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照:
★编辑推荐:
一个会跳舞的外婆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但舞技出神入化、远近闻名使得仰慕者络绎不绝者估计少之又少——这份成就,正如作者所言,源自外婆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如果只有一个爱美的外婆,也许她只能停留在邻居们的口口相传之中。所幸作者同样爱美,她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外婆的魅影,用如歌的语言书写下来,用最美的文字记录了最美的外婆。
文章语言细腻流畅,没有刻意雕琢,却有着自然的和谐之美,读来有一种别样的恬淡之味。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也都有这样一个“外婆”。也许她没有婀娜多姿的舞步,甚至岁月早已让她佝偻了身体,但“美”依然在她身边存在——清晨准备早餐的闹铃,夕阳下捡拾炭火的身影,黑夜里缝补衣服的灯光……这样的美,同样值得我们去书写。(明灯)
“喂?”我放下刚从桌上拿起的筷子,跑去接电话。
“喂——放假啦,什么时候过来玩啊?”
这已经是这星期外婆打过来的第三个电话了,而且每次都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打过来。外婆知道,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有可能待在家里。
“好!那我明天就过来,就这样定了啊。”我挂上电话。好长时间没去看过外公外婆了,我应该比他们高了吧?
外公外婆住在高桥很有味道的老小区里,就是那种上海传统的老房区。青绿的爬山虎缀满了房子外围米色的半面墙,蓬勃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延伸开去,也不失精致,反而像有人故意勾勒上去的油彩花纹。
“外公——外婆——”我走到楼底下,望着二楼的窗户就喊起来。我一向不喜欢按门铃,外公外婆就住在二楼,是一听到喊声就会来开门的。
“来啦——等一会儿啊——”这才按门铃,不按门铃是不给开门的。“咯噔”一声,大铁门就开了。我和小时候一样,“噔噔噔”使劲儿踏着跑上楼梯,像是要给外公外婆通报一声他们的外甥女已经来啦。
进门一看,嘿!果真,我是比外公外婆高了。
一前一后地被他们拉进已经开好暖风的房间,房间里悠悠响着圆舞曲的曲调,一圈一圈地绕着房间打转,不禁有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了。外婆要将放着圆舞曲的录音机关掉,怕影响我,我放下包对她说不用了,圆舞曲很好听的。
外婆是个很会跳舞的人,这是我从小时候起就有的印象。
在我幼儿园和小学时,就总有人上门拜访外婆,而且这些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来求教的。外婆见了,总会毫不吝啬地跳起来,那群人和我便也挤在小小的房间里痴痴地看,外婆跳完之后便会把一些要领和手势教给他们。外婆的确是跳舞跳得最美的人,跳完后都用不着大喘气儿,那种神气,是怎么也没有办法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待我长大一些,来小房间里的人渐渐少了,一是因为他们渐渐学得差不多,二也是因为外婆渐渐不再年轻了,舞也要跳不太动了。