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的音乐轶事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德尔是哈勒一个剃头匠兼外科医生的儿子,先是在意大利出了名,然后成为汉诺威选帝侯(后来英国的乔治一世)的乐队指挥。他比主人先移民到伦敦,在半个世纪中创作了近五十部歌剧。当歌剧不再受欢迎的时候,亨德尔又以一系列圣经主题的清唱剧重新吸引观众。
  
  1.不爱法学爱音律
  亨德尔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产生了无可救药的迷恋。他的父亲想让他学习民法,所以对他的艺术嗜好很是警惕。当父亲发现他的倾向与日俱增时,就不择一切手段压制他。他严格限制亨德尔触摸任何乐器,家里所有和音乐有关的东西全部被扫地出门,连亨德尔出门的时候也不许去有乐器的地方。但是这种压制反而更加激发了亨德尔的艺术激情。他想办法偷偷运了一架小翼琴到家里的阁楼上,等到全家都睡着了以后,便偷偷地练习。
  
  2.为什么我觉得它需要一点空气
  莫里斯·格林的作品不管是为教堂所作还是室内乐,没有哪部能称得上优美流畅,所以他请求亨德尔细读一首自己新近创作的独唱赞美诗并提出建议。亨德尔便邀请他第二天早上一起共进咖啡,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格林十分准时,喝了咖啡,两人谈了许多话题,但是亨德尔对他的作品只字不提。终于,格林等不及了,再也无法掩饰焦急和渴望,他急切地问道:“那么,先生,对我的赞美诗——您怎么看呢?”“噢,你的赞美诗——啊哈——为什么我觉得它需要一点空气,格林先生?”“空气?”“是的,空气;所以我就把它晾到窗外去了。”
  
  3.我会替你做个大广告
  一个叫高登的英国歌手因为伴奏方式的问题跟亨德尔起了争执。最后高登说,如果亨德尔继续那样伴奏的话,他就会跳到他的大键琴上去把它敲成碎片。“噢!”亨德尔回答,“你准备那样干的时候赶紧通知我,我会替你做个大广告;相信来看你上蹿下跳的人要比来听你唱歌的人多得多。”
  
  4.亨德尔的“灵感”
  亨德尔热爱美食和美酒。一次收到别人赠送的一打顶级香槟,他觉得数量太少不舍得分给朋友,于是留着自己享用。有一次他在家里开派对的时候,特别想喝几口香槟,但又想不出什么借口离开大伙。突然他故作沉思状,用食指敲着脑门儿说:“我有了一个灵感!我有了一个灵感!”朋友们以为他马上要写下什么不朽的乐章,于是满怀敬意地目送他离开。他回来后不久,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灵感”。一个捣蛋鬼心生狐疑,就尾随他进了隔壁的房间,结果发现他打开壁橱,拿出他的宝贝香槟,几口猛灌。这个发现给大伙儿带来了无比的愉悦,亨德尔的“灵感”也变得无比著名。
  
  5.“感谢上帝,我还有一点信仰”
  一位女士非常喜爱音乐,亨德尔邀请她来听《弥赛亚》的非公开排练。女士被合唱异常庄严的表现深深地打动了,而清唱部分又如此切合神圣的歌词。音乐一结束,她就问作曲家,为何像他那样“英文不太好的人”(亨德尔祖籍德国)可以如此深刻地理解歌词崇高的灵魂。亨德尔的回答给所有作曲家(至少是宗教音乐作曲家)上了一课:“夫人,感谢上帝,我还有一点信仰。”
  
  6.这不是高雅娱乐
  当《弥赛亚》第一次在伦敦上演时,在场的观众被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当合唱开始唱“因为万能的上帝支配着”时国王正好驾到,观众们如此迷醉,索性全部起立直到合唱结束。于是在演出这段音乐时起立成了英格兰的时尚。在这神圣的音乐首演之后几天,亨德尔前去拜望老友钦诺尔大公。大公自然少不了要恭维他为大家带来的高雅娱乐,可是亨德尔说:“我的爵爷,如果这只是娱乐大众,那我实在觉得很遗憾,我是希望能让他们变成更好的人。”
  
  7.管风琴师献殷勤
  一个星期天,亨德尔参加了乡村教堂的礼拜,结束后他请求教堂的管风琴手允许他演奏管风琴来送大家步出教堂,自然得到了同意。于是,亨德尔坐下开始演奏,他的表现如此具有大师风范,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不仅没有像平时那样离开,反而停留了很久,默默地表达敬意。可是那管风琴手开始着急了(说不定他老婆正在等他吃饭),向亨德尔献着殷勤,告诉他:“您是不会把大家送出教堂的,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有您在这儿演奏,谁也舍不得走出门的。”
  
