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已成为中央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共识·为此,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新路子。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民族地区(指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年的16057元。西部民族地区首次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量突破1000亿元用了45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10年,突破3000亿元用了2年,突破4000亿元只用了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4亿元,是1999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7%。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27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453亿元,增长了6.8倍。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交通、水利、能源及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截至2008年底,民族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是1999年的2.5倍;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353公里,是1999年的7.1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617公里,是1999年的1.4倍。
(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2008年,内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4%;番茄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云南鲜切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和贵州的烤烟产量占全国的45.9%,位居全国前两位。广西、贵州和宁夏已成为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重要生产基地。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四)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通过实施乡村公路“畅通工程”与“通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游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1622元增加到2008年的3389元,年均增长8.5%。到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500多万人。
(五)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
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和自身财力逐步增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两基”县已达到674个,占总数的96.6%。“两免一补”政策惠及西部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22个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费补助。内地新疆班和西藏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达到4万人,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8年,民族地区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6张,比1999年提高了22%;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比1999年提高了1.04%。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在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的项目367项,少数民族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民族地区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1.3%和93.6%,分别比1999年提高11和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六)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如国家在青海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工程实施区内草产量比2004年增加30.5%。
二、认识差距,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面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着力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看到差距,又要正确认识差距,更要转变观点,敢于迎接挑战,在中央和全国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不断加快发展自己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差距。要正确认识差距,就要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辩证分析的头脑,既要看到由于多种原因,在经济转轨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又要看到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对发展速度也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单纯从工农业年均增长速度上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低不了许多,但其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则太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国土面积、资源占有量很不相称。进一步把速度和效益联系起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就显得就更加明显。利用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资料做一简单的比较(主要看改革开放30年来的情况)。
(一)增长速度的比较
1979到1997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全国平均为6.6%,少数民族地区为7.45%,少数民族地区还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0.85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确实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全国平均为14.9%,少数民族地区为13.99%,少数民族地区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要低一个百分点。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工业化程度低,特别是加工工业不发达,乡镇工业发展长期滞后,高科技产业起步晚,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总量的比较
无论是农业7.46%,还是工业13.99%的年均增长速度,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成绩显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数小,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则很小。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同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差 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以1997年为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9%,其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6%;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则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2%,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3%。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畜牧业,全国五大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草原面积约为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畜牧业应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农区畜牧业和养殖业以及城市近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某些优势逐渐丧失。1997年,少数民族地区有大牲畜5637万头,仅占全国的40.1%,羊12690万头,占全国49.7%。用几个民族自治地区和近几年畜牧业发达的省区比,差距就显而易见。1997年,大牲畜存栏头数,内蒙古为714.0万头,西藏为574.6万头,新疆为600.0万头;河则为896.1万头,山东为894.0万头,河南为1420.8万头。若再从畜产品产量上看,差距则更显著。1997年肉类产品,内蒙古为125.1万吨,西藏为12.2万吨,新疆为64.6万吨,河北为346.4万吨,山东392.9万吨,河南为403.0万吨,四川446.0万吨,除此之外,肉类产品超过200万吨的还有9个省区。现在在居民肉食消费中占较大比例的水产品,差距就更大。
(三)经济效益的比较
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区财政收入,内蒙古为66.1亿元,广西为99.2亿元,西藏为2.9亿元,宁夏为14.1亿元,新疆54.5亿元。全国最高的广东为534.9亿元,以下依次为:上海332.4亿元,山东290.4亿元,江苏255.6亿元,辽宁228.1亿元;超过100亿元的还有北京市等12个省区。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表明:(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全国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也和全国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2)由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数小,随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3)由于西部地区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序展开,经过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定可以进入一个持续、协调、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一定也可以在不久将来和全国一道实现小康。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并善于迎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0的挑战,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
1.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后,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高度关注并精心谋划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和全国一样,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的历史飞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总水平的制约,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灭差距,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中央在新旧世纪之交,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是和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在关于坚持“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的阐述中,就明确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里,“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的表述,既是积极的,又是非常严谨的。这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逐步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振奋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又要从实际出发,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从自然条件看,西部地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西部地区,特别是像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大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并有恶化的趋势,恶劣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当前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央把加大社会基础建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战略资源的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是非常正确的。
