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地陷、矿难等事故经常出现在新闻报纸上。各种类型的灾害不仅给经济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一些在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并着重探讨了针对这些灾害的防治措施,为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 采矿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07-1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建国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刺激下,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进而对矿石、石油和煤炭等原材料和燃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矿产开采業迅猛发展。然而大多数中小型矿山的生产管理落后,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粗糙,在采矿时对矿区环境大肆破坏,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另外,长期大量的矿产开发,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是难以修复的,许多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陷、土层松动,地质脆弱,在暴雨多发季节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并且给平时的生产活动带来巨大隐患。
1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按照发生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应的成因来分,矿山地质灾害可分为三大类:
1.1矿山山体土体变形带来的灾害
(1)矿区地面塌陷和采空区塌陷。在以地下开采为主的矿区内,地面塌陷比较常见,多是由与采空区支撑不牢固或矿柱受损,导致采空区崩落,引发地面塌陷,而在矿体埋藏浅的地区地面塌陷更常见。地面塌陷会破坏矿区耕地资源、道路、房屋、水坝等,还会导致雨水和地表水等倒灌入矿井内,引发矿难,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区生产进程。(2)矿场滑坡、泥石流、岩体崩落灾害。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不合理的开采引发的,常发生在露天矿区。(3)采矿所诱发的地震灾害。地下采矿会破坏地质结构,在地质结构本就脆弱的矿区,极有可能引发震级较小的地震,但是这种地震震源浅,对矿区危害大,会严重破坏井下和地表。(4)坑内岩爆。当发生强大的地壳活动时,矿坑周边受到巨大压力而压缩,当采矿时由于挖掘出现自由面,会导致岩石骤然崩塌破碎,给矿区带来极大危害。(5)崩坝事故。主要是由于尾矿坝崩塌带来泥石流灾害,给矿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破坏和污染矿区周边环境。
1.2地下水位水质变化造成的危害
(1)矿坑涌水。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灾害,往往突然发生且规模较大,带来的损失也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开采过程中对矿坑水量估量错误,挖掘时贯穿了透水层或遭遇地下溶洞、暗河,导致坑道内迅速蓄水或地表水大量地涌入并淹没井巷,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受损,并为事故处理营救带来困难。(2)坑内泥沙涌入,常伴随着涌水事故同时发生,地下溶洞内的泥沙和土屑随地下水突入矿井,阻断通道并危及井下人员生命。(3)水质污染。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等未经处理就贸然排放,并随着地下水或河流流入江河湖海,带来大范围的污染事件。
1.3矿山内部引发的灾害
(1)煤矿内部爆炸和火灾。当煤矿内部通风不良时,会使瓦斯聚集从而发生爆炸,毁坏矿井造成井下人员的伤亡。当井下一些硫化物氧化产生大量热量时会发生自燃进而引发矿坑火灾。火灾除了危害矿区安全,还会严重耗损地下资源,并且会污染环境,危害巨大。(2)地热危害。当采矿的挖掘深度越大时,地热危害也随之加大,导致井下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开发和开采矿产资源时,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生产风险和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更会加剧灾害的形成,由矿山开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地陷、水污染等,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危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免影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对策和措施来治理矿区地质灾害。结合我国实际,在具体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矿区所在地政府必须贯彻和落实《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把开矿资格准入关,取消那些生产设备老旧、开采技术落后企业的采矿资格,明确采矿企业对环境保护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监督其执行情况。(2)从实际出发,全面防治。系统、全面地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重视对矿区及其周边地质情况的监测工作,结合不同情况,做好做足安全工作。(3)根据对矿山的具体实际的调研,实施防护工作。加固原本存在的灾害点,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消除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的安全隐患。(4)在坑道开采时,要做好对坑道的加固和支护,防止矿顶坍塌带来的危害。并要完善坑道的排水系统,以防涌水事故的发生。(5)在矿区设立监测点,实时掌握矿山开采状况,防患各种灾害的发生。(6)合理堆放弃渣并设置拦渣坝,防治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并合理规划渣场的位置,不能随意丢弃。(7)在矿山生产中国采用新技术。在矿山开采中,要提高劳动生产力及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开发绿色矿业加大对废物废水的处理利用,减轻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8)矿山生产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植被破坏,地层坍塌,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灾害,因此做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在这过程中,各地政府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9)重视矿区环境的治理,由政府主导筹集资金,着重对一些经济效益差而无力承担对环境破坏的经济责任的企业进行扶持,促使其对应负责任的履行。(10)在生产过程中,要边开发边治理,在开采的同时进行保护生态的工作,以预防为主,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11)在开采工作结束后,应对矿区合理规划,对矿山进行复原工作,恢复其生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边人民造成影响。(12)政府应落实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工作,保证其对生态环境的责任能正常履行,在企业开始生产之前应缴纳一定保证金,对一些有能力却拒绝履行其义务的企业,应施以相应的处罚。
3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除去地质本身存在的危险外,多是由人为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由矿山开发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衡量是极为重要的。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坚持治理生态破坏,合理开发,才能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为采矿企业自身和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好处,并能有效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曲效健.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3(04).
[2]马越平.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初探[J].西部资源.2012(01).