  8.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师
  当听到亨德尔传世之作《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海顿哭得像个孩子,大喊道:“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师!”
其他文献
亲爱的玛莉亚、莎夏:  我知道这两年你们俩随我一路竞选都有过不少快乐时光,野餐、游行、逛州博览会。吃了各种或许我和你们的妈妈不该让你们吃的垃圾食物。然而我也知道,你们俩和妈妈的日子,有时候并不惬意。新来的小狗虽然令你们兴奋,却无法弥补我们不在一起的所有时光。我明白这两年我错过的太多了,今天我要再向你们说说,为何我决定带领我们一家走上这趟旅程。  爸爸年轻的时候,曾认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有我自己,以为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爱森纳赫(Eisenach)的音乐世家,其家族七代人中出了六十多个职业音乐家。1723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唱诗班领唱。他的生活平淡无奇,性格亦无可圈可点之处,亲朋好友的回忆也少有留存。     1.不知名的好心人   巴赫年轻的时候总是不畏艰险地去汉堡偷听管风琴大师雷因肯的演奏(那些老前辈们总是害怕别人学到自己纯熟的技巧)。有一次他在汉堡逗留的时间太长,
期刊
“母”字由“女”字的形体变化而来。它是在“女”字双手怀抱的胸前添加了两个标志性的黑点:象征女人成熟和怀孕的两个大乳房!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字,可以透视女性安坐的端庄和胸部的丰腴、腰肢的纤秀。尽管汉字经历了形体的演变,但两个黑点象征哺育的两个乳房依然存在。字的基本意义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有了更多的引申义。  “母”的本义就是母亲,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崇高的。有一则谜语诗这样描写:  把你从
期刊
成语中有一些对人的稱谓带有年龄之分,运用时应该注意区分。    1.老人    【风中之烛】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人或随时可能消失的事物。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故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  【枯木朽株】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老无用的人或衰朽的力量。    2.年轻人    
期刊
在我的故乡,早已修建了条条大道:石板的、碎石的、水泥的、沥青的,但是,我却对小路情有独钟。因此,暑假回故乡,又特地走了那条多年未曾走过的小路。  那是一条十多里长的山路,是我小时候从外婆家到父母家的唯一通道。在我的印象中,爬的山梁是很陡很陡的,穿过的练三弯是很长很长的,路边的树木是很高很高的,脚下的道路是窄小而狭长的。而今天走在这条路上,感觉全然不同了。在很长的一段路上,过去的小路也被机耕道所取代
期刊
审读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170套,古诗词鉴赏题就达近百首。细细品读这些诗词,内容含蓄,意境幽远,手法灵活,语言凝练,让人感动,给人启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重点考查学生的感悟体会、审美分析、体验表达等综合性能力。选材上,课内外兼备,名篇居多;命题内容上稳中有变,角度灵活;考查方式上综合
期刊
记得有一天,一书友在我家看书,当他发现这本《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时,感到很惊奇,他问是哪里买的,还说他的几个朋友都一直在找这本书。其实我乃无意得之也。因为此前买过一本《台静农散文选》(陈子善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那天在新华书店的特价书市看到这本书就随手买下。我有很多书都是这样买来的,例如《直斋书录解题》《中国书画全书》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
期刊
早年读朱自清为温州的梅雨潭写的散文《绿》,就很想去梅雨潭感知那“绿”。今年初夏时节终于成行。  那日,天上轻施薄云,令午后的阳光很柔和,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青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为我们导游的是个外乡人,但他对梅雨潭的熟悉和钟情,竟在本地人之上。因为梅雨潭,他把家安在温州,尽管有限的工资使他只能租住简陋的农舍,过简单的生活。但他却说,在梅雨潭工作很快活。  梅雨潭形成于何时似已不可考,年代的久远为它披
期刊
成语因其源远流长、结构凝固、形式精炼、内容丰富而备受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成为高考常考题。2011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共有14套(注:上海、福建卷没有考查,江苏卷考查的是成语字形而非含义)对成语进行了考查,且都是客观选择题,分值3分。除天津、湖北和江西卷采用辨别选择的形式外,其余各地均采用辨别正误的形式。14套中7套专考成语,另外7套是成语和词语混在一道题中考查。要求选择“恰当的一项”的有8套,“不
期刊
这篇短文写于1988年5月9日,作者是沈从文的妻姐张允和,本来是准备给沈从文看了逗乐的,想不到他在第二天就去世,没能看到。原本一篇逗乐的短文,竟变成了悼念的祭文,实令人叹惋。    半个字的电报  1988年4月6日上午10点多钟,我陪同台湾的青年作家张大春,到北京崇文门东大街22号,访问我的三妹夫沈从文。  我向沈从文和三妹兆和介绍了张大春。三妹沏上一壶湖南绿茶,咱们坐下聊天、聊上一大堆旧事和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