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理论教学过度、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使得众多大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升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则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现文章主要针对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72-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其不单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关注课堂理论的教学,纸上谈兵,学生难以从理论的学习中获得真正的知识。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能只单纯依靠理论知识,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中青年志愿者就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1]。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换为实践行动,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弥补了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缺乏实践性的缺陷。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能力施展的平台,是技能释放的途径,大学生在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强化自身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关心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等。
  (二)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其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侧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思想的培养,导致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停留在政治理论上,过于抽象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而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充分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社会责任感,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意义,正视自我存在的价值,正在的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活动,是一种不追求现实利益的社会行为,大学生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时能够延伸自身对人类与社会的理解,使得大学生能够以更加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开展学习与生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学生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在乐于助人的行为中感受到身在祖国的温暖;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学生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与人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目前,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加深入的接触社会,感受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关系,进而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升高校思想
  (一)重点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鉴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重点进行。高校需要对青年志愿者活动进行规范化的组织管理,意识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做好整体规划工作,明确领导人员,详细落实具体工作。同时,高校还需要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原则上的指导,针对不同类型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特征建立教师与学生一同开展的模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一步升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同时,高校还可以利用各项资源,利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理论来保证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稳定开展,使得青年志愿者活动这一高效平台能够持续发挥效用[3]。
  (二)加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建设
  为了进一步发挥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的价值,必须要针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建设进行强化管理,提升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力度,开展严格规范化的控制,以便吸引更多有意向的青年开展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首先,要建立专业话的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者的素质将对志愿服务的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青年志愿者进行管理,以建设一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选择招募的过程中要对志愿者的动机进行了解,准确评价志愿者的态度与行为,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选择出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在青年志愿者培训工作中可以根据大学生志愿者不同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与培训目标,在健全培训内容方面要重视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明确青年志愿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以保证青年志愿者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在志愿服务提供的培训方面要提供基本的技能培训,严格制定服务规范与标准,保证青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以最大程度发挥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效用,为践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提供保障。
  (三)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实践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平台对于学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可以提升学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进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综合能力。因此,高校可以将青年志愿者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并且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指标,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完成思想政治学习目标,深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规律。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能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并且能够更加彻底的将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   (四)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隐性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种高效的载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因此,高校需要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把青年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通过社区服务等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学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隐性资源,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强化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与他人沟通、与他人相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日常的时间活动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五)以青年志愿者活动强化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是最为基本的理念,其需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就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尊重意识,始终秉持着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进行教学管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求,让以人为本理念能够落到实处。而青年志愿者活动则是一项以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其侧重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各项需求,从而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可以创造各种有利环境与条件,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大学生能够实现更加全面、更加综合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来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能够使得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延伸更远,更加深入。
  三、结束语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我国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成员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热门研究,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践行思想政治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不单单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质效性。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卫锋.志愿者活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43-144+146.
  [2]蓝燕.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12-13.
  [3]吕娟,黄少臣.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9-21.
其他文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不论什么产品,谁能构筑起令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品牌,谁就拥有了宝贵的市场资源,就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特殊商品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研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具有丰富的信息和快速传输的特性。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已渐渐走进校园,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的发展已不断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本文通过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的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教育对策,帮助青少年正确应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变化,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帮助青少年正确识别不良信息,合理的利用网络。  关键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的知识理解能力十分欠缺,所以普遍存在对物理学习的抗拒情绪。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案导学流程,强化课后巩固复习,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若干应用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提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