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王阳明的塑像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睽违8年,重返平和。
  为纪念平和建县500周年,县委县政府在县城东南方向、花山溪畔,新辟一个方圆160亩的阳明公园,公园内矗有一尊王阳明的塑像,颠覆我以往心目中王阳明的形象。
  是日晚饭后,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徒步来到阳明公园。甫一进入,见有一方巨石,上面刻有王阳明先生的手迹集字——阳明公园。
  穿过喧嚣的人群,披着朦胧的灯光,我们来到一尊高8.8米的王阳明全身塑像前。借着灯光和星光,我抬头仰望,只见塑像主人翁的下颚微微上扬,面对平和城区,虽看不清面部表情,但可以感受到颇有几分踌躇。在射灯照射下,凸显了两只手,一手握卷,一手指点。雕像左、右两侧是两面弧形纪念墙,分别镌刻这《添设清平县治疏》《再议平和县治疏》,无需更多的介绍,已将平和置县历史的由来和王阳明先生的功绩展示得一览无余。
  对于明朝的一代圣贤,后人认识其面目靠的是画像。至于塑像,则属于二度创作,更多地融入了后人的理解和体认。仰望中,心里掠过一份疑问,怎么将王阳明塑造成为一个文人的形象呢?难道只是因为阳明心学已然成为当下的显学?
  是的,王阳明更多是以一代旷儒的形象展示于世,但他文武兼备,一生文治武功显赫。更何况,明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奉命率兵入闽平乱,平和是他平生的首战!
  对于王阳明塑像,我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王阳明了解,也始于他的建立事功。从阳明公园回到下榻酒店,我一直陷入记忆的追溯中……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塑像是三年前拜谒余姚王阳明故居。
  在未进入故居前,先见一座牌楼。上书有“新建伯”的字样,这是王阳明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嘉封的,明隆庆年间又被追封新建侯。若问阳明平生功业:巡抚南赣、平定宸濠、征战思田。王公是在马上建功立业的!
  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一生多以武官封爵。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虽是荣誉虚职,但荣莫大焉。
  故此,跨入牌楼,扑面而来的是一尊王阳明腰上佩剑的塑像。双眉紧蹙,一脸沧桑,若有所思。古铜色的塑像原本黯淡,那日又适逢雨天,淫雨霏霏,乌云蔽日,不难想象王阳明一生征战,金戈铁马,风尘仆仆的劳顿!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王阳明从此留在我心目中是武臣的形象。明史亦作如是评价:“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唯有王阳明者。”
  在参观其故居,还听说了王阳明从小立志报国的故事,就觉得不同凡响。
  12岁那年,王阳明在京城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从此,“好言兵,且善射”。15岁时还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经略四方,屡次上书皇帝,为平定献策……
  正当我陷入深思之际,文友赖兄为我发来了一组照片。可能鉴于夜色中观赏效果不佳,发来以往白天所拍的塑像照片。其中一张让我怦然心动、拍案叫绝!
  这是一张从基座仰拍的照片,一轮明日当头,蓝天蓝得纯净,不见一朵白云,王阳明塑像的头顶上还形成了一圈光环,暗合了王阳明一生孜孜以求的“此心光明”。在蓝天青山的衬托下,一泓溪水逶迤而过,青白色的花岗岩塑像更加熠熠生辉!
  这与先前在余姚看过的王阳明塑像迥异,更为舒展、更为敞亮、更为豪迈!
  第二天,我慕名拜会了当地研究阳明文化的专家、平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山梁。他是塑像设计理念的主导者。他手头有一本《王阳明遗像图册》,经反复揣摩,发现收录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百余幅塑像或画像,王公的双臂都是拘谨的、贴在腋下,不曾张开。在与雕塑师华侨大学王治君教授沟通切磋中,三易其稿,历时一年半打磨才完成。不为突破,只为形神兼备,突出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主题。
  塑像人物右手执卷,象征“知”,良知,认识事物的道理;左手随目光指向前方,隐喻“行”,行动,依据道理的实践。雕像底座正面镌刻王阳明的手迹“知行合一”,背面镌刻生平简介。
  诚然,这样设计理念未尝不可,以己管蠡有图解牵强之嫌。但是,当我对阳明先生之于平和的奏立之功、教化之德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就倾向将王阳明以文官形象展示。
  平和平乱,是王阳明率兵以来的首战告捷,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在思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莫倚谋功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
  张山梁解释道,王阳明不仅有置县之奏,更有治县之谋。明正德十三年(1518),他在再议奏請立县时,取名“平和”。他认为平和之所以“乱乱相承”,主要是远离县治,教化不及,民众罔知法度,因此提出“析划里图,添设新县”的思路,主要是为了“添置县治控制贼巢,建立学校移风易俗”的策略,武力平乱,可以得一时安宁;实行教化,方可收“诞敷文德”之效,“庶得久安长治”。
  难能可贵的是,王阳明将平和作为贵州龙场悟道的心学思想的最早实践地之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位大师曾说过:“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500年来,和邑百姓始终沐浴在“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的阳明精神中;文脉延续,薪火相传,500年来,质朴的平和人形成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移风易俗、励精图治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500年来,在先贤过化之地上,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山川和美、社会和谐。
  从一尊王阳明塑像,折射出平和人的观念进步和研究成果,表明了平和人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彰显了平和人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情怀与思想价值。
  至此,让我再度想起王阳明故居檐柱上的那幅楹联:“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阳明先生当之无愧也!
