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等级不断提高。机械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主要手段, 与公路建设和养护相适应, 筑路养护机械的品种、规格不断增加, 机械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机械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化机械的配置, 培育和发展社会和公路系统内部的机械租赁市场就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机械设备租赁的优势,分析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业的现状,提出了推动施工机械租赁市场发展的畅想。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096-01
由于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 竞争必然加剧, 用户在机械租赁市场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机械出租方的竞争更多的是价格和服务的竞争。由于私人和民工队伍机械租赁的无序竞争, 进一步加剧了机械租赁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完善制度管理和服务体系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租赁价格是机械租赁市场最敏感的话题, 要占领市场, 租赁价格不可能提高, 提高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机械租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提高服务质量, 必将促进机械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兴旺和社会的更快进步。
一、机械租赁优势
1、合理调剂在工程量比较大、工期比较紧时,施工企业可以迅速租入急需的机械, 避免大量购置机械而需要较多的资金。另外, 也节约了时间, 购置机械从计划、调研、论证、定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到正式运行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工程量比较小、工期比较宽松时, 通过租赁将闲置不用的机械出租出去, 增加了收入, 避免出现机械闲置而放松维护和管理的现象发生, 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2、专业管理对于工程承包商而言, 机械的所有权并不重要, 只要有机械的使用权, 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购置一些利用率较高的专用机械, 而需要通用机械时, 向社会租赁。工程承包商可以不购小型机具, 由民工队伍自带小型机具。由于管理机械的数量少了, 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机械的投资效益; 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的机械管理, 提高机械的管理水平。
3、使用先进的机械。现代化的施工机械中有些机械升级换代很快,机械化养护和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就意味着某些旧的机械要被淘汰。如果施工企业对新发明的先进机械都选择自己购买的话,那么原有机械还没折旧完,就要去更新报废它们,十分可惜。这些旧设备也不能继续使用,因为如果继续使用的话就容易导致公路质量达不到要求,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如果租赁这些设备,那么就会提高机械利用率。同时,在租赁的过程中还可以优先选择最先进的设备来养护和修建优质公路,以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二、机械设备租赁业的现状
1、筑路机械租赁市场处于发育阶段。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和市场经济不断规范, 筑路设备适用空间很大, 机械性能适合生产要求的机械化水平总体要求较高。各筑路施工单位机械的使用费及使用信息互不畅通, 产生的筑路机械需求空间促使民营和私人筑路机械租赁活动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 目前,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生产厂家及儿生产销售商和部分个人都積极参加筑路机械的租赁业务, 但因缺乏组织管理和引导,还只是处于成长阶级。
2、施工单位缺乏租赁设备的积极性。由于公路施工单位多年来形成的封闭式管理, 实行公路工程招、投标制度以来, 一些招标部门把施工单位设备拥有量作为工程投标资质条件之后, 更加刺激了施工单位扩大自己装备的欲望, 使施工单位缺乏租用设备的积极性。
3、设备租赁收费不合理。由于我国设备租赁市场尚未成熟, 设备租赁收费标准不一, 一般是套用交通部颁布的设备台班费用标准,而该标准与近几年设备及配件涨价幅度相比又显得过低。因此, 若按规定的台班费用定额标准收取设备租赁费, 将会是谁出租谁赔本。因为不能通过出租设备取得合理的利润或必要的补偿, 所以施工单位缺乏设备出租的积极性, 对一些大、中型设备则采取“宁窝不租”的态度。
4、宏观导向能力差, 缺少法律保障。发展公路施工设备租赁事业, 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必要的。但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宏观导向, 更没有有利于推进租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因此, 影响了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三、施工机械租赁市场发展
为便于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建立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设备租赁网络已迫在眉睫。
1、设备租赁网点的作用设备租赁市场中成交的基础是: 施工项目、租赁价格、人员的劳务费等。设备租赁网点必须具有专业化的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 并可根据用户的施工进度要求, 合理安排施工设备, 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对于用户来说, 可以大大减少购置设备和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和维修费用, 从而摆脱“大而全、小而全”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2、机械设备租赁网点的组成根据我国国情, 机械设备租赁网点的组建方法有两种: 一是生产厂家独家经营; 二是生产厂家与设备租赁实体联营。总之, 通过生产厂家参与组建设备租赁网点, 不但可以增强生产厂家的竞争意识, 也可在配件供应、新技术的应用及改进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方面, 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节。
3、扩大横向联系, 建立机械设备租赁的区域网络。在建立设备租赁网点的基础上, 区域性设备租赁网络也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的作用是: 组织本区域内的各机械没备租赁网点进行经营交流, 扩大横向联系; 对各租赁网点给予方向性指导, 使新型、优质、高效的施工机械及时得到推广; 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满足其设备的使用要求, 并努力开拓新的设备租赁市场; 为生产厂家及时反馈没备的使用信息, 起到供需双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真正使设备租赁专业化、区域化,以便尽快地建立起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路施工设备社会化租赁经营市场。
只有不断完善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租赁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业的不断前进能提高筑路行业发展等级,加快其发展速度,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桦,许炳照.浅析公路施工中设备租赁业的现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9)