但是每每走进外婆的房间,房间里总放着那种很典雅的曲子,像是一泓春水注进了干裂的大地。看我听得这么认真,外婆就会兴致盎然地教我跳舞,恰恰、迪斯科、伦巴、探戈、快步,当然还有华尔兹,外婆把这些舞的基本舞步都手把手地教给了我,它们的名字也在我的脑海中编织成曲,时常在我的睡梦中还萦绕不止。小的时候不懂事情,外婆给我的舞步教完了就总是忘,再想让外婆教一遍时我总是红着脸,学跳舞的事儿就这样耽搁下来了。
我坐下来,听着圆舞曲有些出神,这首曲子这么美,又这么熟悉,该是以前听过的吧。
“外婆,你来教我跳舞吧,我一定好好学,不会学不会的。”我牵住外婆的衣袖。
“好的呀,那我们先来学恰恰。这几天天气冷,外婆已经很久没出去跳舞喽。”
外婆说的跳舞绝不是广场舞,外婆去跳舞的地方,那种阵仗我可是领教过的。那是一片十几年来专门用来跳舞的大广场,广场四周都有古典的灯照明,围绕着它的是一圈气派的欧式尖顶楼房。广场旁有一条长长的很宽敞的小河——当然是有栏杆隔开的,像是丝带一般系住了广场四周的风景。小河的另一头,一座荷兰风格的大风车还在那边缓缓地转。跳舞的人很多,可是绝不拥挤,在广场上转着跳着,很有大家一起庆祝节日的味道。跳舞人群里女孩子摇曳的裙摆——那种用色之浓艳明丽,是连倒映在河中的影子都要凝固住的。音乐缓缓流淌着,脚边的河也在缓缓流淌着,人们跳得忘情,有时还会跳到连着广场的楼梯上去——那种楼梯,就像是电影宫廷里的拍出来的恢宏气派一层一层叠成一片的楼梯。
外婆拉起我的手,把我从回忆中轻轻带出来:“恰恰很简单的,记住口诀就行了。‘恰恰,恰恰恰,恰,恰’对——就是这样——”
我学着外婆的動作和脚步,这就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啊!这些舞步好像是本来就存在于我的脑海中的,只不过现在我把它们呈现出来了。我多希望能把这种感觉永远地带下去,把这些舞步永远地跳下去!这就是一直以来我所想的感觉啊。
那份封存在心中很久的想学舞的心就在此刻又露了出来。
“你学得很快啊,之前是不是学过……”外婆的语气让我忍不住要笑。当然是学过啊,我小的时候你可是教过我一遍的啊。
“圆舞曲,跳起来很好看的,是我很喜欢的舞。”又教过了探戈、伦巴和迪斯科,外婆微微有些气儿喘了。可是我们两个都心照不宣——这种时候,在这样的兴头上,是再累也绝不能休息的。
“圆舞曲我最喜欢,而且是真的学过,小学的时候表演跳的就是圆舞曲。”我对外婆笑着点点头,圆舞曲不用教也是会了的。我摆好姿势,拉起外婆的手,在这之前都是我跳女步,外婆跳男步的。
“头抬高。手臂也要抬高不能向下垂。你看,向下垂了就不精神,再酸也要保持手的姿势。后面背挺起来。你的脚步要踏在我的两只脚之间,不能偷懒。”说罢我们就开始跳了,一圈一圈在小小的房间里转着,实在有些晕得不行也只能忍一忍了,毕竟即使是晕也是快乐的。
不知是不是眩晕产生的幻觉,一瞬间小时候的记忆和现在的情形重叠起来在我眼前转开,旋转着的不只是舞步,这一小段的舞所流露出来的是全部的生命,是全部的对舞蹈的热爱。这份爱,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也是绝不会受年龄所影响的。跳着跳着,脚步中流淌出的是舞的灵魂。
这时在阳光下教我跳舞的人,真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一个人了。
这样美的人是不会老的吧!
这样美的人也是会一直跳下去的吧!
