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7日,在由晚晴杂志社执行承办的首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国学与养生”讲座上,我又见到了讲座的主讲嘉宾——国医大师刘尚义老先生。古稀之年的他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很难看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说起国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尚义滔滔不绝,那些从内心深处洋溢出的对传统文化由衷的爱感染着现场的听众。在老先生看来,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门科学,医学求真、医术求精、医德求和、医德求行。
和我们主办方预料的一样,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不断有人进来旁听,成为当天加座最多的会场。有人专程倒了三趟车远道而来;也有人一家老少全到齐的,这些都是他的“铁粉”。讲座结束后大家都舍不得走,或询问老先生的门诊时间,或请求签名或合影留念,讲了两个小时的大师没有一点架子,随和地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他的弟子们无奈地说:“师傅就是心太软了,宁可自己累着,也不愿委屈了病人。”旁边的我突然想起刘尚义常说的“医为何物,救死扶伤,德在哪里?菩萨心肠”,果真身体力行。
其实作为这次活动的执行者,我和刘尚义老先生还是有些渊源的。
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中医院的实习生,有幸跟随刘尚义教授在病房里查过房,上过门诊。那时候对刘尚义的记忆,就是所有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对老专家的景仰和崇拜。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这些名头很重要,可是更吸引我的是,他还是一个亲切待人的老中医,对病患耐心诊治,对弟子悉心辅导。那时的自己正困扰在众多的汤头方歌、中西医药物的背记中,老教授对一众实习生说他当年为了记住各种方子,裤兜里随时揣着一个小方本,边走路边背诵,揣摩领悟,这个习惯延续至今。最深的印象是发现老教授记忆力惊人,常有疑难杂症患者几次三番找他复诊,他都能记得前面一次诊疗的处方组成,再依方施药,循序渐进。许久不见的老病号前来,他也能热情地与之打招呼,甚至能记得对方的姓名,叹服之余,身旁带教老师笑言:“多看多记多用心。”
再后来,我在晚晴杂志社担任保健类栏目记者,想要采访省内名老中医指点养生迷津,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学术医术俱佳的老前辈。可当时的刘尚义,不仅在上门诊,还是博导,天天不是被病人就是被学生包围着,时间宝贵,要想约谈这样一位专家很难。于是我依靠当年在医院实习的关系,拜托一位跟随刘尚义上门诊的师兄打听是否可以接受采访,然后忐忑地等待回复。没想到师兄很快就回复我第二天门诊结束后就可以采访了,我受宠若惊,欣然赴约。采访在第二天中午12点下门诊后,一见刘尚义,我就抱歉地说耽误了老前辈的吃饭和午休时间,老教授爽朗一笑,大手一挥开讲,名家医案,引经据典,还有实用的养生建议,侃侃而谈,让我看到了在临床诊疗时严谨认真之外的另一个刘尚义——开朗健谈,神采奕奕。采访末了,我说起自己也曾在此实习,刘尚义一笑:“是看着眼熟,原来是我门下弟子,不从医,当记者传播医道也是好的嘛。”
过几日采访稿件刊发,我再次到刘尚义门诊为其送样刊,见其诊室里围满了病人,不忍打扰,便站在一旁等候。很多慕名远道而来的人,都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痛,希望刘尚义多了解;旁边已就诊或还未就诊的人也跟着听刘尚义的讲解,希望对自己的病情有帮助。刘尚义耐心听病人自述,频频颔首,不时插入一两句讲解或是劝慰,再落笔开方,一再叮嘱病人注意事项。有病人去而复返多次询问,他也不恼,依旧细细解释,偶尔还开开玩笑,说说谚语打趣。
我听身旁大夫说,刘尚义年逾七十仍坚持周一至周四上门诊,每年诊治逾30000人次。无论刮风下雨,从不懈怠。远近患者辐辏而集,熬夜取号拥堵如市,尽管每天挂号限诊,但通常都要加号。接诊量超负荷,诊室人声嘈杂,他自岿然不动,淡然平和,有求必应,还练就了一手“绝活”——连续四小时的门诊时间,不喝一口水,不去一次洗手间。“病人远道而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就为了找我看病,他们的时间耽误不得。”闻听此言,我非常愧疚自己又将要打扰他,没想到他突然看到了我,抬头询问,我只好将《晚晴》样刊送上并说明来意,他很欣慰地收下了,并说杂志办得好,为老年人办实事。
再次听闻刘尚义的消息是2014年10月30日,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办,授予刘尚义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一时间,媒体沸腾了,因为“国医大师”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评选出的“国宝”级中医,刘尚义是贵州惟一的入选者。各家媒体纷纷致电刘尚义工作的中医院申请采访,而医院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最终决定举行媒体见面会集体采访,很荣幸,我又成为了其中一员。
一开场,就有人喊刘尚义“国医”或“大师”,他连忙摆手:“大师不敢当。”在他心中,医圣张仲景才是真正的国医大师,“至于我,还是叫郎中,郎中。”几年不见,刘尚义还是老样子,眉眼间更添了几分沉稳与豁达,面对诸家媒体,娓娓道来一路医道人生,而我们,又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说起刘尚义的医术,已是家喻户晓,但很少人知道他善用小方治大病。他的弟子告诉我,为了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刘尚义尽量少用贵重药物,多数方剂不超过九味,价格低廉而药效精准。病人质疑药少是否力专,他却笑谈“四两拨千斤”,当真有奇效。“师傅对药物选择可讲究了,经常到药房检查药材质量,因为中药讲究道地药材,产地不对,药效就打折扣。甚至药房里缺了哪味药,他都清清楚楚。”刘尚义的弟子说。
