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对郭店楚简本《老子》与帛书本及其他重要传本的若干异文进行考察,分为八组:1.亡和无;2.其;3.之;4.此、斯、兹;5.夫、天、而;6.弗、不;7.古(故)、是以;8.也。由此探求战国秦汉时期汉语发展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以及部分同义虚词的消长交替导致语义方面的变化脉络。最后并就简本《老子》及其内部三组简文的书写年代等问题提出初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