在这个学舞的早晨,一切的美都让人感到不真实,静得只有舞步轻轻挪动的声音,静得只有舞曲流淌过的声音,静得让人与舞与曲融为一体,静得让我不想说任何一句话。
外婆的圆舞曲,那种美,那种优雅,是不能说什么赞美之话去恭维的。这种美只有真正爱舞或是对生活也怀有爱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任何美也都是这样的吧。
★写作感言: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从外婆那儿学完跳舞回来。学舞的时候,外婆有些感慨地回忆往事,这也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因为一时间心中波澜起伏,就用文字将感情表达了出来。那段时间正好在看三毛的书,特别喜欢,所以字里行间也稍带了些三毛的语气。我觉得无论写什么,有感而发是最重要的。因为打心底里想写出来的文字,一定是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好文章。写文字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文字要能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温馨的、感动的、正能量的一种精神,这也是我一直努力想要做到的。很高兴能有这次展示文章的机会,谢谢。
★编辑推荐:
一个会跳舞的外婆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但舞技出神入化、远近闻名使得仰慕者络绎不绝者估计少之又少——这份成就,正如作者所言,源自外婆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如果只有一个爱美的外婆,也许她只能停留在邻居们的口口相传之中。所幸作者同样爱美,她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外婆的魅影,用如歌的语言书写下来,用最美的文字记录了最美的外婆。
文章语言细腻流畅,没有刻意雕琢,却有着自然的和谐之美,读来有一种别样的恬淡之味。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也都有这样一个“外婆”。也许她没有婀娜多姿的舞步,甚至岁月早已让她佝偻了身体,但“美”依然在她身边存在——清晨准备早餐的闹铃,夕阳下捡拾炭火的身影,黑夜里缝补衣服的灯光……这样的美,同样值得我们去书写。(明灯)
“喂?”我放下刚从桌上拿起的筷子,跑去接电话。
“喂——放假啦,什么时候过来玩啊?”
这已经是这星期外婆打过来的第三个电话了,而且每次都是在我吃饭的时候打过来。外婆知道,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有可能待在家里。
“好!那我明天就过来,就这样定了啊。”我挂上电话。好长时间没去看过外公外婆了,我应该比他们高了吧?
外公外婆住在高桥很有味道的老小区里,就是那种上海传统的老房区。青绿的爬山虎缀满了房子外围米色的半面墙,蓬勃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延伸开去,也不失精致,反而像有人故意勾勒上去的油彩花纹。
“外公——外婆——”我走到楼底下,望着二楼的窗户就喊起来。我一向不喜欢按门铃,外公外婆就住在二楼,是一听到喊声就会来开门的。
“来啦——等一会儿啊——”这才按门铃,不按门铃是不给开门的。“咯噔”一声,大铁门就开了。我和小时候一样,“噔噔噔”使劲儿踏着跑上楼梯,像是要给外公外婆通报一声他们的外甥女已经来啦。
进门一看,嘿!果真,我是比外公外婆高了。
一前一后地被他们拉进已经开好暖风的房间,房间里悠悠响着圆舞曲的曲调,一圈一圈地绕着房间打转,不禁有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了。外婆要将放着圆舞曲的录音机关掉,怕影响我,我放下包对她说不用了,圆舞曲很好听的。
外婆是个很会跳舞的人,这是我从小时候起就有的印象。
在我幼儿园和小学时,就总有人上门拜访外婆,而且这些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来求教的。外婆见了,总会毫不吝啬地跳起来,那群人和我便也挤在小小的房间里痴痴地看,外婆跳完之后便会把一些要领和手势教给他们。外婆的确是跳舞跳得最美的人,跳完后都用不着大喘气儿,那种神气,是怎么也没有办法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待我长大一些,来小房间里的人渐渐少了,一是因为他们渐渐学得差不多,二也是因为外婆渐渐不再年轻了,舞也要跳不太动了。但是每每走进外婆的房间,房间里总放着那种很典雅的曲子,像是一泓春水注进了干裂的大地。看我听得这么认真,外婆就会兴致盎然地教我跳舞,恰恰、迪斯科、伦巴、探戈、快步,当然还有华尔兹,外婆把这些舞的基本舞步都手把手地教给了我,它们的名字也在我的脑海中编织成曲,时常在我的睡梦中还萦绕不止。小的时候不懂事情,外婆给我的舞步教完了就总是忘,再想让外婆教一遍时我总是红着脸,学跳舞的事儿就这样耽搁下来了。
