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得了高温火场,禁得住60斤的装备,拿得动冒火的煤气罐……他们就是消防员。日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结束,不少人向往“救人水火”的职业。那么,在柳州当消防员是怎样的体验?
报喜不报忧:受伤三月未告诉家人
差不多2斤重的消防头盔,约8斤重的灭火战斗服,约20斤重的空气呼吸器……再加上消防手套、呼救器、腰斧、救生绳、消防胶靴等,要进入火场首先就得穿上约60斤的装备,一手提一盘16斤消防水带,足以让人步伐沉重。
1991年出生的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银山中队消防员黄寿令,介绍着消防员身上的装备到底有多重。成为消防员第七个年头,他从未因为这身装备的重量而退缩。
中专毕业后,黄寿令到广东务工谋生。一次在路上看到一起车祸,消防员将被困人员救出来,现场民众都鼓掌称赞消防员,让他萌发了做消防员的想法。
黄寿令清楚地记得2012年12月12日是他入伍的日子。第一次进入火场救援的场景,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3年7月,柳州市一栋民房起火。
高温烘烤着大地,才穿上消防装备人已经全身是汗。到达现场后,黄寿令跟着两名有经验的战友,进入火场内。
这时,家主告知在厨房里有两个煤气罐,黄寿令和战友立即铺设水带,在数百度高温的火场中,烟气弥漫,战斗服虽然阻燃,但高温的袭击从四面而来。一边用水枪冲身体,一边用水枪开路,仍是汗流不断。最终,他们找到这俩“隐患”,又穿越火海提到安全地带。
作为消防员,黄寿令为自己能够救人于水火感到自豪,但对家人心怀愧疚。“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不能常伴父母。”黄寿令眼睛里泛着光说道,家里人时常打电话嘱咐他注意安全,媽妈每年都给他求一个平安符。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黄寿令总是报喜不报忧。有一次训练,不小心造成腰部受伤,半个月只能趴在床上休息,后来又休养2个多月,他一点风声都没给家人说,“就是不想让他们担心”。
最头痛的是:消防通道被占用
当了25年消防员的彭光校,可谓是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最资深”的消防员之一。
带着“当兵光荣”的信念,1994年19岁的彭光校应征成为一名消防官兵。平时着军绿色军装,救火时穿上灭火战斗服。
一场发生在柳州闹市区——五星街火灾,让彭光校在心里记了20多年。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具体哪一年彭光校记不清楚了。那时,五星街建筑以骑楼为主,内部多是木结构。
一栋民房火警传来,彭光校和战友们赶赴现场。“当时火大烟大,进入火场后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知道拿着水枪灭火。”彭光校回忆道,“突然脚一踏空,差点从二楼摔下去,还好身后的战友眼疾手快,把我拉起来,下面就是火海。”
被战友拉起来后,彭光校又继续灭火。“救援结束后,才觉得后怕,没准就‘交代’在那了。”彭光校笑着说,因此,他荣获了三等功。
1999年,经过特训彭光校由灭火战斗员,成为一名消防车辆驾驶员,一干就是20年。从解放牌、东风牌、斯堪尼亚再到奔驰,彭光校开过几代不同的消防车。曾在柳州市七八个中队工作,目前在官塘消防中队。
“以前的消防车,没有空调,甚至靠电力带动鼓风机发出警报声。”彭光校表示,作为驾驶员不仅要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有充足的水或泡沫,为消防员灭火提供充足的“子弹”,还要安全驾驶,确保安全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救援现场。
最让彭光校头疼的是——消防通道被占用。2018年,柳州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彭光校驾驶消防车赶到现场,四个门的消防通道全停满了车,导致无法开车到火场,只能铺几百米的消防水带,占用了灭火时间,让人着急。
彭光校表示,消防通道是大家的,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大家不要私自占用。
爷爷给报的名:之前不知道消防是干啥的
2017年7月中专毕业的詹晶晶,还在贵州一家电子厂工作时,接到爷爷打来的电话,叫他回家参加入伍体检。
18岁詹晶晶顺从了退伍老兵爷爷的话,还没辞工就通过体检,当年9月来到广西成为一名武警消防战士。
“说实话,我一开始不知道消防员是干什么的。”1999年出生的詹晶晶腼腆地说,来到广西第一感觉就是“热”。站着热,坐着也热,训练更热。
当老兵告诉他,消防员不仅是灭火,还有遇到车祸、泥石流、地震等人员被困,摘马蜂窝、抓蛇等救援和社会救助,詹晶晶对消防员来了兴趣。
集训三个月后,因成绩优秀詹晶晶被分到特勤中队。第一次穿上消防战斗服,坐上消防车时,“又紧张又兴奋,以至于警笛声响起时,被吓了一跳。”詹晶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救援的心情。
2018年冬天,柳州市一家木材厂着火,詹晶晶和战友一起去支援。看到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心里真的有点害怕,第一次见那么大的火。”詹晶晶坦言,但当时就想着灭火,忙活了一个晚上,“很累,火灭了很有成就感”。
当了消防员还没够两年的詹晶晶,表示自己没有太多的经验,还处于学习阶段。“但救人水火的喜悦感,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进来。”
随着中央制度的改革,2018年10月,17万消防战士退出现役舞台,转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褪去橄榄绿的军装,穿上火焰蓝的制服。退伍不褪色,他们依旧是最美的逆行者。
