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历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出自己的字体呢!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结合,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人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法家。展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书法如此,教学不也一样吗!
一位教师是区里的名师,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赛课活动。学校对这次赛课很重视,请了几位专家来指导。经过几番磨课,这位教师最终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我们向他祝贺,他说:“唉,别提了,在磨课中我都把自己磨没了。”
原来,这位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很有经验。他想在上课时把自己的这一特色展示出来,因此,在备课时他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有所侧重。但试了以后,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总的目的就一个——通过这节课尽可能地展示课改精神。于是,经过一轮轮的磨课后,这节课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既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又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形式的设计上不仅有听、说,而且有读、写;学习方式的运用上既有讨论、探究,还有合作;教学挂图、实物道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也在课堂上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整节课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学生有时看,有时唱,有时画,有时演,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评课时,几乎所有的评委都为这节课打了最高分。
赛课获奖理应高兴,可是这位教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说:“这节课只是课改精神的传声筒。我充其量只是专家们手中的一枚棋子。因为课堂上没有我自己的东西,原先安排指导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被专家们压缩光了。”
对于逐渐走向成熟的教师来说,向别人学习固然不可或缺。但学习应该是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而不应该是邯郸学步。放眼当今的教坛,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位大师的成功都是对自己特长坚持的成功。无论是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李吉林,还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魏书生,无论是务实求活的薛法根,还是进行“诗意语文”教学的王崧舟,他们莫不如此。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向成功。
一位教师是区里的名师,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赛课活动。学校对这次赛课很重视,请了几位专家来指导。经过几番磨课,这位教师最终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我们向他祝贺,他说:“唉,别提了,在磨课中我都把自己磨没了。”
原来,这位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很有经验。他想在上课时把自己的这一特色展示出来,因此,在备课时他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有所侧重。但试了以后,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总的目的就一个——通过这节课尽可能地展示课改精神。于是,经过一轮轮的磨课后,这节课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既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又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形式的设计上不仅有听、说,而且有读、写;学习方式的运用上既有讨论、探究,还有合作;教学挂图、实物道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也在课堂上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整节课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学生有时看,有时唱,有时画,有时演,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评课时,几乎所有的评委都为这节课打了最高分。
赛课获奖理应高兴,可是这位教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说:“这节课只是课改精神的传声筒。我充其量只是专家们手中的一枚棋子。因为课堂上没有我自己的东西,原先安排指导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被专家们压缩光了。”
对于逐渐走向成熟的教师来说,向别人学习固然不可或缺。但学习应该是在坚持自我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而不应该是邯郸学步。放眼当今的教坛,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位大师的成功都是对自己特长坚持的成功。无论是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李吉林,还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魏书生,无论是务实求活的薛法根,还是进行“诗意语文”教学的王崧舟,他们莫不如此。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