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对文本资源的开发。注重一节课内部,以及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抓住“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对生活环境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尽管讲授法已被证明是一种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是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但依旧是最流行的教学形式,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学校课改研究室从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调研工作,以期能找到打开瓶颈的钥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找一条适合我校校情的特色课堂之路。
二、基本情况调研
(一)对我校目前学生学习状况及需求的调研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参加问卷学生270人,分实验班、普通班两个层次。问卷情况统计如下表: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认为:、
1.学生喜欢轻松活泼、宽松和谐、自由自主的课堂;
2.99%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习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但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实验班的学生只有21.6%担当组织者,希望自己担当组织者的也只有36%;普通班的学生只有9.7%担当组织者,希望自己担当组织者的有26.9%。可以看出,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还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或在操作层面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普及面不大,虽然有40%多的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但由于参与的次数较少,担当组织者的机会就更少,部分学生甚至都没了这种愿望,这种现象是可悲的。
3.94%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向家长、老师请教,而希望通过查阅资料书、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学。
4.不管是实验班的学生还是普通班的学生,90%以上能在预习中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但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中,实验班的学生占56%,而普通班的学生只占4.1%,这说明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5.学生喜欢的展示学习收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表演式所占比例小些,要培养学生多种展示学习收获方式的欲望和能力。
6.老师讲课时,边听边记的学生实验班占68%,普通班48.3%,而偶尔记一点实验班高达32%,普通班47.6%,教师苦口婆心的讲的效果可见一斑。
7.同学发言时,能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提出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实验班占99.2%,普通班也高达88.9%,而自己思考不顾他人,趁机玩耍的只有个别人。可见对同学的发言的重视程度要比对教师的讲更加关注。
(二)目前我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思考
近期,在七、八年级及高一、高二年级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等学科,随机听课120节,其中有中老年教师的课,大多数为青年教师的课。20节课中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可圈可点的东西很多,但我们认为整体上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归纳如下:
1.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表现在大多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法预习,即使部分学生知道教学内容,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预习,预习不全面,效果也不好。
2.教师讲的多,有满堂灌的现象。表现在由于课前学生预习不到位,课堂上大多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教师怕少讲学生听不明白,认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讲浪费时间,学生讨论自主学习课堂秩序乱,因此,学生的活动少,训练不到位,一些训练点到为止,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讨论的不讨论,有的只图个形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训练不扎实,一些教师就以多布置课后作业来弥补课堂的不足,造成学生课余负担过重的现象,且形成恶性循环。
3.教师重视教学“预设”,忽视“生成”。特别是使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往往会受课件的制约,而忽视生成性资源。即使偶有“生成”出现,有的教师怕打乱了教师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的程序,怕节外生枝,就在个别学生的回答中草草收场。
三、反思与改进
(一)学习不等同于保持
学习包括脑、神经系统、环境以及获得信息和技巧时各种因素之间相互的作用;保持是一种以某种方式保存学习内容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记忆可以进行定位、辨认,还可以在将来进行准确提取。
因为学习不同于保持,所以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潜心研究,试图提高人们信息的保持能力。学习者保持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使用的方法,保持随教学方法变化而变化。信息保持能力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学习金字塔(见下图),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因州的贝瑟尔(Bethel)国家培训实验室研究发现的,主要呈现了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24小时之后对新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在所有的指导方法中,讲授的材料平均保持率最差,立即运用最好。
我们的观点是要求学生把新知识授予他人或者让他们立即运用所学习的新知识。简单地讲,如我们的课堂不只教师一人讲授,学生也能向其他同学讲授他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知识,并能当堂运用这些知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所学信息的保持效果。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4.从教程和学程的关系看,教师要由知识的施与者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三)改变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协作有效的教学模式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要关注一堂课要上什么,更要关注这堂课该怎么上;要找准这节课的重、难点,更要明白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一节课教师该教什么,更要明确这一节课学生该学会什么。要在以上三点的后者上多下工夫,要让集体备课实起来,避免走过场。
2.要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备课,根据课件等“预设”设计好“学案”,要明白地呈现突破重、难点的引导过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的放矢。
3.学案要反映教师的“预设”,同时要留给学生质疑、试释的空间,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提问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4.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组织教學。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部分学生学会了的让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师引导探究。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完成许多作业,提高课堂实效,也解放了老师,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备课中去,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5.抓住非预设因素,利用生成性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睿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
6.合理安排教与学的时间,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的活动不少于30分钟,形成“15 30”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寻找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点
1.注重情趣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改进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平等的对话;注重情趣的教学是赏识与激励;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心灵的呼唤;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当然,情趣应当是积极向上的,应因人因时而异;应伴随教学全程。
2.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要求,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情趣和问题的驱动下,围绕一定的话题,通过与文本、教师的对话,历经学习、运用、积累、迁移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活动。
3.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落实“知识和能力”。
