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命脉。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世界范围内生态、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及低碳经济等理念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农业当然也不例外。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源的消耗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只有全面发展低碳农业,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F20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41
1 低碳农业的特征
1.1 可循环利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对于土壤、水资源和环境等生产资料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浪费。而低碳农业相对于传统的高碳农业来讲,其能源消耗量最少,有毒有害等污染废气的排放量相对较少,且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1.2 生产效率高
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低碳,同时也追求高效率。低碳农业的理念要求积极发展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从而以相对较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 安全性更高
生态、安全和环保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遵循低碳、安全的理念,生产出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威胁,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高碳农业产品,其安全系数更高。
2 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形成全面的低碳农业观念
低碳农业是全球生态、气候变化而催生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讲,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普遍不足,各地方政府也是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忽略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紧迫性[1]。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推行了一系列免耕、少耕技术,但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严重,导致粪肥和秸秆等有机料无法投入,土壤的疏松度得不到保障,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农业部门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宣传力度也不足,宣传形式和渠道单一,这也是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因素。
2.2 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对论家,低碳农业属于新鲜事物,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导致低碳农业在推行和发展中出现许多争议问题悬而不决。虽然我国已经陆续颁布了《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且各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上推出了促进能源节约的政策,但类似的法规制度并不健全,并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许多政策和法规都过分强调污染的后期治理措施,缺乏了对于前期的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对策。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政府部门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才造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局面。
2.3 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循环利用率低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养殖业和种植业基本上是完全分开的,互不干涉。这样,农业种植过程中残留下的废弃物(如秸秆等),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还田外,大部分都被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农作物资源,而且极大地污染了环境[2]。根据某地区的农业部门资料统计,在全省近4 000万t的秸秆作物中,仅有14%被还田,有30%被用作燃料,11%被用作了饲料、堆肥或工业原料,剩余的44%都被丢弃,或直接在田间焚烧,对当地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破坏。
3 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
3.1 开发农业生产新能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新能源,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物质保障。开发新能源,应重点做好以下要点:一是新能源的开发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现阶段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将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太阳房、秸秆气化等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一同纳入到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工程中去。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政策,要求养殖场配备专业的沼气工程,从而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管理,彻底根治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二是新能源的开发应当与农业设施建设相结合。例如,可以利用薄膜、玻璃等材料建设太阳日光温室,通过对湿度、温度以及光的条件来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建设。再如,可以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转化技术,把太阳能转化为独立的电能,从而应
用在农业机械和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领域内,降低设施农业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
3.2 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
产业化经营模式指的是低碳农业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将各个相对独立的人工生态和生产系统按照产业化的经营形式统一组织起来,使农业生产既能确保产量的最大化,又能獲得营养、优质和安全的绿色农业产品,实现低碳农业和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耕作技术、统一收获加工、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和统一结算”的配套化经营模式[3]。此外,可以把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化地推向国内外市场,创造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低碳农业理念下农户的高经济收入。
3.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基本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服务,尤其是后期的服务和管理,巩固低碳农业政策的实施成果。其次,大胆改革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服务低碳农业发展放在地方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要求各部门承担起对广大农户的低碳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职责。最后,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4 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全球化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不仅需要各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引导,完善各项生态农业补偿政策,更需要广大农户提高认识,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健康、生态、环保放在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魏仕腾,余贞备.试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紧迫性及对策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1-2,49.
[2]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等.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106-109.
[3]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基础、挑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1(4):103-10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F20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3.041
1 低碳农业的特征
1.1 可循环利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对于土壤、水资源和环境等生产资料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浪费。而低碳农业相对于传统的高碳农业来讲,其能源消耗量最少,有毒有害等污染废气的排放量相对较少,且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1.2 生产效率高
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低碳,同时也追求高效率。低碳农业的理念要求积极发展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从而以相对较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 安全性更高
生态、安全和环保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遵循低碳、安全的理念,生产出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威胁,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高碳农业产品,其安全系数更高。
2 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形成全面的低碳农业观念
低碳农业是全球生态、气候变化而催生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讲,低碳农业和低碳经济的认识程度普遍不足,各地方政府也是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忽略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紧迫性[1]。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推行了一系列免耕、少耕技术,但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严重,导致粪肥和秸秆等有机料无法投入,土壤的疏松度得不到保障,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农业部门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宣传力度也不足,宣传形式和渠道单一,这也是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得不到重视的主要因素。
2.2 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对论家,低碳农业属于新鲜事物,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导致低碳农业在推行和发展中出现许多争议问题悬而不决。虽然我国已经陆续颁布了《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且各地方政府也不同程度上推出了促进能源节约的政策,但类似的法规制度并不健全,并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许多政策和法规都过分强调污染的后期治理措施,缺乏了对于前期的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对策。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政府部门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才造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局面。
2.3 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循环利用率低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养殖业和种植业基本上是完全分开的,互不干涉。这样,农业种植过程中残留下的废弃物(如秸秆等),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还田外,大部分都被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农作物资源,而且极大地污染了环境[2]。根据某地区的农业部门资料统计,在全省近4 000万t的秸秆作物中,仅有14%被还田,有30%被用作燃料,11%被用作了饲料、堆肥或工业原料,剩余的44%都被丢弃,或直接在田间焚烧,对当地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破坏。
3 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
3.1 开发农业生产新能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新能源,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物质保障。开发新能源,应重点做好以下要点:一是新能源的开发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现阶段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将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太阳房、秸秆气化等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一同纳入到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工程中去。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政策,要求养殖场配备专业的沼气工程,从而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管理,彻底根治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二是新能源的开发应当与农业设施建设相结合。例如,可以利用薄膜、玻璃等材料建设太阳日光温室,通过对湿度、温度以及光的条件来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建设。再如,可以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转化技术,把太阳能转化为独立的电能,从而应
用在农业机械和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领域内,降低设施农业对于石油的依赖程度。
3.2 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
产业化经营模式指的是低碳农业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将各个相对独立的人工生态和生产系统按照产业化的经营形式统一组织起来,使农业生产既能确保产量的最大化,又能獲得营养、优质和安全的绿色农业产品,实现低碳农业和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耕作技术、统一收获加工、统一品种、统一销售和统一结算”的配套化经营模式[3]。此外,可以把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化地推向国内外市场,创造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低碳农业理念下农户的高经济收入。
3.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基本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服务,尤其是后期的服务和管理,巩固低碳农业政策的实施成果。其次,大胆改革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服务低碳农业发展放在地方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要求各部门承担起对广大农户的低碳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职责。最后,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4 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随着全球化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不仅需要各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引导,完善各项生态农业补偿政策,更需要广大农户提高认识,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健康、生态、环保放在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魏仕腾,余贞备.试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紧迫性及对策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1-2,49.
[2]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等.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106-109.
[3]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基础、挑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1(4):103-10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