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有那么难吗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家具,是居家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发达,现在人们对于家具的风格有着广泛的选择性。既可以是传统的扎实、厚重;也可以是现代的时尚、简约。值得称道的是,越多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取两者之长相融合。匠心需要创新。
  若谈工匠精神或者匠心独运之凝聚,中国传统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便无可回避。
  可仔细审视充斥市场的复制传统之家具,明眼人便会发现:它们或通过画集、简图依样做来,或按照片模造仿制。据说故宫博物院所出20卷本的院藏家具大全,成了各仿古家具厂必备的工具书。结果,因图画、照片多只从一个角度或两三个角度展示一件家具,而厂家往往“照猫画虎”,所以各家成品即便是同款,也是一家一个样。
  “乍一看还可以,但再看就不行了,不标准、比例不对都是问题。”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邵晓峰深有体会地说,自己研究中国古代家具三十多年,所见仿古家具无数,很少有厂家或制作者对原物精心测量或者三维建模的,结果自然令人啼笑皆非。
  创新艰难、仿古更不易。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南京博物院原院长徐湖平认为,家具的制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又在不断适应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千变万化的。所以,无论是在书画史料中追慕唐宋家具,还是由实物照片中欣赏明清家具,代代不同、各领风骚数百年,所谓创新,是随着时代不断地在调整。试想,如果让现代人坐在官帽椅子上看几个小时的电视,岂不是累死人?这成就了像沙发一类的现代软家具成为当世经典,但传统家具依然令人爱不释手、难离难弃。所以,简单地讲中式家具的创新,是如何在传承中顺应时代。
  实际上,真正将中式家具制作发挥到极致的核心是包括“结构”和“制作工艺”两部分在内的“榫卯结构体系”。中国传统的家具制作,榫卯结构的体系、制作精湛的诉求、选材精良的标准始终不能变,但设计的巧妙、造型的简练、多样的风格则可幻化万千,而这一守一变,又互相支撑、共促发展。
  如今的难点,在徐湖平看来,多是设计师、制作人或厂家并没有吃透那些应该坚守传承的东西——技艺略懂一二,但难望古人项背,单几十种雕刀的用途便多有不知;而一些需要发展的纹饰、造型以及需要体现的功能,或臆造或浅尝辄止,未静心钻研,误入歧途往“贵”做。“可惜了很多珍贵的材料了,没有底线地暴殄天物,把电脑刻花也当创新。”徐湖平不无惋惜地说:“结果自己把市场的严肃性给慢慢地毁了。”
  而邵晓峰对中式家具如何发展的想法则更为开阔。“首要关键是把握源头——宋代家具,它是明式家具的发展基础,而且以简洁素雅为上的审美追求,不仅影响着明式家具,更影响着世界,如宋代家具与现代主义设计;其次是要在明白坚守哪些传统,并消化传统精髓后,也不要忽略西方家具在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势。”
  邵晓峰举例说:“当下中式家具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材料的运用,我觉得思路需要调整。软木、枫木以及非洲硬木如血檀、紫光檀等新出现的材料,只要把握好材料的物理性能,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又运用得好,由此制作的家具也是时代的经典。如此以来,中国传统家具可选用木材就不止三四十种,而是有上百种,这不仅能满足当下庞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还能推动中式家具的国际化发展,更能避免对某几种材料的炒作。其实,对材料的选择很重要的,因为材料是活的。即便是海南黄花梨,其一棵树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机械化地理解为只要是黄花梨就是好的。”
  另让邵晓峰担心的是,用传统硬木制作的中式家具往往价格极高,非富即贵者才能拥有,但他们往往倾向于清式家具繁纹美饰的堆砌,注重材料的昂贵,不经意间表现出一种俗气的审美情趣。“这一风气在当下极为流行,对中式家具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利,更不是历史经典的传承。”
其他文献
“精雕”是明清工艺珍品中最为典型的艺术手法,在竹、木、牙、玉、贝等各类材质上,匠人们以奇巧精绝的雕刻、累丝、錾银等工艺彰显其艺术情怀。所谓 “广人擅精雕”,说的便是广州工匠在艺术创作中的细腻与讲究。  日前,“苏州样 广州匠——苏广明清工艺精品联展”在广州博物馆惜今阁露面,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几件清代“精雕”珍品,从不同角度透视出广州工匠炉火纯青的技艺,以及广府乐天务实的工匠精神。  云鬓慵梳玳瑁
期刊
