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必修课摆在了广大的师生面前。那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文笔者从要确定适当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40-01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具体而言,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中、社会中确定选题进行研究,在对选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尽可能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根据笔者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总结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的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1 要确定适当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数学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师选择研究性课题的时候,应该尽量学则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课题进行研究。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样的课题才能激起学生的研究欲望。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学有所用,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例如:(1)当你看到阳台上明媚的阳光时,有没有想到过商品房楼高,楼间距与光照的关系呢?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地理知识推导出公式来吗?
(2)为什么自行车轮是圆形的?同样,杯子为什么也要做成圆形的呢?
(3)为什么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都是三角形的呢?
(4)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5)用洗衣机洗衣服是我们生活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探究过①全自动洗衣机在洗衣时为什么要设计成等量注水呢?②注水的过程中,分3次注水有什么合理性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因此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 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数学课时,教师就要首先吸引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授“等比数列”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研究学习欲望。某人卖马一匹,得钱156卢布。但是买主买到马以后又懊悔了,要把马退还给卖主,他说这匹马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于是卖主向买主提出了另一种计算马价的方案说,如果你嫌马太贵了,那么就只买马蹄上的钉子好了,马就算白送给你。每个马蹄铁上有6枚钉子,第一枚钉子只卖1个戈比(1卢布等于100戈比),第二枚卖2个戈比,第三枚4个戈比,后面每个钉子价格依此类椎。买主认为钉子的价值总共也花不了10个卢布,还能白得一匹好马,于是就欣然同意丁,结果买主算账后才明白上当。故事讲完了,我接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买主为什么上当了吗?同学们急切的想知道原因,为什么买这么便宜的钉子还上当了呢?于是纷纷讨论,研究。通过同学们的研究,不一会,就有同学里通过以前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列出了1+2+22+23+24+ …+223这样的式子。可是同学们没有学过等差数列,不知道这个式子的算法,于是自然的引出了今天的教学内容——等比数列。
通过趣味的情境设置,由学生研究学习,自然的引出教学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箭双雕”了。
3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注重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学习,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则用极少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点拨式的教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能作为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引导进行研究性学习。
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数学理解力和感悟力。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圆”一课时,“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圆与圆”的关系学生都很熟悉,那么“直线与圆”会有什么样的空间关系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圆与圆”的关系来推出“直线与圆”的关系呢?他们的空间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层层递进、步步紧逼,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接近解决问题,接近答案。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一旦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醍醐灌顶,坐受清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最终揭露出问题的真相,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具备“解决问题”素质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桂林.刘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
[2] 刘利民.黄小玲.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
[3] 周冠华.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J]-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2).
卢彬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40-01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具体而言,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中、社会中确定选题进行研究,在对选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尽可能有限的时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根据笔者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总结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的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1 要确定适当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数学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师选择研究性课题的时候,应该尽量学则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课题进行研究。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样的课题才能激起学生的研究欲望。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学有所用,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例如:(1)当你看到阳台上明媚的阳光时,有没有想到过商品房楼高,楼间距与光照的关系呢?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地理知识推导出公式来吗?
(2)为什么自行车轮是圆形的?同样,杯子为什么也要做成圆形的呢?
(3)为什么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都是三角形的呢?
(4)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5)用洗衣机洗衣服是我们生活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探究过①全自动洗衣机在洗衣时为什么要设计成等量注水呢?②注水的过程中,分3次注水有什么合理性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因此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2 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数学课时,教师就要首先吸引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授“等比数列”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研究学习欲望。某人卖马一匹,得钱156卢布。但是买主买到马以后又懊悔了,要把马退还给卖主,他说这匹马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于是卖主向买主提出了另一种计算马价的方案说,如果你嫌马太贵了,那么就只买马蹄上的钉子好了,马就算白送给你。每个马蹄铁上有6枚钉子,第一枚钉子只卖1个戈比(1卢布等于100戈比),第二枚卖2个戈比,第三枚4个戈比,后面每个钉子价格依此类椎。买主认为钉子的价值总共也花不了10个卢布,还能白得一匹好马,于是就欣然同意丁,结果买主算账后才明白上当。故事讲完了,我接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买主为什么上当了吗?同学们急切的想知道原因,为什么买这么便宜的钉子还上当了呢?于是纷纷讨论,研究。通过同学们的研究,不一会,就有同学里通过以前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列出了1+2+22+23+24+ …+223这样的式子。可是同学们没有学过等差数列,不知道这个式子的算法,于是自然的引出了今天的教学内容——等比数列。
通过趣味的情境设置,由学生研究学习,自然的引出教学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箭双雕”了。
3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注重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学习,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则用极少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点拨式的教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能作为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引导进行研究性学习。
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数学理解力和感悟力。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圆”一课时,“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圆与圆”的关系学生都很熟悉,那么“直线与圆”会有什么样的空间关系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直线与直线”的关系,“圆与圆”的关系来推出“直线与圆”的关系呢?他们的空间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层层递进、步步紧逼,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接近解决问题,接近答案。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一旦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醍醐灌顶,坐受清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最终揭露出问题的真相,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具备“解决问题”素质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桂林.刘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
[2] 刘利民.黄小玲.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
[3] 周冠华.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J]-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2).
卢彬