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到了什么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里切特给短篇小说的定义是:“眼角闪过的一瞥。”
  乡政府办公室一大早上班,就接到旗委办公室的电话,说是旗委副书记今天要来调研小流域治理情况。奇怪的是,就几十公里的路,都傍晌午了,怎么还不见副书记到来?两位貌似牧民模样的人,从驴车上下来,一进办公室就找水喝。乡干部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山水相连》)……一枚雪莲胸花,牵动着男人武无非的心,也牵动着男人武无非母亲的心。戴雪莲胸花的女人是谁?冥冥之中是什么勾连着一段情缘?(《雪莲胸花》)
  其实,散文、诗歌,无不是作者眼角的一瞥。
  “天才就是心怀远方的人,在路上以孤独的命运,燃烧生命,为世界点亮精神的灯盏。”散文《飘逸的诗魂》试图解读诗仙李白诗和远方的人生;组诗《歌唱》,也正是诗人一瞥之后为江河万物的歌咏。
  还有评论,也少不了那一瞥。《小說的前沿,美学的后卫》综论新世纪试验小说,显示了文学的激情在我们这个普遍拒绝思想的时代依然难以磨灭。
  那么,你能否看出,作家的眼角都“瞥”到了什么呢?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对人类解放的追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动因、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随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其人本精神也日益从抽象的伦理激情走向对人的“现实关注”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人本精神的当代诠释。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人本精神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6)09-000
期刊
摘要:从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企业家精神角度研究产业集中,是目前国外产业集中研究的新趋势。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知识化是知识生产函数建立的基础,而知识外溢当地化则是知识生产函数的重要特征,也是产业集中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企业家精神则是知识外溢当地化引起产业集中形成的重要转换机制。因此,加强知识外溢当地化研究,促进知识外溢,培养当地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产业集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知识生产函数;知识外溢当地
期刊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
期刊
最近的十多年是李维武教授哲学史研究的多产时期,其间有《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吕不韦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王充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与何萍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专著问世,撰写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术月刊》等著名刊
期刊
摘要: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先锋小说本质是追求文学自主性。把握先锋小说本质,必须考虑它对传统现实主义“内容”、“意义”的解构与颠覆,乃是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艺术形式走向的独立与自律。同时也必须考虑它所进行的形式实验与艺术探索,改变了人们对小说文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文学绝不是对客观现实某种简单的复制品,而是具有自我呈现与超越的个性化写作。  关键词: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叙事策略;接受美
期刊
摘要:禅宗作为佛教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杂交”的产物,印度的佛教理论为禅宗提供了一个佛教化的“肉身”与“外形”, 中国哲学则为她提供了一个使“肉身”立起来的“骨架”与令“外形”动起来的“血液”。二者的双向变形,实现了佛教版的“肉身”与中国式的“骨架”,禅定状的“外形”与直觉型的“血脉”的完美契合,其“心即真如”“悟真”理论的创立,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意义。  关键词:禅宗;印度佛教
期刊
为期三天的“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和谐:海峡两岸纪念夏道平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分别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召开。这次会议非常成功,作为会议的发起人和策划人之一,我和夏明教授都非常感动。我们认为,这次会议的成功和令人感动处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会议的规模大大超过了预期。我个人是研究台湾战后思想文化和思想人物的,两年前结识湖北经济学院夏明教授,他是
期刊
摘要:发生于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思想启蒙并非是一个均质性的概念,而是受制于中国自身不同的历史语境,形成一种流动性。由启蒙先驱陈独秀创办的两份重要报刊《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历史性地透视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所发生的这种时代性变迁,前者以“开启民智”为职志,后者以“唤醒青年”为己任,这种启蒙策略的历史性调整也使内生于启蒙思潮的“文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五四思想启蒙的历史个性相一致,革命后的新文学在
期刊
摘要:土家族哲学的现代转型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转型的重要个案,是中国哲学转型的重要部分。其理性省思的主题转换表现为从土汉关系到中西关系的转换;对现代社会建构的哲学省察表现为由生存何以可能到解放何以可能的转换,并根据“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形成了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义等哲学思潮。  关键词:哲学形态;哲学转型;中国哲学;土家族哲学  中图分类号:B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西藏组诗》采用较为独特的十四行体变式,呈现出现代诗歌体式的实验性,扩大了十四行体的定义本身,给它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生机。《西藏组诗》置于一个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