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东:投资环境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TMT在创投界仍然大热时,回国创业的叶东却选择了投资冷门的“清洁技术”,因为他相信投资环境就是投资未来。
  2012年10月9日,国际金融公司(IFC)进入中国20周年典礼上,一帮创投界的大佬对一位鼻上架着一副眼镜、总喜欢笑眯眯的中年男士大发感慨,“你当年做的时候那么冷门,现在却比春天还春天了。”他们说的是清洁技术投资。
  但其实当年,被羡慕的主角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春天”。
  他是叶东。青云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专注清洁技术领域投资。2001年成立至今,执掌共六七个亿美元的基金规模,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八个行业投资了四五十家公司,三成项目退出或上市,其中2007年上市的中电光伏等企业让青云获得了4~8倍的投资回报。不仅如此,青云创投还凭借“利成于益”的投资理念在投资圈中独树一帜,2010年,由于独特的投资理念,被哈佛商学院收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的教学案例。
  抓住“碳”机会
  前段时间,来自华尔街的“精品投行”概念让不少投资人感觉到了“小清新”。美国精品投行的生存之道是“只消化一块馅饼”,成为“精品店”。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只专注清洁技术领域的青云,也颇有“精品创投”的意味。对这个称呼,叶东觉得“很好玩”。加上叶东在内,青云有9位合伙人,整个团队大约40个人,保持着每年投资8-10家公司的节奏,颇符合精品路线。
  不过,之所以选择做清洁技术,叶东和青云创投有一段故事。
  叶东是个地道的“海归”,同时也是个另类的“海归”。
  2000年,在美国硅谷积累了4年多TMT(科技、媒体及通信产业)投资经验的叶东注意到,在大洋彼岸的故乡中国,越来越多企业渐成规模。1998年到2000年,更是中国网络企业在美国上市的高潮期,亚信、新浪、网易等纷纷登陆纳斯达克。
  这一切,都让叶东坐不住了。他打定主意,回国创办一家由自己操盘的风险投资公司。
  最先进入脑海的毫无疑问是TMT,毕竟这是他所熟知的领域,也是当时国内VC们主流的投资方向。但在仔细分析之后,叶东却改变了想法:“投资总是投未来。”他想投资立足中国甚至影响世界的新型产业,但TMT已经是一个投行扎堆的领域,而且其起源地在硅谷,而非国内,并非最理想的选择。
  那么,在未来十年有重大影响力、有前瞻性的新型产业在哪里?叶东花了很长时间去摸索。彼时,国内最热的一个概念是“世界工厂”。当大部分中国人还借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拼命淘金时,叶东却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环境污染。
  欧美人享受着质优价廉的中国货,重金属、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源却留在了中国。无论是出于投资人敏锐的嗅觉,还是情感上的“愤愤不平”,他的投资切入点都豁然清晰:由环保产业开始起步。
  2001年7月,青云创投成立。“最初是叫‘环境投资’,青云成立两三年后,我把‘清洁技术’这个舶来品翻译带到了中国。”叶东说,那时环保产业无人问津,鲜有人理解其概念,更没有人觉得它有商业价值,即便当时是在美国硅谷,清洁技术在一些地方甚至与清洁卫生相提并论,是很容易被误解的名词。
  前卫的硅谷对清洁技术的理解尚且如此,刚成立的青云面临冷门境遇,可想而知。
  同时,清洁技术“冷门”的最直接反映是在寻找LP(有限合作人)的募资上。虽然目前青云旗下管理着4只美元基金、2只人民币基金共计六七亿美金的规模,LP类型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荷兰开发银行、加拿大出口发展银行,以及巴斯夫,家族基金、知名财务投资人等多元结构,但11年前,青云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才从香港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募集到了第一笔资金1300万美元,即“中国环保基金2002”,这只基金后更名为“中国环境基金”。
  带着不多的钱,叶东和他的青云创投开始了清洁技术的投资之旅。
  5年把冷板凳坐热
  叶东给自己定的计划是5年。
  “如果5年还不起来的话……不能永远没有回报吧。”他说,做创投必须有逐利色彩,不能太过理想化,不然就变成公益组织了,理想和现实回报需要结合,“5年是个时间点。”
  青云把投资领域锁定在清洁技术,但对并非环保科班出身的叶东来说,早期对投资领域的概念在形成之中,国内对清洁技术也无完整理解,他见到的企业几乎都是以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主打的公司。因此,青云最初几年的投资项目,基本是投环保的三大样:水、气、废弃物。
