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培养与学科建设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构造的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制度,明确"四早四进四步法"规范化全科医生培训宗旨,和研发的"垂直分层"临床教学方式,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搭建了良好平台,提供了全真环境,构建了长效机制。

【關键词】全科医生;培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61-01
  全科医生是基层群众身体健康的“看守者”,在基层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我国全科医学事业起步较晚,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增加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家庭医生事业的构建、构造分层诊疗体系、保障基层群众身体健康十分关键。
  一、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1.1 全科医生数量及质量有待加强
  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我国共有全科医生30.9万,仅仅占据临床医生总人数的7.1%,全科医师仍缺少近10万人。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仍有二分之一的乡村全科医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尚不能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科以上学历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1.2 高效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未完善
  我国已有多所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但因为我国全科医学事业起步较晚,高校全科医学相关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模式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当前情况下,我国全科医生专业教学相关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全科医学学生临床素养以及个性化发展培训较为匮乏。目前,全科医学学生经高校培养后,临床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未得到充分体现。
  1.3 基层岗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基层全科医生的薪资明显较同级专科临床医师,并且社会群众对基层全科医生的认可度普遍偏低,基层卫生机构缺乏合理的绩效以及奖金考核制度,导致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吸引力严重不足。部分全科医师在基层取得一定职称后离开了基层岗位,导致其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全科医生培养与学科建设方向及建议
  2.1 构建一套全科医学独有的教育培训体系
  2.1.1 完善高校全科医学教学模式
  各大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对全科医学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并增加临床见习和实习内容。提倡医学院校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全科医学系等,增加所有临床医学生全科医学相关课程。
  2.1.2 加强全科医学生临床实践培训
  在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见习实习医院基础上,创造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2]。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四早四进四步法”为教学原则,创建“垂直分层”门诊教学模式,提高了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2.1.3 健全全科医生继续教育体系
  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体系,加快远程教育的发展,完善远程教育内容、方式、范围以及措施,为每一位基层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提供便利。完善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制度,增加基层全科医生进修院点和人数,让每一位全科医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2.2 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2.2.1 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体现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合理核定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工资水平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聘用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地方要根据实际,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其进一步倾斜。
  2.2.2 改革全科医生招聘制度
  合理分配基层全科医生的编制数量,优先安排本科及以上学历全科医师,改革招聘方式,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做好招聘工作的宣传。合理招聘中专或大专学历全科医生,增加全科医师数量同时注重质量。针对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或者表现突出的全科医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2.2.3 增强全科医生认可度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对工作优秀的全科医生进行宣传和表扬,并给于一定的资金奖励,开创政府奖励、医院奖励和社会奖励渠道,增加全科医师对职业的认可度,以及对自身的荣誉感。完善基层全科医生晋升制度,增加其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2.3 完善保障措施
  2.3.1 加强全科医生的宣传引导
  加强全科医生的社会宣传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全科医生及其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增进人民群众对全科医生的了解,增加其认可度和依赖性,同时增加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全科医生、所有临床医生以及医学教育工作者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和认知,为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发展构造较好的氛围[3]
  2.3.2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基层卫生机构推行门诊收费制度,针对由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患者,基层卫生机构帮助患者支付一部分费用。开展各地基层医疗机构交流活动,总结不同地方的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调节转正流程,把控转正费用,为患者提供便利,同时降低患者转诊费用,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结构的多种作用,保障基层群众身体健康[4]
  三、小结
  虽然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大力推进,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起步较晚,面临着学科建设薄弱,师资队伍匮乏,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不高、岗位缺乏吸引力等诸多限制发展的因素,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未来,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政府、高校、医院、媒体等在我国全科医学事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杨秀木, 齐玉龙, 申正付,等. 农村全科医生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4):516-521.
  [2]代涛, 黄菊, 马晓静. 国际全科医生制度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000(002):1-7.
  [3]朱成英a, 包晨b, 杨冬b, et al. 三级医院研究生导师与社区全科医生结对子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思考[J]. 中国临床医学, 2016, 23(4):528-530.
  [4]李姝洁, 张海瑞, 朱丽娜,等. 全科医生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4):387-39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研究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操作选择及填写缺陷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500例于我院实施病案优化管理后住院患者病案资料,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参照组选取500例未实施病案优化管理的病案资料,对比2组疾病诊断缺陷及手术操作选择缺陷情况。结果:实验组英文缩写、诊断名称、分解诊断名称、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英文缩写、手术操作名称、主要手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就有对妇女孕育生命营养膳食的记载,虽然不够完善,但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在生育计划上提倡优生优育,这也让孕期的营养支持与膳食成为重点关注内容。对孕妇及早进行营养膳食指导不仅可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缺陷,促进我国优生率的提高。本文以孕妇在孕期中的营养与膳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孕妇孕期的生理变化特点,从而采取有效
期刊
【摘 要】目的:更好的了解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偏瘫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分成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周期为6个月,然后对比两组偏瘫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康复情况。结果:实施了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的神经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在宫颈浸润癌临床诊断中应用经阴道B超的價值。方法:本院于2018.04 ~2019.12纳入106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53例采取常规腹部超声检查(A组),另外53例实施经阴道B超检查(B组),评估两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B组病理分期与浸润深度诊断符合率均优于A组(P0.05)。  1.2方案  A组: 检查前嘱病人多饮水,使膀胱充盈,确保充盈后摆放仰卧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6例产后出血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欣母沛用药时机不同将两组产妇分为A组(33例:产妇产后出血量超过400mL时注射欣母沛)与B组(33例:胎儿娩出后即注射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B组产后止血耗时、产妇产后出血量、欣母沛给药平均给药量均少于A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疾控机构承担着疾病监测、公共卫生服务等重要职责,因此对于疾控机构而言,提高疾控机构检验监测能力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探究提高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疾控机构;检测能力;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53-02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疾控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用于各级疾控机构进行实验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接种疫苗儿童,随机平均分为A组(传染病防预治疗知识宣传教育)与B组(常规预防接种),对比两组接种效果。结果:B组、A组儿童家长对疫苗健康知识的知晓得分分别为(14.52±1.26)分、(19.52±2.36)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B组平均接种率为43(86%),接种延长时间(7.26±1.26)分、副反
期刊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對患者应用两种护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了解用药教育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进行治疗的患者(例数=150),经回顾性方式对患者展开分组纳入,对照组(例数=75)在护理中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例数=75)在护理中接受用药教育,对2组取得的护理效果展开组间的分析。结果:研究组经用药教育后其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有差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样本时间: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样本来源:选取本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共78例参与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显
期刊
【摘 要】药物导致的肝损伤逐年增加,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肝衰竭也时有发生,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綜述常见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并探讨其致病机制,以期预防和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关键词】肝损伤;药物;致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34-01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药物本身或者药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的肝脏损伤,以乏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