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中对连续硬膜外和联合阻滞麻醉应用效果对比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hd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和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实施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联合阻滞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也要注意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麻醉;效果对比
  妇产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积极寻找有效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目前,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有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等[1]。本研究中,笔者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5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年龄21~ 41岁,平均年龄(28.2±2.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需要接受剖宫产手术。所有患者均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禁忌证,且排除患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6±1.9)岁,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4±2.1)岁。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学相关部门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入室吸氧,并开放静脉通路。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1.3观察指标
  (1)麻醉诱导时间。椎管内注药至切皮时间;(2)手术时间。切皮至皮肤缝合完毕的时间;(3)麻醉效果。①优。术中未出现疼痛感和牵拉感,肌肉松弛情况良好;②良。术中出现轻微疼痛和轻度牵拉感,肌肉较松弛;③差。术中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和严重的牵拉感,肌肉紧张,需辅助用药。(4)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建数据库,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所得计数资料均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进行t检验,并以( )进行表示。并对P值进行检测,如果可得P小于0.05,则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5.25±4.02)min、(50.56±15.52)min,观察组患者则分别为(6.25±1.21)min、(40.29±10.06)min.
  2.2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6.0%(4/25),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84.0%(21/2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则为100.0%(25/25);对照组患者4例麻醉效果为差,百分比为16.0%,观察组患者0例患者麻醉效果为差。
  3讨论
  临床开展各种妇科手术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在麻醉情况下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其中,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达到一定的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况,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术后恢复[2]。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利用细针将少量的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以作用于脊神经的麻醉方式,具有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双重特点[3]。
  本研究最终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即提示,较之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起效快、促进手术快速完成的优点。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即提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临床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一致,具有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手术中,联合阻滞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也要注意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控制,总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晓云.硬膜外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686-687.
  [2]刘玉洁,曲元,张小松,等.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对母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6):372-375.
  [3]闫学花,苏心镜,陈云飞,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884-8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门诊抽血室静脉采血时出现不同程度晕针症状的患者,针对诱因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处理。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本组96例病例完全恢复,无发生后遗症和意外事故。结论 通过对采血晕针患者进行正确、及时诊断及对症处理,可避免静脉采血晕针病例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
期刊
摘要:中风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是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关键词:风中经络;护理;预防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本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斜歪,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嗜酒纵欲等原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因本病起病急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结果:在所选取的80例急腹症患者诊断当中,总共有72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和患病病理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90%,存在8例误诊,误诊率为10%。结论:在妇产科中,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检测准确率较高的特点,为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妇产科急腹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前彩超检查结果与出院后的最终诊断进行比较总结。结果:100例患者中,57例是异位妊娠患者,彩超诊断54例;24例是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彩超诊断21例;13例是急性盆腔炎患者,彩超诊断10例;其余6例是黄体破裂患者,彩超诊断6例。结论:彩超检查快捷、无创、安全、准确率高,是妇产科急腹症的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3 年在我院实施的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各300例,对不同方法的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相比,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明显低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P60 岁1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及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在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60例儿童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测法及免疫荧光标准法,检测两组儿童的T细胞及其亚型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浊度法测定两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对比儿童重症肺炎患者与健康儿童的CD3+、CD4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在冷刀宫颈锥切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宫颈病变行冷刀宫颈锥切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实施冷刀宫颈锥切术,在术中观察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均使用纱布填塞止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缝合止血情况均明显少于
期刊
摘要:法医鉴定主要包括皮肤损伤和骨折损伤,而鉴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鉴定时机不适,检测不认真,检查不全面,重复鉴定等,现就法医鉴定中损伤分析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法医鉴定;损伤分析;问题;对策  1法医鉴定与损伤形态  1.1法医鉴定与皮肤损失  皮肤及其皮肤下面组织结构完整性被外力或者其他物体破坏,造成皮肤创口。这就要求法医在实际的鉴定工作中认真观察皮肤创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患者,将82例肝硬化患者设定为观察组,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四项血清学的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学监测指标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变化不明显,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清晨对82例肝硬化患者
期刊
为探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研究高血压的防治和发病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与流行病学研究室,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及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自1959年始陆续开展了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试点、高血压治疗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和中药降压作用研究【2】。  1.高血压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  我国面临着高血压的巨大负担,治疗必须以预防为主。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