  东江环保是叶东的第一投资项目。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收集、消毒和资源回收。青云战略投资没多久,东江环保在2003年1月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环保企业。
  2002年,四处找项目的叶东在桂林一次节能会议上,遇到了做合同能源管理(EMC)的佩尔优公司。次年,这家桂林本地小公司获得了青云200万美元的投资。有了青云的助力,佩尔优获得快速成长,并将总部从桂林搬迁到北京。现在,佩尔优已经占据国内大型水蓄冷市场80%以上的份额。
  虽然投资了一些今天看来都不错的公司,但在叶东眼里,2001年到2005年其实是个黑暗时期:不断摸索,组建团队、了解行业、做项目,积累行业投资经验,是最难的阶段。沮丧之时,他也曾想过并行做一个TMT基金,但这种念头总是一闪而过就被放弃了。“我从不怀疑这个市场会起来,不然我不会破釜沉舟,但关键的是,市场转折点在哪里是无法精准把握的。”
  他的疑虑在2005年底终于找到了答案。2005年底,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中国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强制性的目标,双重信号让叶东的“5年计划”看到了春天,“皇天不负有心人,真的在五年之内转过来了。”
  依照国家政策,叶东清晰看到了青云的第二个“5年计划”的投资方向——新能源。“国家政策引导是投资的重要风向标。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掀开了新能源的大幕,或许现在市场不够好,但只是一个行业,不可否认新能源仍是未来的投资热点。”叶东说。
  从2006年开始,青云先后投资了同属太阳能、归属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江西赛维和南京中电光伏,前者是多晶硅太阳能硅片制造商,后者是太阳能电池研发和制造企业。后来这两家企业分别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上市,为青云带来数倍回报,也吸引了众多同行加入。坐了几年“冷板凳”的青云,逐渐感受到了清洁技术的热度。   青云所从事的“冷门”领域还在继续升温。
  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更是让低碳经济的概念传遍全世界。亲身参与了哥本哈根会议的叶东认为,哥本哈根会议便是一个分水岭,投资热点将从以硅为核心的IT产业,转到以碳为核心的低碳环保产业上来。2010年,中国也把“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作为了重要国策。
  政策的指向使得青云进入了第三个投资阶段——主打低碳、绿色企业。这一时期,青云投资了从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嘉博文,国内最大的家用、商用净水设备制造商宁波沁园等,它们的标签无疑都是“环保”。“基本上5年一个阶段。”叶东不无得意地说,由于进入早,对别人来说可能还处于第一个开始阶段,但青云已经经历了孕育、发生、爆炸的过程。
  一块“馅饼”怎么投
  “比‘往哪里投’更重要的是‘怎么投’。”这是叶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年以前,是往哪里投更重要,十年以后的现在,往哪里投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是如何投的问题。
  叶东认为,青云创投要做精品创投,事实上清洁技术这块大“馅饼”被延展出了很多新意。“围绕吃、穿、住、行等多个细分领域,都是青云的‘馅饼’。”他说,同行们乐于以消费视角来看吃穿住行,青云的手法仍是清洁技术。以穿为例,青云新近投资了福建一家百川资源再生公司,这个公司的特别之处便是生产原料均来源于可回收的聚酯塑料瓶片,生产出低碳环保的纺织原料产品。
  2010年,青云把1000万美金投给了一个种菜人张同贵,这个上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菜农”是多利农庄的创始人。他为多利农庄的定位是,不与菜农竞争、不走规模化生产,迎合高端消费者的需求,提倡安全、自然的吃菜观。
  明明是生态农业领域,以清洁技术立身的青云为何也要涉足?听到这个问题,叶东以迫不及待的语气回答:“农业和清洁技术太沾边了。”
  他解释说,农业一切的“新”都跟环保有关,不然就不能称之为新。农业污染是所有污染里最大的,比如排到江河湖海的化肥污染,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以及养殖鱼虾对水的污染,“这怎么不是环保问题呢?”于是,做有钱人的“菜篮子”,多利农庄的模式很快赢得了青云的青睐。
