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海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城乡体系发展仍不平衡,土地使用集约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尽完善,产城融合不够,体制机制与城镇规模、人口结构等不匹配。要实现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是走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文章研究了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必须重点解决好的两个问题。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F299.27;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4-0033-02
  2016年4月26日,上海市政府发文,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这标志在上海,“农民”这一身份标识将彻底终结。“农民的终结”将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作为长期的农业和农民大国,我国大陆目前的13.7亿人中仍有6亿多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目前我国总体上的小康社会,还是在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不可能在多数农民的收入在平均收入以下的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上海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城乡体系发展仍不平衡,土地使用集约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尽完善,产城融合不够,体制机制与城镇规模、人口结构等不匹配。要实现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是走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以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为重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政策向新城和新市政倾斜,财力向新城和新市镇倾斜,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和新市镇集中,加快交通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创新型城镇的集合发展,打造多中心的城市创新硅谷,使其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特征:一是创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它是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的承载主体,没有创新型小城镇的发展,也就没有多中心的出现;二是多中心、创新型城镇交通网络的建设,它是实现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的经脉或血管,没有这一网络,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就是一个个孤岛,连接不起一体化效应;三是建设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这是实现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的重要前提,以生态换发展空间,吸引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建设创新型小城镇;四是完善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核心是城乡规划的统筹和财政资金的统筹和倾斜,这是实现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的根本保障。这四方面互为影响,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创新型、多中心城镇发展路径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上海目前规划中有9个新城、108个建制镇,其中有名的古镇有近30个,每个古镇都有很多故事,也有着乡办、村办企业的辉煌历史。当初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把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民的有效承载地,作为激发农村地区农民主体性力量,实现以工带农、农民从农村到城市的软着陆、实现人的城市化而提出来的。这种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来自原来村办企業的发展,来自自然状态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而不是被征地后农民被迫四处打工、权益得不到保护的被动城市化。
  今天,将新城和镇发展为创新型城镇也有着现实可行性。农民征地后多数被安置在村庄原址附近,或新市镇规划内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这样土地级差不大,建房成本相对较低。小城镇公共资源配置相对较为完善,生活便利度也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实际农民转换身份后,多数集中在小城镇内或附近,不可能集中到中心城市。要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在附近安置。目前,上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如火如荼。中心城区高昂的土地成本和生活成本,让很多“张江男”、“张江女”逃离上海。相比较,上海的新城和镇是创新创业的洼地,而且有着原生态的农业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只要规划合理,政策聚焦,可以成为上海创新创业的硅谷。从城镇本身特色出发,以规划为前提,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众创空间,吸引大批创新创业者在此集聚,不仅可以推动城镇加快发展,也必然带来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上海建设创新型城镇,应该学习借鉴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浙江特色小镇在内涵上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如余杭梦想小镇、西湖龙坞茶镇、临安云制造小镇、宁波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台州仙居神仙氧吧小镇、嘉兴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绍兴越城黄酒小镇等。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在创建过程中,浙江省注重发挥制度的牵引作用,由投资建设主体推进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政府要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入围后,并不能直接享受到省里的有关支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支持。上海要调动各区县和镇建设创新型城镇的积极性,必须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做文章:一方面是引导农民宅基地集中归整,实现增减挂钩制度,把腾出的土地指标用于创新型城镇土地开发利用上;另一方面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圈用的准工业用地,改建为创客空间,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入驻。
  (一)未来的农业。“农民”身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农业的消亡,要保障城市两千多万常住人口的粮食、蔬果、食品等基本保障,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科技现代农业。要充分借鉴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经验,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自主技术普及运用。目前,孙桥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国家、市区科研项目90项、专利49项、70个知识产权申请,以及应用于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达百种。他们通过龙头企业集聚、科技功能辐射、产业链延伸,形成了农业检测、生物技术、种子种苗等六大产业。在设施农业产业方面,现代农业温室的精品农业,每亩产值七八万元,相当于普通农地的八九倍收益,等于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郊区,增加了数倍土地。在农产品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方面,也极大提升了农业价值,每年精深加工产值近亿元,出口近1000万美元,带动3万多亩农作物生产。要进一步发挥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海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二)未来的“农民”。从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来看,家庭农场的出现,集农场主、农业生产者为一体,产生了新型农民的形象。以松江家庭农场主李春风为例,他从2011年开始,种植水稻与养猪相结合,在粮田边上建猪场,配以现代化的通风、降温和养殖粪便回收设施。每年饲养生猪2.5批次,每批500头。种养结合、机农一体后粮食亩产达1200斤。李春风的家庭农场年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左右,其中粮食生产十六七万元,养猪8万元左右,机器、农技劳动服务四五万元,总收入远远超过其他非农就业的村民工资性收入。
