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更加灵活、开放,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鲁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8
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更加灵活、开放,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一、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获得知识是他们主动建构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案例分析研究活动,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参与教学者。在选择、确定地理案例时,应当制定合理的计划,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学生的视角考虑,以学生的经验和感受为基础,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事实上,很多案例可作为所授知识的承载。以鲁教版教材为例,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是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长江流域的整治与开发。在这部分内容讲解过程中,可结合必修一、二的内容,引导学生构建长江流域的网络知识结构,形成综合系统,并使本节内容丰富、饱满;可结合必修一中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对河流水文概况、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可结合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该流域沿岸的代表城市交通发展、工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二、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
通过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可以有效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水平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师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实施难度也较大,这与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有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典型的资源,我们很难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我们应当建立省市、县、校三级资源库,编制教材时应当针对实际情况,构建电子资源库体系,其中包含视频、图片等资料,编制教辅资料,让学生事先预习,全面了解背景知识。学校应当全面推进校本教程开发进程,校本案例的选择应当结合乡土地理,并且结合类似案例优化设计,让学生对案例感觉更加亲切,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
三、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案例,并且要使之接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从实践来看,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三观。比如,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及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的區域自然环境条件,适当补充人文方面的知识。譬如,上游区域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以及著名景点,中游区域的典型城市、知名人物以及发展历史。下游区域知识教学时,可选择一些学生了解的内容,如区域方言、建筑以及饮食文化等,使学生能够从另一视角对该区域进行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时,情感态度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可持续发展,并且结合本地情况,列举出学生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使他们能够在真切的感触中树立环保、责任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公民必备的素养非常有必要。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主要对南水北调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扮演调入和调出区的居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对上述两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水资源方面情况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为我们创设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实践情景,将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不同思想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在课上交锋,生生之间可以获得启发和反馈。从这一层面来讲,该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有好的案例是前提,没有好的教学案例,也就没有好的教学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时常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案例,确保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过程合理等,及时反思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付银久.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运用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2).
[2]段丽雅.鲁教版高中“地理活动式课文”教学方法的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2.
[3]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鲁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8
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更加灵活、开放,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一、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获得知识是他们主动建构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案例分析研究活动,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参与教学者。在选择、确定地理案例时,应当制定合理的计划,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学生的视角考虑,以学生的经验和感受为基础,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事实上,很多案例可作为所授知识的承载。以鲁教版教材为例,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是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长江流域的整治与开发。在这部分内容讲解过程中,可结合必修一、二的内容,引导学生构建长江流域的网络知识结构,形成综合系统,并使本节内容丰富、饱满;可结合必修一中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对河流水文概况、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可结合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该流域沿岸的代表城市交通发展、工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二、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
通过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可以有效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水平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师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实施难度也较大,这与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有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典型的资源,我们很难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我们应当建立省市、县、校三级资源库,编制教材时应当针对实际情况,构建电子资源库体系,其中包含视频、图片等资料,编制教辅资料,让学生事先预习,全面了解背景知识。学校应当全面推进校本教程开发进程,校本案例的选择应当结合乡土地理,并且结合类似案例优化设计,让学生对案例感觉更加亲切,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
三、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案例,并且要使之接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从实践来看,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三观。比如,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及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的區域自然环境条件,适当补充人文方面的知识。譬如,上游区域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以及著名景点,中游区域的典型城市、知名人物以及发展历史。下游区域知识教学时,可选择一些学生了解的内容,如区域方言、建筑以及饮食文化等,使学生能够从另一视角对该区域进行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时,情感态度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可持续发展,并且结合本地情况,列举出学生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使他们能够在真切的感触中树立环保、责任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公民必备的素养非常有必要。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中比较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主要对南水北调进行分析,然后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扮演调入和调出区的居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对上述两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水资源方面情况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为我们创设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实践情景,将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不同思想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在课上交锋,生生之间可以获得启发和反馈。从这一层面来讲,该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有好的案例是前提,没有好的教学案例,也就没有好的教学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时常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案例,确保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过程合理等,及时反思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付银久.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运用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2).
[2]段丽雅.鲁教版高中“地理活动式课文”教学方法的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2.
[3]李文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