我坐下来,听着圆舞曲有些出神,这首曲子这么美,又这么熟悉,该是以前听过的吧。
“外婆,你来教我跳舞吧,我一定好好学,不会学不会的。”我牵住外婆的衣袖。
“好的呀,那我们先来学恰恰。这几天天气冷,外婆已经很久没出去跳舞喽。”
外婆说的跳舞绝不是广场舞,外婆去跳舞的地方,那种阵仗我可是领教过的。那是一片十几年来专门用来跳舞的大广场,广场四周都有古典的灯照明,围绕着它的是一圈气派的欧式尖顶楼房。广场旁有一条长长的很宽敞的小河——当然是有栏杆隔开的,像是丝带一般系住了广场四周的风景。小河的另一头,一座荷兰风格的大风车还在那边缓缓地转。跳舞的人很多,可是绝不拥挤,在广场上转着跳着,很有大家一起庆祝节日的味道。跳舞人群里女孩子摇曳的裙摆——那种用色之浓艳明丽,是连倒映在河中的影子都要凝固住的。音乐缓缓流淌着,脚边的河也在缓缓流淌着,人们跳得忘情,有时还会跳到连着广场的楼梯上去——那种楼梯,就像是电影宫廷里的拍出来的恢宏气派一层一层叠成一片的楼梯。
外婆拉起我的手,把我从回忆中轻轻带出来:“恰恰很简单的,记住口诀就行了。‘恰恰,恰恰恰,恰,恰’对——就是这样——”
我学着外婆的動作和脚步,这就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啊!这些舞步好像是本来就存在于我的脑海中的,只不过现在我把它们呈现出来了。我多希望能把这种感觉永远地带下去,把这些舞步永远地跳下去!这就是一直以来我所想的感觉啊。
那份封存在心中很久的想学舞的心就在此刻又露了出来。
“你学得很快啊,之前是不是学过……”外婆的语气让我忍不住要笑。当然是学过啊,我小的时候你可是教过我一遍的啊。
“圆舞曲,跳起来很好看的,是我很喜欢的舞。”又教过了探戈、伦巴和迪斯科,外婆微微有些气儿喘了。可是我们两个都心照不宣——这种时候,在这样的兴头上,是再累也绝不能休息的。
“圆舞曲我最喜欢,而且是真的学过,小学的时候表演跳的就是圆舞曲。”我对外婆笑着点点头,圆舞曲不用教也是会了的。我摆好姿势,拉起外婆的手,在这之前都是我跳女步,外婆跳男步的。
“头抬高。手臂也要抬高不能向下垂。你看,向下垂了就不精神,再酸也要保持手的姿势。后面背挺起来。你的脚步要踏在我的两只脚之间,不能偷懒。”说罢我们就开始跳了,一圈一圈在小小的房间里转着,实在有些晕得不行也只能忍一忍了,毕竟即使是晕也是快乐的。
不知是不是眩晕产生的幻觉,一瞬间小时候的记忆和现在的情形重叠起来在我眼前转开,旋转着的不只是舞步,这一小段的舞所流露出来的是全部的生命,是全部的对舞蹈的热爱。这份爱,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也是绝不会受年龄所影响的。跳着跳着,脚步中流淌出的是舞的灵魂。
这时在阳光下教我跳舞的人,真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一个人了。
这样美的人是不会老的吧!
这样美的人也是会一直跳下去的吧!
在这个学舞的早晨,一切的美都让人感到不真实,静得只有舞步轻轻挪动的声音,静得只有舞曲流淌过的声音,静得让人与舞与曲融为一体,静得让我不想说任何一句话。
外婆的圆舞曲,那种美,那种优雅,是不能说什么赞美之话去恭维的。这种美只有真正爱舞或是对生活也怀有爱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任何美也都是这样的吧。
★写作感言: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从外婆那儿学完跳舞回来。学舞的时候,外婆有些感慨地回忆往事,这也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因为一时间心中波澜起伏,就用文字将感情表达了出来。那段时间正好在看三毛的书,特别喜欢,所以字里行间也稍带了些三毛的语气。我觉得无论写什么,有感而发是最重要的。因为打心底里想写出来的文字,一定是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好文章。写文字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文字要能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温馨的、感动的、正能量的一种精神,这也是我一直努力想要做到的。很高兴能有这次展示文章的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