注重对文本资源的开发。注重一节课内部,以及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抓住“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对生活环境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尽管讲授法已被证明是一种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是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但依旧是最流行的教学形式,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学校课改研究室从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调研工作,以期能找到打开瓶颈的钥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课程改革,找一条适合我校校情的特色课堂之路。
二、基本情况调研
(一)对我校目前学生学习状况及需求的调研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参加问卷学生270人,分实验班、普通班两个层次。问卷情况统计如下表: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认为:、
1.学生喜欢轻松活泼、宽松和谐、自由自主的课堂;
2.99%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习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但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实验班的学生只有21.6%担当组织者,希望自己担当组织者的也只有36%;普通班的学生只有9.7%担当组织者,希望自己担当组织者的有26.9%。可以看出,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还没有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或在操作层面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普及面不大,虽然有40%多的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但由于参与的次数较少,担当组织者的机会就更少,部分学生甚至都没了这种愿望,这种现象是可悲的。
3.94%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向家长、老师请教,而希望通过查阅资料书、上网等途径查阅资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学。
4.不管是实验班的学生还是普通班的学生,90%以上能在预习中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但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中,实验班的学生占56%,而普通班的学生只占4.1%,这说明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5.学生喜欢的展示学习收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表演式所占比例小些,要培养学生多种展示学习收获方式的欲望和能力。
6.老师讲课时,边听边记的学生实验班占68%,普通班48.3%,而偶尔记一点实验班高达32%,普通班47.6%,教师苦口婆心的讲的效果可见一斑。
7.同学发言时,能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提出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实验班占99.2%,普通班也高达88.9%,而自己思考不顾他人,趁机玩耍的只有个别人。可见对同学的发言的重视程度要比对教师的讲更加关注。
(二)目前我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思考
近期,在七、八年级及高一、高二年级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等学科,随机听课120节,其中有中老年教师的课,大多数为青年教师的课。20节课中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可圈可点的东西很多,但我们认为整体上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归纳如下:
1.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表现在大多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法预习,即使部分学生知道教学内容,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预习,预习不全面,效果也不好。
2.教师讲的多,有满堂灌的现象。表现在由于课前学生预习不到位,课堂上大多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教师怕少讲学生听不明白,认为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讲浪费时间,学生讨论自主学习课堂秩序乱,因此,学生的活动少,训练不到位,一些训练点到为止,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讨论的不讨论,有的只图个形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训练不扎实,一些教师就以多布置课后作业来弥补课堂的不足,造成学生课余负担过重的现象,且形成恶性循环。
3.教师重视教学“预设”,忽视“生成”。特别是使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往往会受课件的制约,而忽视生成性资源。即使偶有“生成”出现,有的教师怕打乱了教师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的程序,怕节外生枝,就在个别学生的回答中草草收场。
三、反思与改进
(一)学习不等同于保持
学习包括脑、神经系统、环境以及获得信息和技巧时各种因素之间相互的作用;保持是一种以某种方式保存学习内容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记忆可以进行定位、辨认,还可以在将来进行准确提取。
因为学习不同于保持,所以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潜心研究,试图提高人们信息的保持能力。学习者保持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使用的方法,保持随教学方法变化而变化。信息保持能力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学习金字塔(见下图),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因州的贝瑟尔(Bethel)国家培训实验室研究发现的,主要呈现了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24小时之后对新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在所有的指导方法中,讲授的材料平均保持率最差,立即运用最好。
我们的观点是要求学生把新知识授予他人或者让他们立即运用所学习的新知识。简单地讲,如我们的课堂不只教师一人讲授,学生也能向其他同学讲授他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知识,并能当堂运用这些知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所学信息的保持效果。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4.从教程和学程的关系看,教师要由知识的施与者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三)改变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协作有效的教学模式
1.加强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要关注一堂课要上什么,更要关注这堂课该怎么上;要找准这节课的重、难点,更要明白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一节课教师该教什么,更要明确这一节课学生该学会什么。要在以上三点的后者上多下工夫,要让集体备课实起来,避免走过场。
2.要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备课,根据课件等“预设”设计好“学案”,要明白地呈现突破重、难点的引导过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的放矢。
3.学案要反映教师的“预设”,同时要留给学生质疑、试释的空间,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提问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4.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组织教學。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部分学生学会了的让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师引导探究。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完成许多作业,提高课堂实效,也解放了老师,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备课中去,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5.抓住非预设因素,利用生成性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睿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
6.合理安排教与学的时间,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的活动不少于30分钟,形成“15 30”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寻找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点
1.注重情趣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改进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平等的对话;注重情趣的教学是赏识与激励;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心灵的呼唤;注重情趣的教学是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当然,情趣应当是积极向上的,应因人因时而异;应伴随教学全程。
2.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要求,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情趣和问题的驱动下,围绕一定的话题,通过与文本、教师的对话,历经学习、运用、积累、迁移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活动。
3.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落实“知识和能力”。
注重对文本资源的开发。注重一节课内部,以及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抓住“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对生活环境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