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在幼儿时期的幼儿有着较为单纯的思想,并且对周围的事物都比较好奇,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模仿别人和做游戏。所以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如果能够将游戏和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可以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融入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就现阶段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游戏与学前教育课程的作用展开分析,提出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的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新时期;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更多的人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合格的学前教育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在学前教育阶段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将影响终生。学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对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促进提升的帮助。老师在日常学前教育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性格爱好逐渐调整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逐渐渗透创新教育意识到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幼儿解放天性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儿童在游戏时收获更多,是老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上观点,分析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一、学前教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游戏可锻炼幼儿的体能
身体健康是未来学习生活的基础,根据21世纪人类营养健康准则分析,世界范围内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家长、老师过多重视成绩,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根据现阶段儿童状况,学前教育阶段应增加游戏时间,适当的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在教学时可适当开展户外活动,游戏型的戶外活动如玩滑梯、老鹰捉小鸡等集体游戏,学生在游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团队意识。
(二)游戏可开发智力
幼儿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应通过智力游戏,开发幼儿潜能。在日常教学时多增加智力游戏时间,学生通过游戏过程放松了心情,提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了智力。如七巧板、华容道等益智类游戏,锻炼了幼儿独自思考的能力,对启发学生智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游戏可提升幼儿团队意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游戏提升幼儿的团队意识,幼儿的思想意识形态尚未完善,此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幼儿未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识,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任何方面都需要团队配合。老师可以开展“两人三足”游戏,幼儿在游戏时不仅提升了团队意识,还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选取原则
(一)适龄性原则
在学前教育开展游戏活动时,老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选取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游戏。如三周岁小班幼儿思维能力不强,应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针对六周岁的大班幼儿,为了更好地衔接幼小教育,应开展益智类游戏活动,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生活化原则、幼儿主体原则
教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前教育游戏选取时应注意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游戏可以提升幼儿对生活的认知水平。在游戏选取时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原则,学前教育对象是幼儿,此时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应尽量选择儿童喜欢的游戏,使儿童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我国近几年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一些学校已经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开展了对应的教学。但是教师之前长期都处在应试教育中,想要一时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转变过来较为困难,但是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枯燥无味并且思维固化的模式不能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也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多看一些成功的案例,借鉴学习,从而有效开展游戏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爱玩的天性散发出来,也让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终达到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程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游戏与绘画教学融合在一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扮演幼儿引路者的身份,对于还没有较多学习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素质培养。绘画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如果想要将游戏和绘画课程融合在一起,需要根据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和想象力等方面来设计,让幼儿对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感兴趣,也就更加愿意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这个游戏在各大娱乐节目和生活中经常看到,玩法就是一个人根据给出的词语画画,另一个人通过这个人的画来猜测给出的词语是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或者是建筑物来当作绘画的例子,让幼儿结成两人一组,看哪一组猜到的最多。在开展这个游戏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平时应该让幼儿积累一些绘画经验,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才可以更加顺利。与绘画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游戏与数字课程融合在一起
和数学有关的学习可能会显得比其他知识更加枯燥,所以教师在数字课程中可以和游戏融合在一起。游戏主要凸显的就是它的趣味性,幼儿园的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和自己感兴趣的都会感到好奇,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从而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提升积极性,也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和谐相处,为之后的课程打下基础。所以在数字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添加一些幼儿喜欢的素材,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趣味性。
总结
学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对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促进提升的帮助。老师在日常学前教育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性格爱好逐渐调整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逐渐将创新教育意识渗透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幼儿解放天性的重要手段,游戏应在学前教育中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乔秀峰.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3):163-164.
关键词:学前教育;新时期;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更多的人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合格的学前教育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在学前教育阶段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将影响终生。学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对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促进提升的帮助。老师在日常学前教育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性格爱好逐渐调整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逐渐渗透创新教育意识到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幼儿解放天性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儿童在游戏时收获更多,是老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上观点,分析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一、学前教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游戏可锻炼幼儿的体能
身体健康是未来学习生活的基础,根据21世纪人类营养健康准则分析,世界范围内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家长、老师过多重视成绩,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根据现阶段儿童状况,学前教育阶段应增加游戏时间,适当的游戏可以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在教学时可适当开展户外活动,游戏型的戶外活动如玩滑梯、老鹰捉小鸡等集体游戏,学生在游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团队意识。
(二)游戏可开发智力
幼儿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应通过智力游戏,开发幼儿潜能。在日常教学时多增加智力游戏时间,学生通过游戏过程放松了心情,提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了智力。如七巧板、华容道等益智类游戏,锻炼了幼儿独自思考的能力,对启发学生智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游戏可提升幼儿团队意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游戏提升幼儿的团队意识,幼儿的思想意识形态尚未完善,此时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幼儿未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识,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任何方面都需要团队配合。老师可以开展“两人三足”游戏,幼儿在游戏时不仅提升了团队意识,还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选取原则
(一)适龄性原则
在学前教育开展游戏活动时,老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选取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游戏。如三周岁小班幼儿思维能力不强,应开展户外活动,户外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针对六周岁的大班幼儿,为了更好地衔接幼小教育,应开展益智类游戏活动,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生活化原则、幼儿主体原则
教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前教育游戏选取时应注意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游戏可以提升幼儿对生活的认知水平。在游戏选取时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原则,学前教育对象是幼儿,此时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应尽量选择儿童喜欢的游戏,使儿童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我国近几年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一些学校已经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开展了对应的教学。但是教师之前长期都处在应试教育中,想要一时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转变过来较为困难,但是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枯燥无味并且思维固化的模式不能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也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多看一些成功的案例,借鉴学习,从而有效开展游戏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爱玩的天性散发出来,也让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终达到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程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游戏与绘画教学融合在一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扮演幼儿引路者的身份,对于还没有较多学习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素质培养。绘画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如果想要将游戏和绘画课程融合在一起,需要根据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和想象力等方面来设计,让幼儿对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感兴趣,也就更加愿意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这个游戏在各大娱乐节目和生活中经常看到,玩法就是一个人根据给出的词语画画,另一个人通过这个人的画来猜测给出的词语是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或者是建筑物来当作绘画的例子,让幼儿结成两人一组,看哪一组猜到的最多。在开展这个游戏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平时应该让幼儿积累一些绘画经验,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才可以更加顺利。与绘画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游戏与数字课程融合在一起
和数学有关的学习可能会显得比其他知识更加枯燥,所以教师在数字课程中可以和游戏融合在一起。游戏主要凸显的就是它的趣味性,幼儿园的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和自己感兴趣的都会感到好奇,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从而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提升积极性,也可以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和谐相处,为之后的课程打下基础。所以在数字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添加一些幼儿喜欢的素材,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趣味性。
总结
学前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对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促进提升的帮助。老师在日常学前教育时,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性格爱好逐渐调整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逐渐将创新教育意识渗透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幼儿解放天性的重要手段,游戏应在学前教育中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乔秀峰.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