  从李春风身上可以看到,未来的农业生产者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农业科技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经营者;另一部分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被雇用的农业产业工人。此外,还可能出现“市民+农民”等新型半农半城的群体。随着《舌尖的滋味》和《生财之路》等栏目的播出,以强烈的广告效应和示范效应,激发了城里人田园生活的向往。一到节假日或双休日,许多城里人携家带友往农村跑,一派城乡融合的喜悦景色。现在流行的市民租地种菜的模式,使城里人由白领的身份转变成“白领+农民”的身份,尽管这个综合体是松散型的,或者更多地是形式化的,但也是城市资本、人力资本向农村流动的一种形式。尤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会有更多的城里人愿意周末到乡下去种种地、摘摘果实,过过休闲的生活,农业也逐步向消费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未来,“农民+市民”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亮丽风景。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在职博士生
其他文献
记者:曲主任,您好!我们注意到,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党的最高领导人一般都会发表一次对即将召开的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的重要讲话。今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7·26”重要讲话),无疑就属于这样的重要讲话。那么,能否请您谈谈这次重要讲话在我们党政治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曲青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期刊
[摘 要]  《申报》的媒介影响力在国统区屈指可数,西安事变发生后,《申报》进行了跟踪报道。通过报道可以看出,不同立场的各方对西安事变所做出的反应不同;西安事变的发生及解决前后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抗战爆发为节点,国统区的社会舆论对西安事变态度亦迥然相异: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及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持否定态度;抗战爆发后,西安事变在舆论中成为促进民族统一与团结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
期刊
[摘 要]  “三会一课”是基层党支部落实从严治党,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机关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关系到党组织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也是改进机关党员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三会一课”制度有效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制度本身、思想认识和方法载体等诸多要素,提高“三会一课”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需要系统思维,全面分析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强化“三会一课”制度的刚性和权
期刊
[摘 要]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是新形势下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力抓手。陆家嘴街道形成的以“两楼联动、两头延伸”为内核的“金色纽带”模式,有效实现了区域党建、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的“三建”融合,是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金色纽带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期刊
2012年5月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上海创新转型,砥砺奋进的五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与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的上海代表共商国是并亲赴上海视察,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艰难跨越做出重要指示,指明前进方向。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统领全局,按
期刊
[摘 要]党建项目化是基层党建工作化虚为实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理念。上海市松江区委以探索开展基层党建项目化为路径和载体,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党建短板,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党建项目化对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提出了初步的举措,即立足项目管理精髓,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强化党建项目长效性,发挥项目过程管理的整体效应;严格项目流程管控,完善党建项目实施的制度体系;激发项目
期刊
[摘 要]解放初期的上海里弄五方杂处,形同一盘散沙,难以统一管理。中国共产党从上海基层社会的特点出发,以渐进式方式取消旧保甲制度的同时,逐步在全市建立起居民委员会,形成新的社会治理组织网络,并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功能,清除旧社会余毒,理顺社会秩序,提升居民福利,稳定人心,从而产生了聚沙成塔的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进而巩固新生政权,为上海城市的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解放初期;上海;居民委员会;创建;
期刊
[摘 要]认同是基于人的心理、思想与信仰形成的,其逻辑起点源于人的自我认知。所谓政治认同,即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强有力的政治认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前提。作为党内政治生活认同重要内容的理想信念动摇、滑坡的问题目前尤为突出,必须得到重视。  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认同;考察;研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2.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研究探索党建工作社会化的路径方法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马凤英党建志愿者工作室的创立发展,紧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这个主题,在基层党建力量培育、方法创新、专业提升等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  基层党建;社会化;工作室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4
期刊
[摘 要]1937年9月7日毛泽东撰寫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深刻地分析和论述了自由主义的表现、性质、危害、产生的根源以及反对自由主义的重大意义,堪称讨伐自由主义的“第一檄文”。8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重温此文,不但能够深切感地受到其中所蕴涵的磅礴伟力,而且可以发现毛泽东在文中提出的党建命题和重要观点,对于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仍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深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自由主义;思想建党;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