其他文献
[摘要]政府、学者、媒体、宗教和移民自身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移民新村”成为一个多种力量交织的场域,其中“非人”生物也是重要的建构力量。而流浪狗这一被国内学者所忽略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生态移民社区内流浪狗与移民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可以探讨动物是如何参与生态移民新村的建构过程的;生态移民与狗之间关系的变迁是否反映出生态移民与自然之间的某种动态关系。同时,可以使我们摆脱和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打破以往“两个中心”建设发展各自为政的状态,开启了“两个中心”深度融合的局面。本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理论,试对共同建设“两个中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所具有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建设路径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个中心”建设有着共同的现实指向与目标,那便是面向基层社会治理,促成社会
期刊
已经不记得几回登临东山岛了,每一次的到访,只一味地沉醉于碧海蓝天白云的辽阔,迷恋于一枕涛声入眠的诗意,却对海岸边的郁郁葱葱熟视无睹。直到听了关于九棵木麻黄的故事后,我才真真切切留意起这样一个奇特的树种:木麻黄。  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春天,时任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从广东引进木麻黄树种,带领干部群众在短短四天内于东山岛上种了数十万株木麻黄,也种植了东山人民的梦想。人算不如天算,持续一个月的倒春寒,摧
期刊
下斜自然村  下斜  一个原本乡级政区图也难找到的地方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自然村  在山坳中静立  因为有你  一个步履蹒跚的正部级老人  舟车劳顿近千里  又拄着拐杖 步行到这里  跪在一个老农的床前痛哭流涕  因为有你  在流行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时代  一个不收门票纪念馆  在这里设立  八十多年前  这里 点燃了一盏灯  照亮了岩永靖地区  给这里的穷人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里的穷人们从此挺直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容。鄂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村寨整体风貌改造实现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特色产业培育兴旺民族乡村经济及带动乡村生活幸福,特色文化发展兴盛民族乡村文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促进民族乡村有效治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执行策略模糊不清、实施资金匮乏的瓶颈。利益分配失衡、城乡差异、村民参与意愿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
期刊
认识林继中教授逾三十年,许多专著都读过,佩服他是一位兼做文献与鉴赏,讲究理论与实践的优秀学者。这次《林继中文集》结集出版,煌煌八册,内容丰富,多半为首次见到,对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又有许多新的认识。  记得认识林先生后不久,他约我为他的新著《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写书评,且读到与此书相关的一些文献,知道该书是他在萧涤非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初觉这样的学位论文很特别,不是个人的专著,而是宋人一部
期刊
对话人物:1996年,刘龙清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医生。一年后,考入漳州市检察院成为一名法医,担当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和鉴定伤情两大职责,为侦查监督、公诉和监所部门把好证据关,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从事法医工作20多年,亲手解剖过355多具尸体,依法审查、鉴定2万多件案件,发现和纠正493件错误鉴定,被誉为“当代宋慈”。  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首届群众最喜
期刊
[摘要]人们构建形象、呈现自我的方式在自媒体时代不断发生着转变,这是人类学家不得不关注的现象.赵旭东教授指出,“微信民族志”时代已经到来.本研究认为,“抖音”作为当代青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可以拓展微信民族志研究,但怎样开展“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研究尚无一些有创建的尝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书写“抖音”微生活民族志的可能性,进而厘清了研究对象,且以此为基础,对“抖音”微生活民族志进行了一种探索性的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
期刊
画外求画,自古有之,八大山人、李苦禅和潘天寿尤善于兹,而高师继文先生亦多有尝试,以期使有限的画面具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画松或画梅,多从画面左方或右方伸入画内,画内松茂梅开,枝繁叶茂,松和梅树多老多大,你尽可想象。再如画夏荷或残荷图,无边无际的荷花从左右两侧画入,荷叶溢出画面,夏荷香远益清,残荷寂寞阑珊,意味深长焉!  画外之音,影视画面以外的旁白之谓也,绘画中的题跋亦可作如是观。高师对题跋向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