  看上去不太“清洁技术”的还有帅车网。2008年,青云投资了二手车一站式服务提供商帅车网。一家二手车零售公司,难道还不是清洁技术行业里的例外?叶东答,“如果买了二手车就不会买新车,降低新车的生产不就是保护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吗?”他介绍说,西方国家新旧车是1:4的比例,现在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新旧车比例近1:1,未来旧车的比例还会加大,这种结构注定了未来二手车交易的井喷增长。在美国,一辆车从出厂到报废,基本上会经过7次交易,即7个车主不断使用着它的价值,而在中国可能连两次交易都没有,显然社会资源已经被闲置。
  “如果说清洁技术以前更多是从环境投资定位,那么今天则是到了对社会资源投资的阶段。”叶东说。
  利成于益的“三好学生”
  很多人问叶东,这些年的投资生活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哪个?他却总是避而不谈。他觉得,比自己会讲故事的人太多了,故事多并不能反映出青云的特色。相反,一提到“三重底线”,他的话就滔滔不绝——“这是青云的特色”。
  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叶东第一个将它运用到了中国的投资领域,并将“Doing Well By DoingGood”(利成于益)作为了投资理念,看财务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简称“做三好学生”。
  不过,财务效益可以通过报表呈现,但抽象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似乎难以评估。
  “社会效益更多是从环境效益表现出来,你能看到指标性的东西。”叶东说,比如食品企业是否使用了违规的染色剂、添加剂,上游排放是否达标,是否要从高污染行业获取原料等,都是考量企业可取与否的标准。
  2005年,青云创投首次引入SRI(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用“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身份甄选项目。叶东说,青云建立的SRI其实每年都要投入大笔成本,因为每个项目每年要审核检查,花费不少。“有的企业财务好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不达标,我们一样投否定票。”
  社会责任投资(SRI)
  社会责任投资是近年在全球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投资产品,它是将投资决策与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一种投资模式,是一种具有三重考量的投资。投资者不单应该对传统的金钱回报感兴趣,还应考虑到社会公义、经济发展、世界和平与环境保护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和社会都能得益。
  SRI缘起甚早,在圣经时代,犹太人就有设定以道德价值来投资的投资标准。在16世纪,乔治·福克斯在美国创建了贵格会教派,该教派教徒信仰人权平等及反对暴力战争,同时也把这些社会标准用来规范投资行为,这些被认为是第一批道德投资者。
  近代的SR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环保、反战及追求和平等议题充斥欧美。在美国,开始有人试图以投资的方式反对越战。最早一只伦理基金是瑞典在1965年发行的,1971年,美国出现了本土第一只伦理基金(Ethical Fund)。目前,最大的社会责任投资市场是在美国,其次是英国、荷兰及瑞典。其中美国及英国的社会责任投资总资产规模已超过3兆美元,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成长,成为全世界基金管理界不可忽视的一支投资力量。现今全世界已有21个国家有与社会责任投资相关的金融产品。以亚洲市场来看,日本是第一大市场,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皆还没有此种商品。
其他文献
一个106岁,一个99岁,曾经的“桃姐”和大学生,经历了波折动荡的一生,最后相遇于人生的最后一站——敬老院。10年前,两个老人成了敬老院里关系最亲密的朋友,相互照顾。如今,很多时间里,两个人就是坐在各自的床边,安静地陪着对方,偶尔聊聊天,偶尔拌拌嘴。  “我们老了,不来结婚那一套。我们就像姐弟一样,互相照顾就可以了”,老人黄建开说。然而,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打动了身边很多人。  106岁的黄建开被护
期刊
陈坤后来讲道,将来万一等到他贫穷时,还会不会有能力组织起行走的活动。相较于他对批评的敏感,以及不可自控的强人作风,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疑惑。如果身份不是因修行放下,而是被外力强拆,一个人如何面对往事随风之身份“留白”,真的接近禅意了。  演员陈坤年初出了一本书,书名是《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搁在快餐读物盛行的时下,这本书算是旧书。可最近重读,也还是想再说点什么。因为这本书中的陈坤,竭力地要摆脱他赖以
