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纳茨福特小镇居民手挽手的权利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柴郡有一个名叫纳茨福特的小镇,面积虽小,但风景十分漂亮。平日里,小镇上的商铺一开门,人群就熙熙攘攘,一派繁华的景象。尤其是街道上有一个特色——人行道只有一米多宽,仅能容纳一人通过。
  这条人行道这样窄,是有来由的。18世纪晚期,纳茨福特的道路十分糟糕,伯爵之女简·斯坦利看到后,打算捐建一条人行道,但她提出了一个古怪的要求:当地居民外出,尤其是情侣,绝对不能有任何亲密的动作,即使与爱人手挽着手也不行。简·斯坦利觉得,只有要求还不行,得让人们自觉做到才好。于是,她干脆将人行道修建成一米多宽,这样一来,人们想手牵手并行都不能了。
  纳茨福特的居民很感激简·斯坦利捐建了这条人行道。自路修好起,居民们就谨遵简·斯坦利提出的要求,情侣外出杜绝一切亲昵行为。久而久之,这条单人人行道就成了小镇的一个特色,不少来这里的游客就是冲着它而来的。
  可是,外人眼里的“特色”,并没能成为纳茨福特居民炫耀的资本。窄小的人行道让小镇居民“受够”了——因为它的存在,人们外出必须一前一后,无法并行,就连一个大人牵着孩子,也要半斜着身子走。而要想手拉手,其中一人必须走到汽车道上,这样实在太危险了。
  为此,纳茨福特全体居民喊出“我们不要特色”的口号,要求政府拓宽人行道,还他们手挽手的权利。有个文艺青年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当地政府,他写道:“如果我们的小镇是园林,那么一米宽的人行道便是园林里最有特色的花朵,在外人看来它十分美好,但在我们看来它有刺,因为外人只是逛园林的游客,而我们是长长久久住在这里的辛苦园丁,时时被它‘刺’到……”另一个年过70的奶奶建议政府拓宽人行道时犀利地说:“连外出手挽手的权利都没有,这样的小镇再有特色、再能吸引游客又怎样?你们想让全世界的游客把我们当动物一样看,让他们嘲笑我们牵个手都要冒着被汽车撞飞的风险吗?”
  当地政府广泛听取了民众的意见后,最终决定:拓宽人行道,还纳茨福特的居民,特别是情侣手挽手的权利。听到这样的消息,小镇居民都兴奋不已。不少游客说:“拓宽人行道后,小镇肯定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小鎮居民却反问:“特色比得过情侣间的爱意,比得过家人间的温情吗?”
  谁说不是呢?纳茨福特小镇有爱常驻,将胜过它的万千特色。
其他文献
唐代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月光如水,当涂江中一叶扁舟,一位身着长衫、身材颀长、须髯皤然的男子手持酒壶对月畅饮,酣畅淋漓之时,他高歌一曲:“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歌罢,男子将酒壶抛向江中,纵身跳向江中那一轮明月。那一刻,月光从江面升腾,他衫袖飘拂,帽染清辉,终于仙游而去。  从此,男子真正地成为与月同在的“诗仙”。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