[2]郭小宏.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与购买的经济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3]张保佳,赵书国,王雪梅 .浅谈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的现状与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15(4).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096-01
由于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 竞争必然加剧, 用户在机械租赁市场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机械出租方的竞争更多的是价格和服务的竞争。由于私人和民工队伍机械租赁的无序竞争, 进一步加剧了机械租赁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完善制度管理和服务体系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租赁价格是机械租赁市场最敏感的话题, 要占领市场, 租赁价格不可能提高, 提高服务质量已经成为机械租赁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提高服务质量, 必将促进机械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兴旺和社会的更快进步。
一、机械租赁优势
1、合理调剂在工程量比较大、工期比较紧时,施工企业可以迅速租入急需的机械, 避免大量购置机械而需要较多的资金。另外, 也节约了时间, 购置机械从计划、调研、论证、定货、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到正式运行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工程量比较小、工期比较宽松时, 通过租赁将闲置不用的机械出租出去, 增加了收入, 避免出现机械闲置而放松维护和管理的现象发生, 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2、专业管理对于工程承包商而言, 机械的所有权并不重要, 只要有机械的使用权, 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购置一些利用率较高的专用机械, 而需要通用机械时, 向社会租赁。工程承包商可以不购小型机具, 由民工队伍自带小型机具。由于管理机械的数量少了, 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机械的投资效益; 有利于实行专业化的机械管理, 提高机械的管理水平。
3、使用先进的机械。现代化的施工机械中有些机械升级换代很快,机械化养护和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就意味着某些旧的机械要被淘汰。如果施工企业对新发明的先进机械都选择自己购买的话,那么原有机械还没折旧完,就要去更新报废它们,十分可惜。这些旧设备也不能继续使用,因为如果继续使用的话就容易导致公路质量达不到要求,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如果租赁这些设备,那么就会提高机械利用率。同时,在租赁的过程中还可以优先选择最先进的设备来养护和修建优质公路,以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二、机械设备租赁业的现状
1、筑路机械租赁市场处于发育阶段。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和市场经济不断规范, 筑路设备适用空间很大, 机械性能适合生产要求的机械化水平总体要求较高。各筑路施工单位机械的使用费及使用信息互不畅通, 产生的筑路机械需求空间促使民营和私人筑路机械租赁活动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 目前,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生产厂家及儿生产销售商和部分个人都積极参加筑路机械的租赁业务, 但因缺乏组织管理和引导,还只是处于成长阶级。
2、施工单位缺乏租赁设备的积极性。由于公路施工单位多年来形成的封闭式管理, 实行公路工程招、投标制度以来, 一些招标部门把施工单位设备拥有量作为工程投标资质条件之后, 更加刺激了施工单位扩大自己装备的欲望, 使施工单位缺乏租用设备的积极性。
3、设备租赁收费不合理。由于我国设备租赁市场尚未成熟, 设备租赁收费标准不一, 一般是套用交通部颁布的设备台班费用标准,而该标准与近几年设备及配件涨价幅度相比又显得过低。因此, 若按规定的台班费用定额标准收取设备租赁费, 将会是谁出租谁赔本。因为不能通过出租设备取得合理的利润或必要的补偿, 所以施工单位缺乏设备出租的积极性, 对一些大、中型设备则采取“宁窝不租”的态度。
4、宏观导向能力差, 缺少法律保障。发展公路施工设备租赁事业, 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必要的。但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宏观导向, 更没有有利于推进租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因此, 影响了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三、施工机械租赁市场发展
为便于设备租赁业的发展, 建立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设备租赁网络已迫在眉睫。
1、设备租赁网点的作用设备租赁市场中成交的基础是: 施工项目、租赁价格、人员的劳务费等。设备租赁网点必须具有专业化的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 并可根据用户的施工进度要求, 合理安排施工设备, 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对于用户来说, 可以大大减少购置设备和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和维修费用, 从而摆脱“大而全、小而全”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2、机械设备租赁网点的组成根据我国国情, 机械设备租赁网点的组建方法有两种: 一是生产厂家独家经营; 二是生产厂家与设备租赁实体联营。总之, 通过生产厂家参与组建设备租赁网点, 不但可以增强生产厂家的竞争意识, 也可在配件供应、新技术的应用及改进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方面, 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节。
3、扩大横向联系, 建立机械设备租赁的区域网络。在建立设备租赁网点的基础上, 区域性设备租赁网络也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的作用是: 组织本区域内的各机械没备租赁网点进行经营交流, 扩大横向联系; 对各租赁网点给予方向性指导, 使新型、优质、高效的施工机械及时得到推广; 以用户为中心, 不断满足其设备的使用要求, 并努力开拓新的设备租赁市场; 为生产厂家及时反馈没备的使用信息, 起到供需双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真正使设备租赁专业化、区域化,以便尽快地建立起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路施工设备社会化租赁经营市场。
只有不断完善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租赁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业的不断前进能提高筑路行业发展等级,加快其发展速度,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桦,许炳照.浅析公路施工中设备租赁业的现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9)
[2]郭小宏.公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与购买的经济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3]张保佳,赵书国,王雪梅 .浅谈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租赁的现状与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