2.现实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还有种种现实的原因。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结构单一,人才流失严重等等,在这种种的原因中,观念的落后最为重要。所谓观念的落后,就是指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路,搞活国有企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政策和胆识,扶贫思路,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总之,我们的观念还很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实,无论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还是中央关于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即非均衡布局的构想;还是中央提出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一系列搞活企业和加大扶贫力度的方针和政策,都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力,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按照规范的和世界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经济,管理经济,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为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在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竞争和自强自力观念,开放和大市场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平均主义盛行,形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鍋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弊端,结果是形成了“越吃越没有积极性,越吃越穷”的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牺牲了效率,经济不发展,我们追求的“公平”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有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坚持“两个大局”的指导方针,非均衡布局的构想,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总政策,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基本准则 在推进经济合理布局的具体体现。正是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一方面在一个时期内开放条件比较好、经济基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拉大了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在一段时期内,正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有很大提升,从而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具体的转化转化战略
若没有国家强大的财力作保障,西部发展中的众多工程都无法实施,这是其一。其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只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起来了,才会出效益,经济才会发展,不同的市场主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着我们尽情地享用。公平既不是“免费的午餐”,更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所谓“兼顾公平”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通过规范的转移财政支付和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等途径,为发展滞后的地区以及企业、个人逐步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即为它们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环境。这应是“兼顾公平”的主要含义。
当然,“兼顾公平”也包括政府向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以及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补助和各种服务。我们只有牢固地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经济新观念,才能正视差距,正确分析差距,才能紧紧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自己。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要把“效率优先”的原则贯彻始终,就必须坚持市场竞争的观念、科学管理的观念、科技创新的观念,即面对开放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不断地强化管理和科技创新,才能将少数民族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提升,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理顺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二是要通过好的政策,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充分调动企业、农户、个人各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不仅要打一场西部大开发的攻坚战,还要准备打一场西部大开发的持久战。
只有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敢于和善于迎接发展市场经济的挑战,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才能最终走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也是我们应做出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报,2004(4):34~36。
[2]周学红,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源真性探析[J].城市问题,2003(4):18~20。
[3]曹東,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分工及其效率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76~79。
[4]房瑞,关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5(2):56~60。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民族地区(指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774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4293元提高到2008年的16057元。西部民族地区首次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量突破1000亿元用了45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10年,突破3000亿元用了2年,突破4000亿元只用了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4亿元,是1999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7%。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9年的27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453亿元,增长了6.8倍。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交通、水利、能源及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截至2008年底,民族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是1999年的2.5倍;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353公里,是1999年的7.1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617公里,是1999年的1.4倍。
(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2008年,内蒙古的羊肉、牛奶、羊毛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4%;番茄酱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0%以上,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加工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0%。云南鲜切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云南和贵州的烤烟产量占全国的45.9%,位居全国前两位。广西、贵州和宁夏已成为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重要生产基地。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四)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通过实施乡村公路“畅通工程”与“通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游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1622元增加到2008年的3389元,年均增长8.5%。到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500多万人。
(五)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
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和自身财力逐步增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两基”县已达到674个,占总数的96.6%。“两免一补”政策惠及西部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22个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费补助。内地新疆班和西藏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达到4万人,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08年,民族地区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6张,比1999年提高了22%;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比1999年提高了1.04%。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在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的项目367项,少数民族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民族地区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1.3%和93.6%,分别比1999年提高11和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六)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如国家在青海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工程实施区内草产量比2004年增加30.5%。
二、认识差距,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面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着力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看到差距,又要正确认识差距,更要转变观点,敢于迎接挑战,在中央和全国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在不断加快发展自己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差距。要正确认识差距,就要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辩证分析的头脑,既要看到由于多种原因,在经济转轨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又要看到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对发展速度也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单纯从工农业年均增长速度上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低不了许多,但其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则太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国土面积、资源占有量很不相称。进一步把速度和效益联系起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就显得就更加明显。利用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资料做一简单的比较(主要看改革开放30年来的情况)。
(一)增长速度的比较
