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的建设及发展,是国家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繼承和反应。生态型城市是城市演变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需求。所谓生态城市即: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种无污染、无公害、能源效率高、物质循环利用、环境舒适、最适合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城市。本文就生态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概述,并探讨如何加强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从而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也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锲性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也在飞速提高,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急剧的扩张,这就使得城市在高速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人口比重的日渐增大,城市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危害。本文就生态型城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创造一个人文风尚、高效安全、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现代化、可持续生态人居城市。
一、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1. 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也叫生态城,主要是指对食物、能源、 资源等人类发展必需品的需求量尽可能降低,并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废热、甲烷、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其本质是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它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2. 生态型城市的特点
(1) 区域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主要是基于地区性平衡发展的前提下的,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区域内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
(2) 整体性。即指生态型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自身经济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还要兼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发展,实现三者之间的整体性效益,从而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繁荣。
(3) 高效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对一切资源的最优化、最大化利用,对各类资源、能源实行分级、 分层次的全面整合利用,保证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各施其能”,实现对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从而确保城市内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4) 可持续性。 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资源、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配置,以确保其资源、能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5) 和谐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更要促进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3.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要求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五大部分的内容,即: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是构建生态型城市的基础要求和条件,通过对城市中各类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城市环境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减少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时,还要构建综合、全面、系统的城市生态经济平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新型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环保型” 、 “集约型” 、 “低碳型” 、 “新能源”产业,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交通等等新型生态经济。此外,还要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和推广 “生态文化” , 引导人员转变消费模式, 推行 “生态化消费” 、 “可持续化消费” , 从而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形势。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 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即:道路景观化,小区花园化,广场人文化,城区园林化,庭院公益化,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 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 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 、 “低碳型” 、 “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 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 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化,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使其主动将 “环保” 、 “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三、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实情,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易丽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思考—— 以常德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 (09).
[2]蒋皋,刘洪彪,陈丽芳.生态城市本质新思考和战略发展方向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09(01).
[3]张亚津.以规划设计为生态手段—— 关于生态化城 市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J]. 北 京 规 划 建 设 ,2010(01).
[4]谢鹏飞,周兰兰,刘琰,张爱华,庞涛,宋芳晓.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5]刘倩,陈利民.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化工,2009(03).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锲性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也在飞速提高,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急剧的扩张,这就使得城市在高速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人口比重的日渐增大,城市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危害。本文就生态型城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创造一个人文风尚、高效安全、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现代化、可持续生态人居城市。
一、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1. 生态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型城市,也叫生态城,主要是指对食物、能源、 资源等人类发展必需品的需求量尽可能降低,并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废热、甲烷、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其本质是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它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2. 生态型城市的特点
(1) 区域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主要是基于地区性平衡发展的前提下的,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区域内各方面的协调、平衡发展。
(2) 整体性。即指生态型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自身经济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还要兼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发展,实现三者之间的整体性效益,从而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繁荣。
(3) 高效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对一切资源的最优化、最大化利用,对各类资源、能源实行分级、 分层次的全面整合利用,保证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各施其能”,实现对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从而确保城市内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和谐共生发展。
(4) 可持续性。 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指导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资源、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配置,以确保其资源、能源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和谐发展。
(5) 和谐性。即指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更要促进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3.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要求对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五大部分的内容,即: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景观是构建生态型城市的基础要求和条件,通过对城市中各类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城市环境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减少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同时,还要构建综合、全面、系统的城市生态经济平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新型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环保型” 、 “集约型” 、 “低碳型” 、 “新能源”产业,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生态交通等等新型生态经济。此外,还要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和推广 “生态文化” , 引导人员转变消费模式, 推行 “生态化消费” 、 “可持续化消费” , 从而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形势。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 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即:道路景观化,小区花园化,广场人文化,城区园林化,庭院公益化,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 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 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 、 “低碳型” 、 “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 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 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化,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使其主动将 “环保” 、 “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三、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实情,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易丽昆.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思考—— 以常德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 (09).
[2]蒋皋,刘洪彪,陈丽芳.生态城市本质新思考和战略发展方向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09(01).
[3]张亚津.以规划设计为生态手段—— 关于生态化城 市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J]. 北 京 规 划 建 设 ,2010(01).
[4]谢鹏飞,周兰兰,刘琰,张爱华,庞涛,宋芳晓.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5]刘倩,陈利民.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化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