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场涨价风波里,无论是率先主导提价的啤酒企业,还是没有提价的竞争对手,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
等了足足半年,青岛、雪花等在山东、沈阳等的经销商终于送走了销售旺季,等来了一纸关于产品提价的通知。
矛盾的涨价
虽然整个啤酒行业都清楚涨价是迟早的事情,但很多人没有料到,原本利润微薄的啤酒业只有个别企业在局部市场启动涨价,国内厂商多数按兵不动。毕竟,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生产商调高产品价格属于常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全国各地的食品都涨价了,啤酒作为消费品市场上对价格十分敏感的一份子,却迟迟没有多少反应。许多啤酒厂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暂时不会涨价。即便是一些已经涨价的企业,在记者确认信息时或者回避,或者否认。石家庄嘉禾啤酒的相关工作人员说,只要厂家能自己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绝不会提价。
网友分析啤酒不敢涨价的原因:“涨价在缓解了商家成本压力的同时,也为急欲突破的竞争对手带来了机会。啤酒行业是一个没有定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任何企业对于‘涨价’这步棋都不敢乱下。”那些已经行动的啤酒企业之所以有足够的底气涨价,是因为其率先调价的区域均为自身的核心区域,这些区域一般有两个特点:其一,消费者对该品牌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其二,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整个市场的占有率带来本质的变化。所以,青岛啤酒在山东、雪花啤酒在沈阳、燕京啤酒在北京等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调。
然而,在生产成本不断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下,企业虽然努力自我消化,但从保证产品的长期品质安全与长期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必须进行合理的、有限的、自律的理性涨价。在通胀压力下,不知道有多少啤酒生产商能在产品质量与服务双保障的前提下不涨价,他们又能坚持多久?
涨风不顺缘由
在这场涨价风波里,无论是率先主导提价的啤酒企业,还是没有提价的竞争对手,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一直以来,啤酒行业利润十分低,亏损率在饮料酒各行业中是最高的。而我国的啤酒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啤酒,这类市场的消费者对啤酒品牌的忠诚度低,对价格颇为敏感。虽然涨价可以直接消除成本上涨的压力带来利润提升,但是很容易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因此,啤酒企业一直面临着涨价难的问题。
事实上,左右这场涨价权的还有啤酒业逐渐形成三大品牌鼎足而立的局面——雄踞山东、陕西、广东市场的青啤,在北京、内蒙古、福建和广西无人能出其右的燕京和占据了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大半江山的雪花。三者各有优势市场,市场控制能力旗鼓相当,谁也没有达到可以忽视竞争对手的地步,即使想涨价,也只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市场小打小闹地提高部分产品的价格,以此试探市场的反应。
啤酒行业还普遍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内讧严重,国内各大品牌还在争夺国内市场的层面上混战。更何况,啤酒市场近年存在产能过剩的言论,致使竞争十分激烈。以广东为例,市场上就蜂拥了珠江、金威、青岛、麒麟、雪花、燕京、雪津、哈啤、金星等十多家势力。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不少厂家不择手段,大打价格战。如此情形下,统一涨价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了。
反观白酒行业,五粮液、茅台等每一次高调提价,都能让渠道欣然接受,并获得可观的利润,啤酒行业提价捉襟见肘原因还在于品牌高端形象不清晰。好在,我们看到国内啤酒企业已经觉醒,并发力于高端市场。9月中旬,珠江啤酒推出25—30元一瓶的“雪堡”白啤酒,刷新国产啤酒最高单价。几乎与珠啤同步,青岛啤酒也推出了纯生升级版“逸品纯生”,标价在20—25元。而此前,已有珠江纯生、雪花金标纯生、燕京鲜啤、燕京纯生等攻占中高端市场。如果这些品牌在高端市场上能渐成气候,涨价才能更有底气。
等了足足半年,青岛、雪花等在山东、沈阳等的经销商终于送走了销售旺季,等来了一纸关于产品提价的通知。
矛盾的涨价
虽然整个啤酒行业都清楚涨价是迟早的事情,但很多人没有料到,原本利润微薄的啤酒业只有个别企业在局部市场启动涨价,国内厂商多数按兵不动。毕竟,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生产商调高产品价格属于常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全国各地的食品都涨价了,啤酒作为消费品市场上对价格十分敏感的一份子,却迟迟没有多少反应。许多啤酒厂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暂时不会涨价。即便是一些已经涨价的企业,在记者确认信息时或者回避,或者否认。石家庄嘉禾啤酒的相关工作人员说,只要厂家能自己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绝不会提价。
网友分析啤酒不敢涨价的原因:“涨价在缓解了商家成本压力的同时,也为急欲突破的竞争对手带来了机会。啤酒行业是一个没有定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任何企业对于‘涨价’这步棋都不敢乱下。”那些已经行动的啤酒企业之所以有足够的底气涨价,是因为其率先调价的区域均为自身的核心区域,这些区域一般有两个特点:其一,消费者对该品牌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其二,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整个市场的占有率带来本质的变化。所以,青岛啤酒在山东、雪花啤酒在沈阳、燕京啤酒在北京等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调。
然而,在生产成本不断大幅度上升的压力下,企业虽然努力自我消化,但从保证产品的长期品质安全与长期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必须进行合理的、有限的、自律的理性涨价。在通胀压力下,不知道有多少啤酒生产商能在产品质量与服务双保障的前提下不涨价,他们又能坚持多久?
涨风不顺缘由
在这场涨价风波里,无论是率先主导提价的啤酒企业,还是没有提价的竞争对手,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一直以来,啤酒行业利润十分低,亏损率在饮料酒各行业中是最高的。而我国的啤酒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啤酒,这类市场的消费者对啤酒品牌的忠诚度低,对价格颇为敏感。虽然涨价可以直接消除成本上涨的压力带来利润提升,但是很容易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因此,啤酒企业一直面临着涨价难的问题。
事实上,左右这场涨价权的还有啤酒业逐渐形成三大品牌鼎足而立的局面——雄踞山东、陕西、广东市场的青啤,在北京、内蒙古、福建和广西无人能出其右的燕京和占据了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大半江山的雪花。三者各有优势市场,市场控制能力旗鼓相当,谁也没有达到可以忽视竞争对手的地步,即使想涨价,也只能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市场小打小闹地提高部分产品的价格,以此试探市场的反应。
啤酒行业还普遍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内讧严重,国内各大品牌还在争夺国内市场的层面上混战。更何况,啤酒市场近年存在产能过剩的言论,致使竞争十分激烈。以广东为例,市场上就蜂拥了珠江、金威、青岛、麒麟、雪花、燕京、雪津、哈啤、金星等十多家势力。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不少厂家不择手段,大打价格战。如此情形下,统一涨价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了。
反观白酒行业,五粮液、茅台等每一次高调提价,都能让渠道欣然接受,并获得可观的利润,啤酒行业提价捉襟见肘原因还在于品牌高端形象不清晰。好在,我们看到国内啤酒企业已经觉醒,并发力于高端市场。9月中旬,珠江啤酒推出25—30元一瓶的“雪堡”白啤酒,刷新国产啤酒最高单价。几乎与珠啤同步,青岛啤酒也推出了纯生升级版“逸品纯生”,标价在20—25元。而此前,已有珠江纯生、雪花金标纯生、燕京鲜啤、燕京纯生等攻占中高端市场。如果这些品牌在高端市场上能渐成气候,涨价才能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