1979到1997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全国平均为6.6%,少数民族地区为7.45%,少数民族地区还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0.85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确实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全国平均为14.9%,少数民族地区为13.99%,少数民族地区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要低一个百分点。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工业化程度低,特别是加工工业不发达,乡镇工业发展长期滞后,高科技产业起步晚,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总量的比较
无论是农业7.46%,还是工业13.99%的年均增长速度,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成绩显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数小,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则很小。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同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差 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以1997年为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2.9%,其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6%;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则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2%,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3%。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畜牧业,全国五大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草原面积约为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畜牧业应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农区畜牧业和养殖业以及城市近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某些优势逐渐丧失。1997年,少数民族地区有大牲畜5637万头,仅占全国的40.1%,羊12690万头,占全国49.7%。用几个民族自治地区和近几年畜牧业发达的省区比,差距就显而易见。1997年,大牲畜存栏头数,内蒙古为714.0万头,西藏为574.6万头,新疆为600.0万头;河则为896.1万头,山东为894.0万头,河南为1420.8万头。若再从畜产品产量上看,差距则更显著。1997年肉类产品,内蒙古为125.1万吨,西藏为12.2万吨,新疆为64.6万吨,河北为346.4万吨,山东392.9万吨,河南为403.0万吨,四川446.0万吨,除此之外,肉类产品超过200万吨的还有9个省区。现在在居民肉食消费中占较大比例的水产品,差距就更大。
(三)经济效益的比较
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区财政收入,内蒙古为66.1亿元,广西为99.2亿元,西藏为2.9亿元,宁夏为14.1亿元,新疆54.5亿元。全国最高的广东为534.9亿元,以下依次为:上海332.4亿元,山东290.4亿元,江苏255.6亿元,辽宁228.1亿元;超过100亿元的还有北京市等12个省区。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表明:(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全国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也和全国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2)由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数小,随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3)由于西部地区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序展开,经过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定可以进入一个持续、协调、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一定也可以在不久将来和全国一道实现小康。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并善于迎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0的挑战,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
1.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后,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高度关注并精心谋划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和全国一样,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的历史飞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总水平的制约,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灭差距,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中央在新旧世纪之交,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是和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在关于坚持“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的阐述中,就明确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里,“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的表述,既是积极的,又是非常严谨的。这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逐步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振奋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又要从实际出发,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从自然条件看,西部地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西部地区,特别是像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大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并有恶化的趋势,恶劣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当前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央把加大社会基础建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战略资源的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是非常正确的。
2.现实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还有种种现实的原因。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结构单一,人才流失严重等等,在这种种的原因中,观念的落后最为重要。所谓观念的落后,就是指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路,搞活国有企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政策和胆识,扶贫思路,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总之,我们的观念还很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实,无论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还是中央关于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即非均衡布局的构想;还是中央提出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一系列搞活企业和加大扶贫力度的方针和政策,都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力,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按照规范的和世界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经济,管理经济,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为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在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竞争和自强自力观念,开放和大市场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平均主义盛行,形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鍋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弊端,结果是形成了“越吃越没有积极性,越吃越穷”的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牺牲了效率,经济不发展,我们追求的“公平”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有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坚持“两个大局”的指导方针,非均衡布局的构想,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总政策,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基本准则 在推进经济合理布局的具体体现。正是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一方面在一个时期内开放条件比较好、经济基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而拉大了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在一段时期内,正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有很大提升,从而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具体的转化转化战略
若没有国家强大的财力作保障,西部发展中的众多工程都无法实施,这是其一。其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只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起来了,才会出效益,经济才会发展,不同的市场主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着我们尽情地享用。公平既不是“免费的午餐”,更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所谓“兼顾公平”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通过规范的转移财政支付和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等途径,为发展滞后的地区以及企业、个人逐步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即为它们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环境。这应是“兼顾公平”的主要含义。
当然,“兼顾公平”也包括政府向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以及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补助和各种服务。我们只有牢固地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经济新观念,才能正视差距,正确分析差距,才能紧紧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自己。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要把“效率优先”的原则贯彻始终,就必须坚持市场竞争的观念、科学管理的观念、科技创新的观念,即面对开放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不断地强化管理和科技创新,才能将少数民族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提升,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指导思想,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理顺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二是要通过好的政策,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充分调动企业、农户、个人各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不仅要打一场西部大开发的攻坚战,还要准备打一场西部大开发的持久战。
只有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敢于和善于迎接发展市场经济的挑战,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才能最终走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也是我们应做出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报,2004(4):34~36。
[2]周学红,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源真性探析[J].城市问题,2003(4):18~20。
[3]曹東,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分工及其效率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76~79。
[4]房瑞,关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理论研究,2005(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