[3]李大为.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常见类型及其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12(15).
[关键词]矿山 采矿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07-1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建国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刺激下,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进而对矿石、石油和煤炭等原材料和燃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矿产开采業迅猛发展。然而大多数中小型矿山的生产管理落后,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粗糙,在采矿时对矿区环境大肆破坏,污染等问题相当严重。另外,长期大量的矿产开发,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是难以修复的,许多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陷、土层松动,地质脆弱,在暴雨多发季节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并且给平时的生产活动带来巨大隐患。
1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按照发生的空间分布和相对应的成因来分,矿山地质灾害可分为三大类:
1.1矿山山体土体变形带来的灾害
(1)矿区地面塌陷和采空区塌陷。在以地下开采为主的矿区内,地面塌陷比较常见,多是由与采空区支撑不牢固或矿柱受损,导致采空区崩落,引发地面塌陷,而在矿体埋藏浅的地区地面塌陷更常见。地面塌陷会破坏矿区耕地资源、道路、房屋、水坝等,还会导致雨水和地表水等倒灌入矿井内,引发矿难,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区生产进程。(2)矿场滑坡、泥石流、岩体崩落灾害。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不合理的开采引发的,常发生在露天矿区。(3)采矿所诱发的地震灾害。地下采矿会破坏地质结构,在地质结构本就脆弱的矿区,极有可能引发震级较小的地震,但是这种地震震源浅,对矿区危害大,会严重破坏井下和地表。(4)坑内岩爆。当发生强大的地壳活动时,矿坑周边受到巨大压力而压缩,当采矿时由于挖掘出现自由面,会导致岩石骤然崩塌破碎,给矿区带来极大危害。(5)崩坝事故。主要是由于尾矿坝崩塌带来泥石流灾害,给矿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破坏和污染矿区周边环境。
1.2地下水位水质变化造成的危害
(1)矿坑涌水。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灾害,往往突然发生且规模较大,带来的损失也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开采过程中对矿坑水量估量错误,挖掘时贯穿了透水层或遭遇地下溶洞、暗河,导致坑道内迅速蓄水或地表水大量地涌入并淹没井巷,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受损,并为事故处理营救带来困难。(2)坑内泥沙涌入,常伴随着涌水事故同时发生,地下溶洞内的泥沙和土屑随地下水突入矿井,阻断通道并危及井下人员生命。(3)水质污染。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等未经处理就贸然排放,并随着地下水或河流流入江河湖海,带来大范围的污染事件。
1.3矿山内部引发的灾害
(1)煤矿内部爆炸和火灾。当煤矿内部通风不良时,会使瓦斯聚集从而发生爆炸,毁坏矿井造成井下人员的伤亡。当井下一些硫化物氧化产生大量热量时会发生自燃进而引发矿坑火灾。火灾除了危害矿区安全,还会严重耗损地下资源,并且会污染环境,危害巨大。(2)地热危害。当采矿的挖掘深度越大时,地热危害也随之加大,导致井下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开发和开采矿产资源时,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生产风险和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更会加剧灾害的形成,由矿山开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地陷、水污染等,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危害。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免影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对策和措施来治理矿区地质灾害。结合我国实际,在具体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矿区所在地政府必须贯彻和落实《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把开矿资格准入关,取消那些生产设备老旧、开采技术落后企业的采矿资格,明确采矿企业对环境保护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监督其执行情况。(2)从实际出发,全面防治。系统、全面地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重视对矿区及其周边地质情况的监测工作,结合不同情况,做好做足安全工作。(3)根据对矿山的具体实际的调研,实施防护工作。加固原本存在的灾害点,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消除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的安全隐患。(4)在坑道开采时,要做好对坑道的加固和支护,防止矿顶坍塌带来的危害。并要完善坑道的排水系统,以防涌水事故的发生。(5)在矿区设立监测点,实时掌握矿山开采状况,防患各种灾害的发生。(6)合理堆放弃渣并设置拦渣坝,防治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并合理规划渣场的位置,不能随意丢弃。(7)在矿山生产中国采用新技术。在矿山开采中,要提高劳动生产力及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开发绿色矿业加大对废物废水的处理利用,减轻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8)矿山生产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植被破坏,地层坍塌,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灾害,因此做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在这过程中,各地政府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9)重视矿区环境的治理,由政府主导筹集资金,着重对一些经济效益差而无力承担对环境破坏的经济责任的企业进行扶持,促使其对应负责任的履行。(10)在生产过程中,要边开发边治理,在开采的同时进行保护生态的工作,以预防为主,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11)在开采工作结束后,应对矿区合理规划,对矿山进行复原工作,恢复其生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对周边人民造成影响。(12)政府应落实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工作,保证其对生态环境的责任能正常履行,在企业开始生产之前应缴纳一定保证金,对一些有能力却拒绝履行其义务的企业,应施以相应的处罚。
3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除去地质本身存在的危险外,多是由人为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由矿山开发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衡量是极为重要的。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坚持治理生态破坏,合理开发,才能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为采矿企业自身和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好处,并能有效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巨大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曲效健.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3(04).
[2]马越平.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初探[J].西部资源.2012(01).
[3]李大为.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常见类型及其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