为15个车间和分公司,原有18个科室调整为9个,分流科级干部20人,分流比例22%。塑造出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成本大幅降低,亏损不断减少,契约化效果初显。
五、实行契约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行契约化管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并不是说签了协议就放任不管,毕竟属于国有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领导的首要责任。通过对实行契约化管理以来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实行契约化管理需要注意一下事项。一是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在下属单位实行契约化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对下属单位的不合理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规范关联交易,规避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违反原则的事情要进行纠正,对执迷不悟者进行处理。目的就是为企业契约化管理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结语
整体来说实行契约化管理是利大于弊的,只要监管到位,契约化管理必会给国有企业集团带来非常理想的经营成绩,同时也为一批有志之士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实现企业个人双赢的目标。
作者简介:胡全伟 男 本科(1983.12—) 义煤集团企业管理部 经济师 。
关键词:国企 契约化 管理模式
一、契约化实施的背景
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广泛存在着组织机构庞大,执行力不强,决策较慢,人事制度不灵活等制约企业向前发展的种种障碍,导致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力不强问题。一个好的项目,从来时论证到开始建设,再到建成投产,快则一两年,慢则没有底限了,有的甚至中途流产,而同样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速度则是惊人的,他们要的是利润,利润是他们追求的唯一目标,不像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各方利益,以安全稳定为第一。当然,并不是说不重视安全稳定,但为了安全稳定什么也不做,确实安全稳定了,企业怎么发展,员工怎么吃饭。长此以往,员工中就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有些不干活的还整天嘲笑挖苦那些认真干活的,心说再怎么干不也是和我拿的工资一样吗!何必呢。像这样的企业它能实现发展吗?它有发展的基础吗?这就从另一方面催生了契约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指标量化管理并与收入直接挂钩,实行竞聘上岗,遵循市场法则,优胜劣汰。
二、契约化管理的优势
国有企业集团实行契约化管理就是企业集团与下属公司管理团队(一般是所有班子成员)签署契约化管理协议书,明确在一定时间内的应达到的经营利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授权下属公司管理团队在人事任免、财务独立、物资采购和销售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对经营管理团队实行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从无形中去制约、督促和激励着管理团队做的更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也为个人获取更多合法收益。不但能实现经营成果的利润分成,同时也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领导干部放下身子去实干,基层员工思想再不转变难免就会被“淘汰”。
三、契约化在国有企业集团中的实施方法
通过结合契约化管理的优势和国有企业集团存在的一些短板,在国有企业集团中实行契约化管理,成为帮助企业脱困发展,激发干部员工工作动力的有效途径。在国有企业集团中要实施契约化管理首先应确定需要进行契约化管理的单位。其次要通过调研,充分掌握拟实行契约化管理单位所存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再次就是根据问题起草契约化管理协议书,授予管理团队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的充分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放心大胆去干。最后在契约化管理协议中锁定经营期限和利润目标,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经营管理团队缴纳风险抵押金,签订契约化管理协议书。
四、契约化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A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下属单位较多,B公司作为A集团下属单位长期存在严重亏损问题,为有效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A集团领导果断决策,2016年5月1日起,对B公司实行契约化管理,B公司推行契约化管理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一是原材料试推契约化供应。五月份絮凝剂开始试推契约化供应,由原来采购絮凝剂模式,转变为指标承包模式,B公司不再采购絮凝剂,而是和供应商签订协议,供应商按生产每吨氧化铝收取固定的絮凝剂材料费,操作岗位按照供应商的要求进行添加絮凝剂,絮凝剂成本由原来的9元/吨左右,协议执行后降至5.6元/吨,每月节约成本约11.5万元,下一步,B公司计划在钢球钢棒、滤布、阀门等主要辅材和供应商进行谈判,逐步推进契约化采购模式。二是优化用人途径成绩显著。6月份,B公司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竞聘方案经公司职工联席会议通过,形成正式决议,竞聘范围在B公司内部产生,所有科级人员原档案行政级别封存保持不变。人员竞聘采用双向选择,所有中层可在B公司范围内选择岗位竞聘上岗。基层车间主任、分公司经理、各机关部室经理人选采取公开竞聘方式产生,各单位副职配备,根据公司机构定编定员,由正职写出提名申请或推荐人选名单,正、副职均需经公司党政班子会研究同意后聘任。机构改革完成后,原有17个车间调整为15个车间和分公司,原有18个科室调整为9个,分流科级干部20人,分流比例22%。塑造出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成本大幅降低,亏损不断减少,契约化效果初显。
五、实行契约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行契约化管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并不是说签了协议就放任不管,毕竟属于国有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领导的首要责任。通过对实行契约化管理以来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实行契约化管理需要注意一下事项。一是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在下属单位实行契约化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对下属单位的不合理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规范关联交易,规避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违反原则的事情要进行纠正,对执迷不悟者进行处理。目的就是为企业契约化管理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结语
整体来说实行契约化管理是利大于弊的,只要监管到位,契约化管理必会给国有企业集团带来非常理想的经营成绩,同时也为一批有志之士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实现企业个人双赢的目标。
作者简介:胡全伟 男 本科(1983.12—) 义煤集团企业管理部 经济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