(柳州市消防支队 文/朱柳融 )
报喜不报忧:受伤三月未告诉家人
差不多2斤重的消防头盔,约8斤重的灭火战斗服,约20斤重的空气呼吸器……再加上消防手套、呼救器、腰斧、救生绳、消防胶靴等,要进入火场首先就得穿上约60斤的装备,一手提一盘16斤消防水带,足以让人步伐沉重。
1991年出生的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银山中队消防员黄寿令,介绍着消防员身上的装备到底有多重。成为消防员第七个年头,他从未因为这身装备的重量而退缩。
中专毕业后,黄寿令到广东务工谋生。一次在路上看到一起车祸,消防员将被困人员救出来,现场民众都鼓掌称赞消防员,让他萌发了做消防员的想法。
黄寿令清楚地记得2012年12月12日是他入伍的日子。第一次进入火场救援的场景,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3年7月,柳州市一栋民房起火。
高温烘烤着大地,才穿上消防装备人已经全身是汗。到达现场后,黄寿令跟着两名有经验的战友,进入火场内。
这时,家主告知在厨房里有两个煤气罐,黄寿令和战友立即铺设水带,在数百度高温的火场中,烟气弥漫,战斗服虽然阻燃,但高温的袭击从四面而来。一边用水枪冲身体,一边用水枪开路,仍是汗流不断。最终,他们找到这俩“隐患”,又穿越火海提到安全地带。
作为消防员,黄寿令为自己能够救人于水火感到自豪,但对家人心怀愧疚。“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不能常伴父母。”黄寿令眼睛里泛着光说道,家里人时常打电话嘱咐他注意安全,媽妈每年都给他求一个平安符。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黄寿令总是报喜不报忧。有一次训练,不小心造成腰部受伤,半个月只能趴在床上休息,后来又休养2个多月,他一点风声都没给家人说,“就是不想让他们担心”。
最头痛的是:消防通道被占用
当了25年消防员的彭光校,可谓是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最资深”的消防员之一。
带着“当兵光荣”的信念,1994年19岁的彭光校应征成为一名消防官兵。平时着军绿色军装,救火时穿上灭火战斗服。
一场发生在柳州闹市区——五星街火灾,让彭光校在心里记了20多年。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具体哪一年彭光校记不清楚了。那时,五星街建筑以骑楼为主,内部多是木结构。
一栋民房火警传来,彭光校和战友们赶赴现场。“当时火大烟大,进入火场后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知道拿着水枪灭火。”彭光校回忆道,“突然脚一踏空,差点从二楼摔下去,还好身后的战友眼疾手快,把我拉起来,下面就是火海。”
被战友拉起来后,彭光校又继续灭火。“救援结束后,才觉得后怕,没准就‘交代’在那了。”彭光校笑着说,因此,他荣获了三等功。
1999年,经过特训彭光校由灭火战斗员,成为一名消防车辆驾驶员,一干就是20年。从解放牌、东风牌、斯堪尼亚再到奔驰,彭光校开过几代不同的消防车。曾在柳州市七八个中队工作,目前在官塘消防中队。
“以前的消防车,没有空调,甚至靠电力带动鼓风机发出警报声。”彭光校表示,作为驾驶员不仅要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有充足的水或泡沫,为消防员灭火提供充足的“子弹”,还要安全驾驶,确保安全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救援现场。
最让彭光校头疼的是——消防通道被占用。2018年,柳州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彭光校驾驶消防车赶到现场,四个门的消防通道全停满了车,导致无法开车到火场,只能铺几百米的消防水带,占用了灭火时间,让人着急。
彭光校表示,消防通道是大家的,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大家不要私自占用。
爷爷给报的名:之前不知道消防是干啥的
2017年7月中专毕业的詹晶晶,还在贵州一家电子厂工作时,接到爷爷打来的电话,叫他回家参加入伍体检。
18岁詹晶晶顺从了退伍老兵爷爷的话,还没辞工就通过体检,当年9月来到广西成为一名武警消防战士。
“说实话,我一开始不知道消防员是干什么的。”1999年出生的詹晶晶腼腆地说,来到广西第一感觉就是“热”。站着热,坐着也热,训练更热。
当老兵告诉他,消防员不仅是灭火,还有遇到车祸、泥石流、地震等人员被困,摘马蜂窝、抓蛇等救援和社会救助,詹晶晶对消防员来了兴趣。
集训三个月后,因成绩优秀詹晶晶被分到特勤中队。第一次穿上消防战斗服,坐上消防车时,“又紧张又兴奋,以至于警笛声响起时,被吓了一跳。”詹晶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救援的心情。
2018年冬天,柳州市一家木材厂着火,詹晶晶和战友一起去支援。看到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心里真的有点害怕,第一次见那么大的火。”詹晶晶坦言,但当时就想着灭火,忙活了一个晚上,“很累,火灭了很有成就感”。
当了消防员还没够两年的詹晶晶,表示自己没有太多的经验,还处于学习阶段。“但救人水火的喜悦感,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进来。”
随着中央制度的改革,2018年10月,17万消防战士退出现役舞台,转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褪去橄榄绿的军装,穿上火焰蓝的制服。退伍不褪色,他们依旧是最美的逆行者。
(柳州市消防支队 文/朱柳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