北京翰海2016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9日启幕,11月29日至12月1日预展,拍卖则于12月2日至4日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秋拍展拍地点将移师至毗邻798艺术区的北京诺金酒店。  此季秋拍将持续推出近现代、古代书画、宝聚斋中国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籍善本、紫砂艺术、金铜佛像、玉器、铜炉、古董珍玩等专场,其中绝大多数是翰海坚持数年、经验丰富的常设专场。尤其是金铜佛像专场,从10年前秋拍,翰
期刊
古今视野,先锋才情。  今年为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西泠印社2016秋季拍卖会将呈现鲁迅珍贵手书文稿,谨以为念。  鲁迅手稿世所罕见,完整篇章之文稿更是凤毛麟角。此为鲁迅《古小说钩沉》完整章节“齐谐记”文稿四页两开,文稿末有周作人跋,钤“十堂私印”。周作人取此号时间颇晚,当在1944年前后。而且,这还是已知市场中最为重要且篇幅最长的鲁迅手稿,对了解鲁迅早年治学门径及周氏兄弟的情谊都
期刊
随着秋意越来越浓,秋拍的脚步也越来越近。11月底,作为内地艺术品拍卖的“领头羊”,北京保利将敲响本年度秋拍的大槌。届时,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古董、古籍善本、珠宝首饰等多个专场将逐一揭幕。对于广大藏家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近现代书画蓄势待发  作为北京保利拍卖的王牌节目——“中国书画夜场”,今秋拍卖仍将强势推出。此外推出的“徐邦达书法墨宝”专题,在延续以往品牌专场
期刊
北京保利的古董珍玩专场向来是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风向标,此季在延续以往经典专场的同时,又有几个颇具文化内涵的专场被推出,值得藏家期待。  名窑花器引人关注  此次秋拍,有幸甄选日本关西重要茶道家族旧藏的5件中国历代名窑花器,名曰“三叠·五缾”专场。  其中一件宋磁州窑白釉地黑花唐草纹梅瓶带盖被日本定为国家“重要美术品”,为目前仅见带原盖的宋代梅瓶大件,是知名古董商茧山龙泉堂旧藏,并经过多次出版著录
期刊
今年适逢佳士得成立250周年。近来其在全球频频有“动作”。就拿中国来说,先是10月中旬启用了北京艺术空间,随后又在上海敲响秋季拍卖;11月底,香港又将迎来秋季拍卖。异彩纷呈的活动,令各路藏家十分期待。  北京迁“新家”  10月15日,一个伴着细细秋雨的上午,在位于北京金宝街一隅的白色欧式建筑前,随着数位重量级嘉宾手中的剪刀剪下,佳士得在成立250周年之际正式揭幕了其位于北京的艺术空间。  这栋建
期刊
你会发现整个生活节奏都能“慢下来”,少了一些心浮气躁,让人变得沉静,这也是我迷上盆景的重要原因。  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超山脚下,安静地坐落着一所盆景艺术博物馆,这里是浙江惟一一家盆景类私人博物馆。它的主人是一对父女——父亲王兴华作为该馆的创始人,在这个领域中已然累积了40多年的经验功底,目前是高级园艺师、杭州市余杭区盆景协会秘书长;女儿王斌既有曾在海外长期留学生活的经历,又受父辈影响一直对中国传统艺
期刊
董其昌(1555年至1636年)22岁开始学习绘画,早期学南宋四家;中期转而学习“元四家”,倡导并创新文人画;晚年老笔纵横,随性随意。他的画讲究文人的随性拙朴,追求淡然天真的格调,致力于重塑山水画的质朴与纯粹。  《中国绘画全集》(以下简称“绘画全集”)共收录董其昌绘画50幅(册),其中41岁到82岁有34幅(册),余下16幅未属年款。从风格概括这些作品分为水墨、设色(浅绛或淡的石青石绿)和青绿,
期刊
作为蒋家的第四代,蒋友梅因其艺术家和诗人的身份,在这一政治世家中独具气质,对形态、变化与空无的兴趣,更让她的艺术创作独具价值。11月9日至19日,“蒋友梅:别有天地”展售会将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呈现这位不凡女性所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及多件复合媒材作品。  从蒋友梅截至目前的人生履历中,可以看到一位思想富有深度的才女。她于1961年生于台北,先在台湾受教育,后至英美求学,于英国修读艺术史与艺术理
期刊
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  经过6年的修建,成都博物馆新馆于近日开馆试运行。这座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拥有20余万件各类文物。由金色的铜与透明玻璃装饰的新馆看上去简洁有力、充满现代感。其外饰面采用2万块德国造铜板装饰,是目前已知国内最大的铜材饰面单体建筑,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西泠百年杰作亮展国图  近日,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西泠印社等共同主办的“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名家精品展”系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