期刊
“Not in my back yard”——兴建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医院这些看起来必不可少却又带着某种环境威胁的公共设施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没有人同意它们建在自己的后院,那建到谁的后院去好呢?  你成天为食品安全提心吊胆,抱怨工厂污染空气、河流和土壤,希望有人站出来兜走所有的污染,为你的生活质量打上包票。不过,当这个人把兜走的垃圾倒在你家门口,你又不乐意了。“Not in my back ya
期刊
1  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墓。其实,这种说法,相当表面,即使是社会上没有多少的敬老文化,美国的资深公民挟着强大且团结的选票,早已经占尽了国家许多的资源,甚至还排挤了儿童(偏偏就没有选票)的社会福利与教育大饼。在东方,或许是受儒家与佛道文化影响,更普遍存有“以老为尊”的心态,有时甚而是处处可见“倚老卖老”、“祖宗家法”式的不求进取、停滞的氛围。在如此文化脉络与气压之下,最近
期刊
企业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传统的答案是:税收、就业、社会稳定、便捷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污染、劳工剥削、安全隐患等硬币另一面不太美好的风光。然而,以社会责任的眼光来看同一个问题,答案的范畴将会宽广得多:环境、公共卫生、消除歧视、性别多元,很多有责任感的大公司正努力涉足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作出改良的努力。  那企业改良社会的最佳形式又是什么?没有唯一答案。设立CSR部门、成立基金会,这些都是已经在全球发育
期刊
“回家就业好,照顾老和小。”这是王发明用了很久的QQ签名。  2006年,贵州人王发明因工伤失去了左手的四个手指头,结束了他在广东长达11年的打工生涯。2010年,他带着工伤赔款回到家乡贵州省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创办了遵义惠民文化服务部,这是贵州省第一个支持工伤者返乡就业的机构。  今年国庆刚过,浓浓的秋意马上渗透了贵州省遵义县尚稽镇,走出办公室大门,到街上吹了一阵略带寒意的秋风后,王发明说:“要
期刊
如果面对后代询问,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呢?怕是只能请求原谅, 我们实在是出于无奈。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年,第一个念头是,幸亏有了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改革开放不仅意味着职业和收入改变,旅行和迁徙增加,买东西不用票证。最重要的是,我们侥幸地赶上了末班车,重新进学校完成了基本教育。这一切,对后代来说是稀松平常,对我们来说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起死回生。这30年的变化,大概只有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切肤之痛
期刊
老家几年前来了个化工厂,很多镇上的乡亲都在里面工作,我舅妈也去了,时间一长,手都烂了——据说工人的手都要戴着手套浸泡在有毒的水里。我家住在河边,每个月的月底,大半夜的忽然涌进来一股恶心的味道,我母亲有一次晚睡刚好闻到,立马恶心呕吐。老家那条河已经被这化工厂污染得够呛,鱼虾绝迹,再也没有人去洗衣服了。  农村建设轰轰烈烈,万丈高楼平地起,车如流水马如龙,但是镇上的空气却越来越差,垃圾越堆越多。  我
期刊
一个人离开家,最想的首先是家乡的食物。小时候北疆冬天冷,有时候雪到膝盖深,从学校走回家来,我母亲掀开锅盖,白菜豆腐炖羊肉是扑扑响着的,加上热腾腾的软馒头,从嘴到心里都暖和了,豆腐是冻过的,炖来十分入味鲜嫩,羊肉是先炒过的,瘦肉居多,带一些白亮亮的肥油,白菜炖得软烂,过很多年,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白菜豆腐炖羊肉。母亲还炖过一种洋芋汤,也是冬天吃,舀到碗里只有一片雪白,偶然见一星绿色的葱花,母亲把去皮
期刊
对蔡珠儿而言,种地、做菜这些家务活儿都是写作,都是创造的生活艺术。她的作品天马行空,写在地里,写在厨房。有人说她“以文字下厨,以汉字烹饪”。蔡珠儿却说,我不觉得我是一个作家,我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生活者。  每个人的口鼻就是一张履历表,记载自己去过的地方与吃过的食物,还有产生的感觉。  在蔡珠儿的这张履历表上,不仅散发着各种背负着记忆的人间烟火,还追踪着食材的身世,穿越古今的风土习俗,以及中西贯通的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