“用心把病看好是我一生的愿望。”刘尚义说。
平平淡淡,去璞存真。这就是我心中,那个拯苍生于疾厄,传国医之精诚的刘尚义印象。
说起国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尚义滔滔不绝,那些从内心深处洋溢出的对传统文化由衷的爱感染着现场的听众。在老先生看来,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门科学,医学求真、医术求精、医德求和、医德求行。
和我们主办方预料的一样,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不断有人进来旁听,成为当天加座最多的会场。有人专程倒了三趟车远道而来;也有人一家老少全到齐的,这些都是他的“铁粉”。讲座结束后大家都舍不得走,或询问老先生的门诊时间,或请求签名或合影留念,讲了两个小时的大师没有一点架子,随和地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他的弟子们无奈地说:“师傅就是心太软了,宁可自己累着,也不愿委屈了病人。”旁边的我突然想起刘尚义常说的“医为何物,救死扶伤,德在哪里?菩萨心肠”,果真身体力行。
其实作为这次活动的执行者,我和刘尚义老先生还是有些渊源的。
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中医院的实习生,有幸跟随刘尚义教授在病房里查过房,上过门诊。那时候对刘尚义的记忆,就是所有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对老专家的景仰和崇拜。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这些名头很重要,可是更吸引我的是,他还是一个亲切待人的老中医,对病患耐心诊治,对弟子悉心辅导。那时的自己正困扰在众多的汤头方歌、中西医药物的背记中,老教授对一众实习生说他当年为了记住各种方子,裤兜里随时揣着一个小方本,边走路边背诵,揣摩领悟,这个习惯延续至今。最深的印象是发现老教授记忆力惊人,常有疑难杂症患者几次三番找他复诊,他都能记得前面一次诊疗的处方组成,再依方施药,循序渐进。许久不见的老病号前来,他也能热情地与之打招呼,甚至能记得对方的姓名,叹服之余,身旁带教老师笑言:“多看多记多用心。”
再后来,我在晚晴杂志社担任保健类栏目记者,想要采访省内名老中医指点养生迷津,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学术医术俱佳的老前辈。可当时的刘尚义,不仅在上门诊,还是博导,天天不是被病人就是被学生包围着,时间宝贵,要想约谈这样一位专家很难。于是我依靠当年在医院实习的关系,拜托一位跟随刘尚义上门诊的师兄打听是否可以接受采访,然后忐忑地等待回复。没想到师兄很快就回复我第二天门诊结束后就可以采访了,我受宠若惊,欣然赴约。采访在第二天中午12点下门诊后,一见刘尚义,我就抱歉地说耽误了老前辈的吃饭和午休时间,老教授爽朗一笑,大手一挥开讲,名家医案,引经据典,还有实用的养生建议,侃侃而谈,让我看到了在临床诊疗时严谨认真之外的另一个刘尚义——开朗健谈,神采奕奕。采访末了,我说起自己也曾在此实习,刘尚义一笑:“是看着眼熟,原来是我门下弟子,不从医,当记者传播医道也是好的嘛。”
过几日采访稿件刊发,我再次到刘尚义门诊为其送样刊,见其诊室里围满了病人,不忍打扰,便站在一旁等候。很多慕名远道而来的人,都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痛,希望刘尚义多了解;旁边已就诊或还未就诊的人也跟着听刘尚义的讲解,希望对自己的病情有帮助。刘尚义耐心听病人自述,频频颔首,不时插入一两句讲解或是劝慰,再落笔开方,一再叮嘱病人注意事项。有病人去而复返多次询问,他也不恼,依旧细细解释,偶尔还开开玩笑,说说谚语打趣。
我听身旁大夫说,刘尚义年逾七十仍坚持周一至周四上门诊,每年诊治逾30000人次。无论刮风下雨,从不懈怠。远近患者辐辏而集,熬夜取号拥堵如市,尽管每天挂号限诊,但通常都要加号。接诊量超负荷,诊室人声嘈杂,他自岿然不动,淡然平和,有求必应,还练就了一手“绝活”——连续四小时的门诊时间,不喝一口水,不去一次洗手间。“病人远道而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就为了找我看病,他们的时间耽误不得。”闻听此言,我非常愧疚自己又将要打扰他,没想到他突然看到了我,抬头询问,我只好将《晚晴》样刊送上并说明来意,他很欣慰地收下了,并说杂志办得好,为老年人办实事。
再次听闻刘尚义的消息是2014年10月30日,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办,授予刘尚义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一时间,媒体沸腾了,因为“国医大师”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评选出的“国宝”级中医,刘尚义是贵州惟一的入选者。各家媒体纷纷致电刘尚义工作的中医院申请采访,而医院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最终决定举行媒体见面会集体采访,很荣幸,我又成为了其中一员。
一开场,就有人喊刘尚义“国医”或“大师”,他连忙摆手:“大师不敢当。”在他心中,医圣张仲景才是真正的国医大师,“至于我,还是叫郎中,郎中。”几年不见,刘尚义还是老样子,眉眼间更添了几分沉稳与豁达,面对诸家媒体,娓娓道来一路医道人生,而我们,又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说起刘尚义的医术,已是家喻户晓,但很少人知道他善用小方治大病。他的弟子告诉我,为了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刘尚义尽量少用贵重药物,多数方剂不超过九味,价格低廉而药效精准。病人质疑药少是否力专,他却笑谈“四两拨千斤”,当真有奇效。“师傅对药物选择可讲究了,经常到药房检查药材质量,因为中药讲究道地药材,产地不对,药效就打折扣。甚至药房里缺了哪味药,他都清清楚楚。”刘尚义的弟子说。
“用心把病看好是我一生的愿望。”刘尚义说。
平平淡淡,去璞存真。这就是我心中,那个拯苍生于疾厄,传国医之精诚的刘尚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