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
你好。
以前,尽管我到你那里开过好几次会,也飞到你那里然后坐火车去牛津或剑桥做演讲,我没在你城里待过—天以上。我印象中的你,总停留在读过的狄更斯小说里,阴冷、陈旧、难吃、困守孤岛、无可奈何。
这次,机缘巧合,竟然有了一周假(至少可以远程工作),心里觉得需要一个遥远的物理距离,扯脱开和国内诸多琐事的千万重联系,于是想到你,飞过去,喂喂鸽子,喂喂自己,跑跑步,泡泡博物馆,就是肉身胴体的魂飞天外。如此下来,一周后发现,常识就是常识,“仓廪实知礼节”,如今世界第一经济体是美国,一百多年前的世界第一经济体是英国,你是英国的首都,现代制度的发源地,旧富的翘楚,果然有旧富的宝光和味道。
我睡觉的地方是个老区活化项目,房间很新、很小,但是小区里的公共区域很大、功能很全,除了共用的游泳池,第一层里有:健身房、客厅、餐厅、会议室、书房,二十四小时开着。下了楼,隔了一个小池塘就是美国大使馆,二十四小时有人拿着挺大的枪走来走去,给人很安全的幻觉,再往北,隔了一条不宽的马路,就是一条宽大的泰晤士河。往西沿着河跑一点五公里,一个大公园,跑一圈,五公里,见到了不同颜色的樱花、温带植物园、很多奔跑的娃和一个日本佛教徒捐的倡导和平的塔,往东沿着河跑一点五公里,过了军情六处,就是伦敦眼,对面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跑过游客群,桥下有SouthBank旧书摊。往北,过了河,就是Tate博物馆,有咖啡涫,咖啡难喝,但是院子很美,有餐厅,红酒的选择和状态都很赞,四壁壁画,空白处是窗户,窗外草木连天。往北,再暴走或慢跑一段,就是BBR酒商的老店、雅典娜俱乐部、王牌特工的西装店和女王的帽商、乐高旗舰店、HaroldPinter剧场。在暴走和慢跑中,多数人类遵守规则,多数街道干净,多数地方,人能相对从容、车能基本让人,没有电动车不遵守红绿灯逆行,没人看着手机过马路。
小炉焚点儿香,看会儿书,困了,一睡,一屎,一洗,—茶,去楼下Waitrose随便买口吃的,暴走慢跑去几公里外的Hedone,和几个临时拼凑的朋友一起喝一顿没有议题的慢慢的大酒,回房,再看会儿书,再睡。
饱睡之后,看着阳光缓慢移动,想,人的基本需求其实不多,如果需要找一个地方待,如何选择?十多年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择一城而终老》,那时候年轻,好奇,爱凑热闹,最怕无聊,选择标准的第一维度中只有一个:一个地方的丰富度,历史长短、空间多态、密集程度、人类奇葩有多少等等。如今年近半百、一事无成,在床上赖着,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看到一份2018年Resonance評价世界城市的调查报告。评价标准的第一维度有六个P:地(Place),空气、饮水、四季、植被、公园、犯罪率、山川景色、户外活动等等;城(Product),大学、医院、机场/铁路/地铁/游轮、博物馆、展览馆、写字楼的数量和质量;计(Programming),艺术活动、文化活动、美食美酒、购物、赌博、夜生活等等;人(Peopk),移民比例、多样性、外国常住人口比例等等;富(Prosperity),就业机会、企业总部数目、失业率、人均GDP、财富五百强企业数目;舌(Promotion),历史、传说、被新旧媒体和口碑推荐。按这个标准,综合评价,伦敦第一,中国城市没有一个进入前十,北京是世界上最富的城市,尽管综合排名是二十四位。
越老,倒时差越是个问题。我赖不住床了,翻滚起来,跳出这些繁复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果只用一个标准评价一个人待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就是能不能自由地暴走慢跑,能不能只靠暴走慢跑就能过上有样儿的生活。
说到底,最好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普通人从容地走着就能享受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